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做最好的自己”導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周 紅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不能成為山巔的勁松,
就做一顆谷中的小樹吧!
但要做一顆溪邊最好的小樹;
如果不能成為小樹,
就做一叢灌木吧!
如果不能成為灌木,
那就做一片小草地,
給道路帶來一點生氣!
成敗不在乎大小,
只在乎你是否已竭盡所能。
請根據你對詩人馬洛奇詩句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要照抄或擴寫材料。所寫文章要符合文體要求。
寫作指導
本次作文的材料是詩人馬洛奇的一首短詩,詩歌運用了層遞的修辭方法,表達了“成敗不在乎大小,只在乎你是否已竭盡所能”的顯豁主旨。從現場作文來看,好的立意有如下一些:做最好的自己;做一棵最好的小樹;竭盡所能,追求成功;盡心努力了,就是成功;活出精彩自我;成功無關大小,在乎是否努力;小小的成功也很精彩。而欠妥的立意則有:談成與敗的關系;談過程與結果的關系(要重視過程,淡化結果);談個人與集體(一滴水與大海)的關系;不以成敗論英雄;失敗者也是英雄;要做平凡人過平凡生活;追求平淡人生,淡泊人生(平淡是真);要活出自己的個性。更有甚者,只談“竭盡所能”或只談“準確定位,找準位置”。
選擇事實論據時,不宜多寫偉人名家、明星大腕,而應多著筆于在平凡崗位上努力奮斗的普通個人與團體。如王進喜、時傳祥、雷鋒、文花枝、洪戰輝、李桂林陸建芬夫婦、唐山十三農民、金晶、譚千秋、經大忠、謝延信、許振超、李素麗、徐虎等“感動中國人物”中平凡的獲獎者、農民工、奧運志愿者、消防官兵、抗洪搶險的戰士、“非典”時期的“白衣天使”。有同學選擇司馬遷、李白、杜甫、蘇軾、袁隆平、愛因斯坦、愛迪生等材料,是欠考慮的。
例文
做最好的自己
□邵俊
像我們這樣的高三學子,大都有過一面感嘆時運不濟能力不夠,一面高唱老舍名言“考而不死是為神”而繼續奮斗的日子。然而,當我們盲目地在求學道路上抱怨著前行時,你是否想過,你有沒有嘗試去做最好的自己?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獵狗追逐兔子沒有追上,被主人臭罵了一頓。脫險的兔子回到森林,其他動物紛紛祝賀,兔子說:“這其實沒什么,獵狗追不到我,只會被罵一頓,所以它是拼力飛奔。但我被它追上就會丟了性命,所以我是在拼命飛跑啊!”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去嘗試作一只拼力飛奔的“獵狗”,甚至去做一只拼命飛跑的“兔子”呢?
正如詩人馬洛奇所說:“成敗不在大小,只在乎你是否已竭盡所能?!泵總€人的能力不盡相同?!疤斓夭蝗?故萬物有缺。”所以我們都會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那你是否在你所擅長的領地里做到了極致呢?
做最好的自己,這是我的信條,也是古今中外的大家所認可的?!叭绻悴荒艹蔀樯綆p的勁松,就做一棵谷中的小樹吧,但要做一棵溪邊最好的小樹?!笔妨嫌涊d,鄭板橋在生活上十分糊涂,出門經常忘記帶東西,銀兩經常被人拿光。但他一手出神入化的板橋體,被人譽為“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真正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糊涂蟲”竟然也能名傳千古,真應了阿里巴巴CEO馬云所說的:“你可以不是全才,你只要在某一方面是人才?!钡还苣闶恰叭拧边€是“人才”,都要竭盡所能,追求成功。
近半個世紀前,雷鋒的“釘子精神”曾經勉勵了無數平凡的工作者,其實它也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不能成為小樹,就做一叢灌木吧!如果不能成為灌木,那就做一片小草,給道路帶來一點生氣!”無論個人力量多么微薄,請永遠不要停止自己的努力,不要放棄自己的奉獻,別忘了,展現最好的自己,活出最精彩的自我,就是成功的。
不妨再把目光投射到我們每一個個體身上。德智體超常發展的精英分子固然有,但那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王小波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能力都只體現在某一點或幾點上。而這彌足珍貴的長處同樣是上帝惠賜的禮物,我們應該充分地珍惜和重視它。我們需要時時反思,自己有沒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們是否借助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水土或者竭盡所能地點綴了這個世界。
做不成勁松就做小樹,做不成灌木就做小草,而無論是做哪一樣,都可以是最好的,也可以是最美麗的,可以對世界作最寶貴的回饋。
我想我是明白了馬洛奇想傳達給我們的人生智慧:“美麗來自奉獻,奉獻來自自信,自信來自實力,實力來自努力?!?
所以,請堅持做最好的自己!
評點
文章審題準確,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詩句“成敗不在大小,只在乎你是否已竭盡所能”進行立論,無論是開篇生動的寓言故事,還是中間人們熟知的鄭板橋、雷鋒的事例,都能緊扣中心論點展開說理。語言既干脆利落,又不乏生動形象之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871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