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情感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改理念、文化自信理念引領下,部編版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傳統文化的比例。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教學重點,又是語文教學難點。引領小學生鑒賞古詩詞、接受傳統文化熏陶,教師應該將情感教育滲透其中。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要創設情境,引發小學生情感共鳴;指導朗讀,準確把握古詩詞情感;介紹背景,深入體會作者情感,并鼓勵小學生進行個性創編,獲得深刻情感體驗,從而在提高小學生古詩詞欣賞水平的同時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情感教育;滲透
新課改理念引領下,小學語文教學從只注重理論知識講解、應試能力培養的誤區走出,實施了全方位的教學改革。為傳承、弘揚傳統文化,人教部編版教材更是大幅增加了傳統文化的比例。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現象經常發生,這自然和教師講授的內容具有一定難度有很大關系,小學生自身年齡特征、心理因素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應該介紹詩詞作者、詩詞大意,組織學生背誦、默寫,更要注重引領小學生鑒賞古詩詞,并在這一過程中將情感教育滲入其中,結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生理特點滲透情感教育,從而引發小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在幫助小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提高小學生古詩詞欣賞水平,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簡要闡述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引發小學生情感共鳴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首先應該注意在導入階段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小學生的情感共鳴,讓他們為即將進行的古詩詞學習做好身心兩方面的準備。教師要善于結合古詩詞內容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啟迪小學生的情感,引發他們強烈的情感共鳴。例如在部編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小池》教學前,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將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展示出來,輔以優美的輕音樂。小學生看到細細的泉水無聲流淌、樹陰映照在平靜的水面上,樹影清晰,特別是還沒有展開的嫩綠的荷葉露出水面的尖尖的角上面落著一只美麗的蜻蜓,荷葉的尖角還在微微晃動,小學生被初夏荷花池優美、寧靜的景色所感染,伴隨著聲情并茂的朗誦,他們被成功帶入古詩所描繪的藝術境界當中去,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二、指導朗讀,準確把握古詩詞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反復誦讀過程中領悟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同樣適用于古詩詞教學。古詩詞原本就可以配樂演唱,無論是用詞的平仄、押韻,還是節奏都富有美感,在音韻美、節奏美的背后更蘊含著深刻的意蘊美。將情感滲透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重朗讀,既要在詩詞朗讀的音準、節奏、抑揚頓挫、音調等方面進行指導,還要引導他們讀出重音、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部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飲湖上初晴后雨》一詩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誦讀,首先注意音準,按照“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節奏朗讀,注意停連,并找出每句話的重點詞,例如“晴方好”“雨亦奇”等,在朗讀過程中要邊讀邊想象西湖夏季多變的天氣、晴雨天氣中西湖不同的美感,小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對西湖的美有了初步的感悟,他們都能夠帶著贊美之情去讀詩,對古詩詞表現的情感有了準確的把握。
三、介紹背景,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
要想深入理解古詩詞,必須結合其寫作背景,將作者置身于特定的人生際遇之中,再理解他所寫的詩詞,才能對作者情感有更為深入的體會。例如在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獨坐敬亭山》一詩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對“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字面意思較容易理解,但很難通過語句的表面意思深入體會作者李白當時的情感,教師就可以將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介紹出來:經歷安史之亂的漂泊流離、經歷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以及帶罪流放的屈辱后,李白在年逾花甲之時再度來到宣城,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感覺到無限的孤獨凄涼。小學生在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之后,對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四、個性創編,獲得深刻情感體驗
在領悟古詩詞所表達感情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該讓他們對古詩詞進行個性化創編,通過個性化表達獲得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的機會。例如學完陸游的《游山西村》,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將陸游游山西村的情形表演出來,他們特意用一排排書桌當做重重的山巒、迂回曲折的水,走過曲折的道路,幾名學生扮演山西村的村民,他們衣冠簡樸、淳樸熱情,邀請作者去家里做客,各自拿出酒菜,還有部分學生用自制的樂器敲敲打打,表現出臨近春社的熱鬧氣氛。學完《詠柳》《村居》之后,小學生則用畫筆將古詩詞所描繪出的優美畫面直觀地展示出來。在個性創編過程中,他們各自獲得了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
總而言之,古詩詞作為古人智慧的結晶,內蘊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僅可以積累更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陶冶情操、發展思維能力。教師要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充分挖掘古詩詞獨特的藝術價值與情感價值,才能在提高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的同時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研究[J].速讀(下旬),2018(2):241.
[2]張孝彬.在古詩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E動時尚(教育科研論壇),2013(10):8,9.
[3]厲艷新.感受詩詞的馨香: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探討[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6):282.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