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蘇美秋

  摘 要:隨著初中物理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在信息技術支持下,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定理、現象等能夠更直觀生動的展示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物理課堂充滿活力。將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索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以期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教學創新
  初中物理具有典型的實踐性,但是由于現有教學條件、實驗設施以及安全條件等方面的限制,還需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上有所完善。信息技術的應用彌補了現有教學條件的不足,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的整合,更有利于達到初中物理三維教學目標,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和探究價值,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為構建高效物理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一、創設物理情境,促使物理知識具體化
  物理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相對不足,造成物理學習難度增加。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形象的物理知識,尤其是聲、光、形、色、影的有機結合,讓多媒體展示更加生動。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從而營造更濃厚的物理學習氛圍。信息技術能夠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弊端,主動跟進教師的講解進度,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信息技術能夠幫助教師創設有效教學情境,在情境探究中,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具有很高的實踐性,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
  例如,在“左手定則”相關知識的教學中,通過虛擬的動態圖像展示,能夠讓學生看到導線通電之后的作用力變化,不同顏色的線條代表不同的電流方向,虛線表示磁場方向,從而讓學生更清晰地看到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通電過程中的物理現象變化。原本抽象的左手定則在多媒體的演示下變得生動形象,學生通過動態畫面的演示,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三個物理量的關系,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有利于降低教學難度,讓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清晰地展示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輔助物理實驗,提高教學效果
  實驗是物理課堂的重要內容,但是從當前的教學實踐來看,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條件有限。比如在摩擦生電的實驗中,器材的干燥程度、空氣濕度都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尤其是在空氣濕度較大的時候,實驗操作難度更大。而且這樣的展示性實驗由教師來操作,學生的觀察視野受限,整個實驗過程可視度低,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還會削弱學生的學習動力。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難度較大或者較為復雜的物理實驗用信息技術來展示。如在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時間很難控制,這個運動過程非常短暫,往往學生還來不及認真觀察,實驗已經結束,很難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實驗過程,多媒體有慢放功能,教師可以把小車運動的全過程進行慢放,這樣就能夠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觀察時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從而加深對牛頓第二定律的印象。這樣的實驗過程展示有利于學生開展深度探究,提高物理知識的教學層次。
  三、提煉知識,提高效率
  多媒體具有集中展示重點突出的優勢,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知識重難點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實現知識歸納的高度集中,讓學生快速找到知識重點和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實現教學內容的有效提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在學生復習階段,這種優勢更加突出。教師可以設計重點知識主線圖,將其制作成幻燈片,幫助學生理解各類知識的關聯性,進而構建起更有條理的物理知識網絡。這樣的學習方法能夠節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譬如在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相關知識復習中,多媒體能夠展示兩種機械設備的不同構造,通過虛擬實驗展示原磁場、感應電流磁場所出現的物理現象,觀察感應電流方向,加深對楞次定律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知識歸納能力。
  四、掌握好信息技術的應用度
  信息技術對于初中物理課堂的輔助作用非常明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物理課堂能夠全盤“信息化”。教師一定要掌握好信息技術的應用“度”,將其運用到更適宜的地方,實現傳統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機融合,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取長補短的作用,提高物理課堂活力,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科學運用信息技術,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和局限性,這樣才能更可觀、更有效地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豐富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更生動、更開放、更有探究價值的學習情境。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從而實現物理新課改目標,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利平.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4(4).
  [2]趙生花.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上),2015(6).
  [3]徐丹丹.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之我見[J].中華少年,2015(29).
  作者簡介:蘇美秋(1977—),女,漢族,籍貫:福建省泉州市,當前職稱:一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編輯 王 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50205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