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湊十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通常以形象思維為主,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教師在課程教學的時候,需要對教材和低年級小學生自身的學習需要以及學生知識基礎等方面加以了解,從而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內容建構處理,“湊十法”在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中應用的時候,能夠充分體現出這一教學理念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湊十法”;小學數學;教學
一、“湊十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湊十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時候,無論是哪種版本的一年級教材都突出了傳統人教版第一冊教材的編排特點,尤其是在“數和數的運算”方面的應用?!皽愂ā钡慕虒W,不僅促使學生學會應用具體的算法,還使得學生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充分體驗和感受各種方法應用的優劣,使得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數”和“算”的不同意義并有效區分出來,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經歷從直觀思維到抽象思維再到實踐這一發展過程?!皽愂ā苯虒W實施的時候,也能夠促使學生明確數學的知識與方法之間所具有的聯系,也就是數學的知識內容中包含著方法的內容,而方法能夠產生知識。這在以后的“小數”及“解決問題”等知識教學中都具有突出作用?!皽愂ā钡慕虒W可以向學生滲透數學教學的思想方法。例如“分解與組合”的思想和“轉化與變換”的思想等。
二、“湊十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ㄒ唬┲庇^操作,讓學生理解“湊十法”
在學習九加幾的過程中,小學教師可在“湊十法”教學的基礎上,有效應用對箱子里和箱子外飲料數量進行計算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情境教學的時候,需要有效指導學生能夠對情境進行觀察,并且在這一基礎上提出相關問題,在教師對學生提問飲料的數量的時候,需要引導學生自行思考列式的具體方式,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明確學生進行問題思考和計算結果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存在接著數的方法。需要幫助學生明確不同的方法在應用的時候,會凸顯出思維方式的不同以及計算方式的多樣性特點,在對兩種方式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有效體會到“湊十法”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數字計算的時候在畫畫和擺放等基礎上,進行實際動手操作處理,促使直觀的演示和實際操作綜合在一起,有效理解9添上1湊成10的結果,幫助學生構建“湊十法”的具體情況,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湊十法”計算方式的過程,促使教學方式能夠在學生具備必要的計算能力的基礎上得以實現。學生對“湊十法”的方式形成表象認識的時候,可以擺脫實物情景圖,直接明確得出“9+4、9+7”等算式的結果,將算理與算法融合在一起,有效形成“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ǘ┓攀痔剿?,讓學生遷移“湊十法”
在九加幾計算的基礎上,對8、7等數字加幾的計算公式學習的時候,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基礎的“湊十法”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思考,使得學生明確“湊十”的道理,從而更好地理解“湊十法”的內容,有效掌握這一計算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要湊十的原因和方法等問題,尤其是在進行8+9等較大的數字計算的時候,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對大數9拆分處理,并且也能夠對小數8實施拆分處理,也能夠利用“9+8”加以計算處理。
在應用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有效對“湊十法”的計算方式進行靈活應用,初步體會到加法交換律等規律,有效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遷移能力,而在學習4、3等數字加幾計算的時候,也需要學生能夠自主探索,使得學生觀察兩個加數特點的能力得以增強,在學生發現每道題兩個加數都是小數在前,大數在后的規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用“湊十法”的計算方式解決計算問題。在數字計算的時候,需要將新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舊的知識內容,這一過程可以充分滲透出數學教學的轉化思想內容,在其有效轉化的過程中,對學生探究能力有效培養,幫助學生有效體會學習成果的樂趣,在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湊十”的過程,使得學生可以自主編排“湊十”兒歌,教師在課程教學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編寫,在計算的時候,學生需要鞏固對“湊十法”的理解和應用。
三、結束語
只有不斷探索,對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生學習需要等加以了解,才能夠有效設計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方案,使得“湊十法”在應用的時候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這樣學得的知識內容在掌握的時候才會較為牢固和記憶深刻。作為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的時候,需要幫助學生充分明確生活實踐中包含著的數學知識內容,數學來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多數問題都能夠轉化成數學問題,并且有效應用數學知識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使學生對數學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讓數學更好地服務學生的生活。
參考文獻:
[1]葛祥玉.“湊十法”教學有講究[J].新課程導學,2016(30):95.
[2]王志軍.淺談“湊十法”在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中的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19):64-65.
[3]陳玲.小學數學加減法教學方法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 2017,3(12):250.
編輯 劉曉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