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思維的有效工具,以圖文并茂形式將各個知識點貫穿在一起,幫助學生記憶、思考,啟迪智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初中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對學生思維要求較高,如能引導學生用好思維導圖,必將有效提升物理教學的效率。筆者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多年,近年來,就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作了一些有益嘗試,收效顯著,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就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思維導圖又稱思維地圖或者靈感觸發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利用圖像促進學生思考,便于他們記憶與學習。初中物理對于學生思維要求較高,他們學習起來較為困難,教師如果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完全告別死記硬背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一、利用思維導圖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精心的教學設計能夠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將知識有效地傳達給他們,更能夠有效地提升其學科技能。初中物理教師利用思維導視圖來優化教學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熱情,還能夠抓住其思維規律,巧妙地利用思維特點提高他們學習效率。初中物理思維導圖能夠將碎片化知識形成形象化、具體化的圖象,能夠將知識點由分散到集中,使學生建立由碎片化到建立聯系的模式,提升其學習興趣和效率。
例如,教師在準備“壓強”一節時,考慮到學生對“壓強”概念和相關知識點理解力不夠,于是利用思維導圖優化教學設計,將壓強的概念、壓強的計算、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等知識點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出來,通過“各個擊破”法增強他們對壓強的認知,進而提升其學習興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對所學的復雜難懂的“壓強”相關知識產生學習興致,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高學習效率。
二、利用思維導圖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學習方式是個體進行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具體行為和特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可分為沉思型與沖動型、場獨立型和依存型、冒險型和謹慎型等不同類型,每個類型具有不同學習特征,同時也存在不同優勢和劣勢。思維導圖能夠將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清晰地呈現出來,同時對學生學習方式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初中物理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將物理知識傳播給學生,使其既能夠運用左腦的數字和邏輯思維,又能夠運用右腦的符號和空間意識,學會并熟練使用思維導圖,加強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與記憶,進而在預習、復習、學習過程中改變學習方式,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在講授“光的傳播”一節時,將光的傳播內容分為光源、光的傳播路徑、光的傳播速度三個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然后將光源分為定義和分類,將傳播途徑分為探究、現象、利用,將傳播速度分為空氣、真空、液體、固體等不同類型,最后將各個知識點填充進去。又如,教師在講授“光的反射”一節時,將內容分為定義、生活現象、反射規律、探究、類型、作圖步驟等不同分支,然后一一突破。久而久之,學生深受教師這種教學策略的影響,在預習或者學習時首先就會想到本節課內容有幾個大方面,每個大方面有哪些小知識點,這些小知識點是如何串聯在一起的等各種問題,進而提升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提升學生思維水平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重要場所,教師通過課堂將知識傳播給學生,學生通過課堂習得真知。思維導圖是一種較為高效的教學和學習方法,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將課堂所講授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了解到課堂所有講授知識點都是圍繞同一主題進行,并且各知識點都能夠建立聯系,進而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初中物理對學生思維要求較高,他們常常因為物理知識難度大對之失去學習信心,造成厭學心理,物理教師采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教學,將各知識點聯系明了地呈現給學生,能夠有效激發其學習自信和提升思維水平,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節時通過利用思維導圖完成課堂教學,有效提升學生思維水平。一上課,教師在黑板中央寫上“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并從四個角分別引出四條線寫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的傳播”、“聽到聲音的兩種途徑”和“回聲”,說道:“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將從這四個方面學習本節課內容”,使學生能夠大概了解到本節課知識框架,然后再將所有知識點各個擊破,繼續擴充整個思維導圖,最后再通過思維導圖回憶和總結,加深他們對知識的印象和了解,提升思維水平,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利用思維導圖完成復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物理在初中教育階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樣也是失分較為嚴重的學科,因此復習環節對于初中物理教學同樣重要,教師在復習課堂中可以將所學知識點利用思維導圖將所有知識點巧妙地連接在一起,使學生清晰地了解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使其不再感覺物理知識抽象難懂,進而增加物理學習自信,并且對物理產生濃烈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完成復習,能夠找到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進而能夠快速完成解題,進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復習關于“電”一節時,可以借用思維導視圖進行。一上課,教師可以將電流和電路、電壓和電阻、歐姆定律三組概念寫在黑板上,然后帶領學生通過電流和電路概念回憶出電荷的分類、相互作用、檢驗方法和電荷量等知識點,回憶出電流的形成、方向、強弱和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回憶出電路的組成、電路圖、電路狀態、連接方式和形成持續電流的條件等內容,使他們加深對電流和電路的認知,進而引發其思考,在遇到關于電路或者電流等相關題目時,能夠快速想出解決辦法解決問題,進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此外,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復習電壓和電阻、歐姆定律兩組概念時要在電流和電流基礎上繼續擴建思維導圖,使之認識到關于“電”的這些知識點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將某一問題轉變成另一問題進行思考,進而拓展思維水平,提升解題能力。
一言以蔽之,初中物理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思維導圖的價值,積極利用思維導圖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升學生思維水平;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并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完成復習任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允苓.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101-102.
[2] 張玉國.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5):54-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