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三“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朗讀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無可替代的價值。可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應該是怎么樣的“讀”?在不同的文本教學語言點的訓練中,教師應該怎樣利用“讀”為輔線,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進而串起整個文本教學?文本的行文和情感是相得益彰的并行線路,因此,在教學中,握住情感行進的脈絡,結合文本中的具體語句,便可以把握文本的敘事層次,進而在教學中適時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對文本有正確的理解和認知。
  關鍵詞:詞語;紙船和風箏;閱讀教學
  一、分合詞句——指導中讀出層次
  在《紙船和風箏》一課中,詞語“漂哇漂”生動地描寫了紙船輕盈小巧、順著小溪緩慢漂流而下的場面。課后的練習中,也有相關的句式對比的閱讀訓練,旨在讓學生通過“漂哇漂”詞語的有無,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效果。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也較為貧乏,很難理解和想象“漂哇漂”在句式中表達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把詞語“漂哇漂”先從句子中抽離出來,指導學生先讀好詞語,再讓學生朗讀句子。借助直觀演示和講述,學生明白了:紙船漂的時間特別長,速度特別慢,所以應該把詞語“漂哇漂”字與字之間讀得拉長一些,讀得稍慢一點,才符合紙船漂的感覺和速度。在對詞語“漂哇漂”進行充分的理解和練讀之后,我再引導學生“詞語回到句子里,你還能讀好它嗎?”因為有了前面的講解作為理解句子的情感鋪墊,學生再讀句子“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钡臅r候,就特別容易進入情境,把握好節奏和語調了。
  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就是能夠表達句子的感覺和主旨的、可以稱之為“句眼”的詞語,從句子中先分離出來,指導學生進行充分的理解和練讀,在學生對之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再把詞語送回句子里,并出示整句話。有了情感理解和詞語練習的坡度,這個時候,學生讀句子才會順勢而上,學習起來也不會十分費力。
  二、啟迪想象——情境中讀出畫面
  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對于理解文本、體驗情感以及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都埓惋L箏》一課的課后練習中,比較句子:紙船漂到了小熊家門口。/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從字面上來看,第二句較之第一句的不同僅僅是多了一個詞語“漂哇漂”。其實表達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漂哇漂”是一個極具畫面感的詞語,不僅讓人容易聯想到紙船順著溪水慢慢悠悠地舒緩而行的樣子,而且對于學生的文本學習來說也有豐富語匯、增加積累的效果。此時,有部分學生對句子的不同效果是有一定感知的,但是不夠深入,而且表達得也不夠明白,可以說是意會了言傳不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理解助力。僅僅有語言文字是不夠的,對于低年段的學生來說,直觀呈現創設的情境往往更容易觸動他們的感覺和神經系統,通過創設紙船慢慢漂流的情境,讓學生明白紙船的速度慢、漂流的時間久,讓學生通過想象感受到紙船漂流的畫面和場景,然后再讓學生讀詞語、進而讀句子,講清楚了這一句話在理解中的難點部分“漂哇漂”。接著,我聲情并茂地范讀句子,并告訴學生讀好這句話的秘訣:“當老師讀到漂哇漂的時候,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畫,紙船順著小溪慢悠悠地漂著。誰能學著老師的樣子,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句子,讀出紙船慢悠悠漂流的感覺?”在我的引導下,通過動作演示和語言敘述營造的情境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想象,感受到句中重點詞句所想要傳遞和表達的含義。
  三、豐滿句感——比悟中讀出味道
  在一篇文本中,總會有一些詞句在整篇文本中顯得熠熠生輝,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語文積累有“語感”之說,其實重點語句也是有著獨特的“句感”的。教學中,只有精準定位那些能夠表達文章主旨,傳達作者真情實感的句子,并帶領學生細細品味、用心咀嚼,將潛藏在重點詞句字里行間的文章本意“嚼”出來。讓學生從中真切體會和感受,真實領略文本的語言魅力。
  《紙船和風箏》一課中,課后的對比句式訓練就是引導學生在兩句話的對比中體會“漂哇漂”的表達效果。乍一看兩個句子并沒有太大差別,其實文本中的這兩句話是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習得語言的非常好的范本。我們都知道,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觸角遠沒有成人敏感。憑借他們的生活閱歷和感性經驗,很難在頭腦中將這個句子還原為具象化的動態場景。在教學中,我借助實物紙船,為學生直觀呈現了漂流而下的動態場景,“漂哇漂”不再是止步于書本紙面的文字,而是赫然出現在學生眼前的、真實可感的動態畫面。學生從中可以明白,雖然詞語只有三個字,卻凝聚了一只滿載期待與希望的友誼之船長時間漂流的歷程,速度慢、時間久、過程實屬不易。有了具體的感知和體會,學生再讀句子,便不再是單一的、干澀的,而是有情味、有意境的了。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是學習的一種形式。怎么樣在閱讀教學中發揮朗讀的最佳效能,是需要教師結合具體文本內容,細化到每一個語言訓練點的。唯有如此,才能使朗讀讀得有成效,讀得有情味。
  參考文獻:
  [1]楊敏芬.讀“通”“讀“透”“讀“活”:《紙船和風箏》教學談[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3(10):28-29.
  [2]劉英.《紙船和風箏》說課稿[J].亞太教育,2015(12):40.
  編輯 劉曉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8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