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無限幻想,只限老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辰皓

  曾聽人說,倪匡老先生筆下所出的,與其說是文字,不如稱其為咒語更貼切,我深以為然。無論何時何地,在他的字里行間,總是彌漫著一股氣息,催眠著你保持高昂的情緒讀下去,卻終不知疲倦為何物。倪匡老先生筆下創作過許多千奇百怪的人物,其中以“衛斯理”最為深入人心。通過他的筆觸,衛斯理這三個字的意義,已然代表著靈疑、怪異以及無限的幻想。
  最早接觸“衛斯理系列”,是在初中的時候。本不愛看科幻小說的我,開始是被其奇異的小說名字所吸引――《從陰間來》《到陰間去》。如此書名,自然能抓住任何一個男孩的眼球。我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被衛斯理帶領著從陰間到陽間神游了一個來回,在合上書的瞬間,不禁環顧了四周一番,期待著在房間內的某處冷不丁地冒出個李思思來。從那天開始,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衛迷”。
  當時我全然不知倪匡為何人(這也是本人一個陋習,看書從不看扉頁的作者介紹),在以衛斯理其第一人稱的敘述中,年少的我徹底被忽悠了。仿佛一切都那么真實,從唯恐天下不亂的溫寶裕,到整天疑神疑鬼的陳長青;從古靈精怪的良辰美景到福爾摩斯般睿智的白素,甚至連溫寶裕那胖胖的老媽也被我深深印在腦海中。
  直至高中,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所謂的衛斯理不過是一個名為倪匡的人所杜撰而來。略有所失,這大概是每一個少年“衛迷”知道真相后,或多或少都有過的情緒。先不論故事真假與否,倪匡老先生那張平凡的臉實在無法讓人與傳奇的衛斯理聯系起來,這點我當時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
  (若是在衛斯理眼中,那無疑又是人類無可救藥的一個惡習,哈哈。)
  在衛斯理那眾多奇異的經歷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頭發》。這篇故事是在倪匡老先生擱筆六年后,重出江湖的作品。在《頭發》一篇中,故事從人人都有的頭發展開,十七節的篇幅環環相扣,最終居然將人類的四大宗教自然而然地聯系在了一起!正是故事背后那驚天動地的構想,給予了故事本身無限的動力,時至今日,它仍然是我在衛斯理系列中最愛的故事之一。
  有人說,衛斯理看多了就覺得無聊,解釋不了的事情就往外星人身上扯。這與其說是小說中的硬傷,倒不如說是一大特點,誰見過哪本系列小說中能出現那么多外星人?而且都截然不同:從能夠讓人得道成仙的,到救贖世人的四大宗教創始人,乃至流落到地球與凡人生兒育女的……估計能在外星人這一點上和倪匡一較高下的,大概只有美國的《X檔案》了。
  對我而言,看衛斯理的小說是分不同階段的:最初是被其故事所吸引,我實在無法想象,倪匡老先生這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腦袋里,怎就能裝進如此之多的古怪念頭呢?而且這些怪異之極的故事有許多卻都是從人們平凡之極的日常生活中出發,讓人折服不已,也難怪當初我會認為真有衛斯理其人。
  我讀衛斯理小說的第二階段,主要就以看人物性格為主。我想即便是資深“衛迷”也鮮有幾人能將衛斯理系列小說中的出場人物都一一道來吧,但是當我們翻開故事,在如此眾多的人物中,卻發現沒有誰和誰是雷同的性格。很多時候,只要看到他們的名字,腦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現他們的樣子,甚至連衣著動作等細節都能順利地出現。比如說藍絲、白老大或者戈壁沙漠,甚至是出場不多的管家老蔡,又有誰會說:“啊……這個人是誰?我不記得了?!?
  曾在網上看到有人對于衛斯理的性格大為不屑,認為他的性格甚是狂傲自大。不過在我看來,那卻是一個凡人所必須具備的些許毛病。就算再神通廣大,衛斯理還是人類,即便認識再多外星人,衛斯理依舊是地球人,他逃離不了我們人性中的某些固執,不是么?試想一下,倘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衛斯理,你會有什么感覺?至少我可不希望美麗睿智的白素成為小說中的花瓶。
  看衛斯理小說的第三階段,便會對衛斯理中每個故事的“序”產生興趣。倪匡先生在每部故事前所寫的序大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說一般小說的序言均是介紹作品,那衛斯理小說的序,便是一個“誘餌”,對于情節了如指掌的我,每次看了開篇的序,總是忍不住會往下翻,而后又是大把時間被消耗在他的字里行間。
  在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構思中,相信許多“衛迷”早已習慣了衛斯理式的思考方式,倘若倪匡老先生再出一本書,即便是無字天書,只要有一個書名,想必也能讓許多人透過這寥寥數字的題目勾起遐想。
  2004年,倪匡老先生的衛斯理系列終于在《只限老友》中落下帷幕。不過在故事的最后,衛斯理一如既往地給予了眾多讀者一個無限的幻想,似乎最終能猜透這結局的,也只限陪伴衛斯理度過多年幻想時光的老友吧。
  我搓了搓手,先把一邊的石板弄下來,由白素在上邊操作起重機,將之吊上去。然后,再把洞穴下面的石板,也弄了上去。
  石板下面就是泥土,我和鮑士方兩人互望了一眼,就開始挖掘。泥土相當潤濕,挖起來也不是十分困難,向下挖了將近有半公尺,還什么都沒有發現,我停了下來,抹著汗:“不必浪費時間了,這下面不會有什么秘道。”
  鮑士方聽了我的話,愕然望著我,白素已道:“這句話我早就想說了?!?
  鮑士方大聲道:“為什么?我們的設想是――”
  我用力拋下了鏟子,打斷了他的話頭:“我們已掘了多少泥土出來?什么都沒有發現,設計這座巨大地下城的人,可以說是建筑學上的奇才,他怎會那么笨?把秘道的出入口弄得那么困難才能進出?”
  鮑士方經我一解釋,也頹然放下了鏟子。我嘆了一聲:“而且,在卓先生失蹤、馬金花失蹤時,誰見到有泥土被掘起來?”
  鮑士方呆了一呆,神情苦澀,干笑了幾下:“那怎么辦?又……白費精神了?!?
  我懊喪之極:“非但浪費時間,而且還驚動了馬教授的靈柩?!?
  我說著,已從那洞穴中攀了出來,鮑士方看來還不肯死心,但是已向下挖掘了半公尺深,什么也沒有發現,實在是不可能再有進展。他只好上來,搓著手:“要不要把掘出來的土填回去?”
  我的思緒十分亂,這時,我也想到,我們在萬里之外所作的假設,實在是太輕率了,難怪根據假設而作的行動,一點結果也沒有。
  可是,我在自己否定自己的同時,卻又實在十分不服氣,因為除了這個假設,根本無法對馬金花、卓長根先后神秘失蹤,再作任何推測。
  站在那洞穴邊上,呆立了相當久,我才轉過身,對著馬金花的靈柩,嘆了一聲:“真佩服你,居然可以把一個秘密留存在心中幾十年之久,直到臨死之前才說出來?!?
  我這樣說,當然沒有意義,馬金花早就死了,絕聽不到我在說什么,可是在一旁的白素,一聽得我這樣講,立時道:“等一等?!?
  她一面說著,一面做了一個手勢,蹙著眉:“馬金花和卓長根臨死之前相見,爭吵,完全是偶然發生的?!?

  我想了一想:“是,至少馬金花不知道卓長根會去看她,所以,她要告訴卓長根的話,只是寫在遺囑之中?!?
  白素長長吁了一口氣:“她要卓長根把她葬在這里,而不說其他,一定是預料到卓長根在葬她的時候,會有所發現,會知道她神秘失蹤的秘密?!?
  鮑士方苦笑:“根據推理,這洞穴中一定有古怪,可是我們――”
  我忽然之間焦躁起來,瞪著他,粗聲道:“我們既然已經來了,就把事情交給我們,你去忙你的吧,別來打擾我們?!?
  鮑土方漲紅了臉,也瞪了我半天,我指著車子:“你可以把車子開走,把露營的一切留下來?!?
  鮑士方勉力忍著怒意:“好,如果你認為我還有用處的話,我還會來。明天……我再派人給你送車子來,或許你要到處看看?!?
  我點了點頭,鮑士方用力把車子上的東西往下卸,我也不去幫他,和白素兩人,漫步向外走去。白素問:“為什么要把他趕走?”
  我搖著頭:“我連自己都說不出來,我只是感到,這件事那么詭異,越少人參加越好,人越少,可能越容易知道真相。”
  白素沒有說什么,我回頭看了一下,鮑士方已經把所有東西都搬了下來,我大聲道:“我會搭營帳,你管你走吧?!?
  鮑士方的心情可能十分憤怒,一聲不出,上了車,疾駛而去。
  他走了之后,我就開始搭營帳,曠野中的寒風相當凜冽,厚厚的營帳看來也擋不住風,還好,有極佳的鴨絨睡袋,我和白素生起了一堆火,烤了一點食物,煮了一壺濃咖啡,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忽然露起營來,真是奇特之極。
  當我們分別鉆進睡袋,躺下來之際,白素忽然道:“漢字的結構,相當有趣,昆蟲轉化過程中一個階段叫‘蛹’,我們現在的情形,就有點像昆蟲的蛹,自己把自己包了起來。而殉葬的人叫‘俑’,那自然是指他們活生生地被驅進了墓穴,從此被黑暗和死亡所包圍之故……那真是十分悲慘的事情。”
  我很有同感:“是啊,不過這種事,早已過去了。很多人發思古之幽情,總是說古代比現代好,其實,人類文明進展雖慢,但總是在不斷進步之中?!?
  營帳外寒風呼號,營帳內我和白素天南地北說著,倒也其樂融融。
  逆向思維答案:
  小明買同樣的一件東西,價錢15元,用100元去找。
  那男的是一個小孩,是女人在獄中生的兒子。
  一共11顆星星,一面5顆,另一面6顆。
  腦筋急轉彎答案:
  1,嘴巴:2,辭海;5螞蟻吃的東西;4,細菌的孩子;5得?。?發誓的時候;7,報 紙:8電梯工。
  我是探長柯南答案:
  天晴的時候,陽光直接照射到土壤,在讓泥土變干的時候,也會讓留置在泥土上的鞋印收縮,大約會收縮半碼。因此,如果腳印模型和吉恩的鞋子完全吻合的話,只能說明吉恩是清白的,兇手應該穿比吉恩大半碼的鞋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8463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