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庭教育中的言語溝通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茅海燕

   [摘要] 未來社會的競爭就是人才競爭。人才來自于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基礎。我們發現,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父母與子女缺乏言語溝通,是青少年成長過程偏離方向或產生問題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需要引起家庭教育關注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 家庭教育 言語溝通 教育場所 高素質人才
  近幾年有關青少年的失足或涉案的報道常常見諸于各大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人們在驚愕的同時,更多地是企盼社會管理層、各級各類學校加強管理和教育。似乎城市和農村的網吧、各級各類學校只要加強看管教育,就能減少或杜絕問題少年問題青年的涉案事件。持這種偏頗看法的人不在少數。其實,剖析每一個問題青少年的成長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父母與子女缺乏言語溝通,是青少年成長過程偏離方向或產生問題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需要引起家庭關注的核心問題。
  一、家庭言語溝通的必要性
  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長過程,都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該在做人和做事上給孩子當好榜樣。我們不僅提倡父母要為人表率,同時倡導父母要有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格,使用正確的方法去管教孩子。既不能過分溺愛,也不能簡單粗暴,更不能撒手不管。
  就目前家庭教育形式來看,基本是兩種方式:一是“隔代”型。即祖孫同居,父母忙于工作,只在周末與孩子相聚;二是“住宿”型。白天孩子在校學習和就餐,晚上回家埋頭作業,父母與孩子簡單交流或沒有交流就結束了全天的生活。
  溝通是觀念、思想、情感的交換過程,教育離不開溝通,家庭教育更離不開溝通。我們認為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過程應該是既溫和,又嚴格要求,讓孩子始終處在一個充滿關心、愛意、和諧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才能避免問題少年的困擾。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因此家長與子女的溝通在這個特殊時期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改變家長言語表述的認知方式
  若要孩子好,父母首先要懂得學習,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因為我們絕大部分父母是自然型的父母,沒有進過家長學校,更沒有現成的套路讓你效仿。所以應該有不斷學習育兒知識的意識,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教育規律,學會科學的育兒方法,用心掌握溝通的要領,善于處理家庭問題,不斷改善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方式。具體來說:
  1.對孩子的錯誤不能“揪住不放”
  作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期望值往往很高??傁M⒆邮率马樧约旱男脑?。沒有哪個人是不犯錯誤的。我們做父母的也是在不斷地犯錯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對孩子的錯誤要適度批評,不可簡單地重復或“揪住不放”。否則不停地嘮叨指責,只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甚至發生逆反行為。
  2.時常提醒自己保持冷靜
  大家都知道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品味美好的人生和享受健康生活的多彩。為人父母,更應該管理自己的情緒。管理好情緒,不但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對創造和睦的家庭生活,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尤其重要。當遇到孩子不聽話,明顯抵抗的時候,許多父母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這時最好的辦法是控制情緒,轉移目標,等待情緒穩定后再與孩子交流。否則父母得理不讓人,一個勁地指責、數落,必然會引起了孩子的“情緒逆反”從而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3.學會尊重孩子
  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就是尊重每一位民眾,當然也包括我們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正視他們的存在,理解他的愿望,看到他的努力,贊賞他的“成就”。鼓勵孩子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中國父母表達愛的方式有所不同,除了真愛以外還有一些自己也不清楚的錯愛、誤愛和溺愛。尤其是傳統的訓子方式更是沒有把孩子當人看。父母在他人面前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甚至說“你怎么好意思吃飯?”“你這個不識好歹的東西,我都是為了你好”等令孩子不知所措的話語,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皭圩o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不僅僅是在社會外部交往中注意的問題,更應該在家庭語言交流中體現出對孩子的關愛。
  三、重視“身教重于言教”的家庭教育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強調的是社會修養、知識教育、能力素質、與情感性格四者合而為一,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一提到家庭教育,許多人就認為是家庭中長者對孩子的單向教育。其實父母也要有不斷學習自我成長的意識。父母的行為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左右孩子將來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父母一定要牢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身份,并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偶像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少說多做,身教為先,言而有信。如果父母嘴上說的天花亂墜,行動上卻另是一套,孩子則從小“陽奉陰違”,只說不做;如果父母經常責罵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伙伴,進而成為一個愛攻擊他人的兒童;父母在家不孝敬老人,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在家不尊敬長輩,到學校不尊敬老師;如果父母雙方經?;ハ嗵籼薇舜说男袨椋半u蛋里面挑骨頭”,孩子一定也是一個喜歡挑剔別人的人。無論你的“言教”多么動聽,都不會讓孩子入耳。
  “身教重于言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型的家庭氛圍。建立學習型家庭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特別有利于改善家長自身的素質。只有家長教育子女的素質提高了,掌握了現代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與方法,才能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在孩子最需要我們幫助和關心的時候,不會使用最低級的語言,甚至是不道德的手段“對付”他們,傷害他們。被譽為“博士老爹”的蔡笑晚認為:那些只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更是失?。〔绦ν硗砩蠌膩聿煌獬?,而是陪著6個孩子讀書學習。他認為自己一生的事業就是“父親”。
  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協同而進行的一項人才培育工程。而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師。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但這種重視大都是關注學校教育,而對家庭教育的重視還不夠,甚至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長沒有把家庭作為教育的場所,也沒有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教師。
  少年為何成為“問題少年”?為何走上歧途?我們認為家庭教育誤區和家庭結構殘缺,使孩子的成長環境先天不良,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第一誘因。十三四歲正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斷乳期,被有關專家稱之為危險年齡段。其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尚不成熟,處于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的初級階段,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差,容易出現違反紀律、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所以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透視去年10月西安發生的藥家鑫故意殺人案和今年3月上海浦東機場留日學生刺母案件,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家庭教育中言語溝通問題的研究,不斷提高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營造一個個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為文明社會輸送一批批健康陽光的青少年,我們的社會才充滿了活力與希望。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著.畢涉芝等譯.育人三部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蔡笑晚.我的事業是父親[M].接力出版社,2007,5.
  課題項目:本文系筆者主持的鎮江市2011年度社科應用研究課題“具有鎮江特色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對策研究”和江蘇大學教改專項“言語表達能力與大學生軟能力培養模式及其考評方法研究”(JGYB2009047)的研究成果之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622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