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幼兒家庭教育資源的現狀及改善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周彥作 盧 清
【摘要】家庭教育資源是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受到理論界和教育界的重視。流動幼兒家長收入低、文化水平低、社會地位低使得流動幼兒在教育上處于弱勢地位??梢詮耐晟粕鐣С窒到y,加強社區、幼兒園相關作用等方面來促進流動幼兒家庭教育向良性方向發展。
【關鍵詞】流動幼兒;家庭教育資源;利用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7)10-0054-03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全國各地出現了大量的流動人口,并有流動人口家庭化的趨勢,〔1〕流動幼兒這一規模龐大的特殊群體隨之產生。在流動幼兒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無疑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卻又不能被忽視的重點。
家庭是幼兒生活和接受全面教育的主要場所,家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如果流動幼兒家長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隨時隨地地利用各種家庭教育資源,就能使目前“第二代移民”即流動幼兒群體的教育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
一、流動幼兒家庭教育資源現狀研究
教育社會學認為,孩子的家庭背景是家庭提供的一種教育機會,即由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職業地位和文化水平等共同生成的“代際轉讓機會”,并且這種“轉讓機會”是不可加以選擇和變更的?!?〕流動人口經濟上的低收入性、文化上的邊緣性以及社會地位上的底層次性加劇了其子女在教育上的弱勢地位。因此,筆者試圖從流動幼兒家庭人力教育資源、財力和物力教育資源、時間教育資源三個方面來分析流動幼兒家庭教育資源利用的現狀。
?。ㄒ唬┝鲃佑變杭彝ト肆逃Y源方面
1.流動幼兒家長的職業地位
根據布勞和鄧肯的研究,父輩職業對子輩的教育有重要影響。父親的職業與子女教育呈正相關,父親的職業地位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獲得好的教育,也越有可能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目前流動幼兒的家長大多在城市中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體力勞動或知識成分較低的商業活動,其職業多為城市人不愿干的臟活、累活,只是一種謀生手段。流動幼兒家長的底層職業除了給子女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在其他方面對孩子的幫助是相對較少的,這使他們的子女在接受教育方面也處于劣勢。
2.流動幼兒家長的文化程度
流動幼兒家長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響他們對科學育兒知識的掌握,間接決定著其對孩子的成長指導和幫助程度。流動幼兒家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即使一些家長希望利用城市的有利條件為孩子打好早期教育基礎,然而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質的限制,他們大多沒有掌握科學的保育和教育知識,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藝術,所以流動幼兒家長在教育方法的選擇上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3.流動幼兒家長的教養方式
家庭的教養方式一般可分為民主型、放任型、專制型和溺愛型四種類型?!?〕有很大一部分流動幼兒家長對孩子往往只養不教,或缺乏正確的教養孩子的觀念和方法,其教養方式多屬于放任型和專制型。流動幼兒家長根據自身的認知水平撫養教育孩子,自然不可避免出現某種偏頗。
4.流動幼兒家長的教育期望
大部分流動幼兒家長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處在城市底層與文化知識過少密切相關,因此他們迫切地把改變自身處境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流動幼兒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望傾向于孩子能多學知識,脫離農村。在學歷期望上,大部分流動幼兒家長希望子女能接受大學及大學以上教育,這本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有利方面,然而如果家長期望過高,在家庭教育中違背幼兒成長規律,過多地給幼兒灌輸知識,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5.流動幼兒家庭的文化氛圍
流動幼兒家長是“戶籍”農民,又是“編外”市民,具有雙重身份,邊緣性成為其重要特征。邊緣化的家庭文化氛圍會對流動幼兒產生雙重影響?!?〕流動幼兒家長在逆境中求生存,具有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等優秀品質,這給子女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不少幼兒在這種氛圍下變得早熟、懂事。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流動幼兒家長平日勞動量較大,加之在城市中屬于“編外”市民,沒有歸屬感,休息時通常在家看電視、睡覺、打牌等,很少看書學習充實自己,這顯然容易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ǘ┝鲃佑變杭彝ヘ斄?、物力教育資源方面
1.流動幼兒家庭的經濟收入
流動幼兒家庭的經濟收入決定著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也決定了流動幼兒在物質教育資源上的占有情況。大部分流動人口家庭的消費結構都較為單一,絕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費。由于流動家庭大多身處大城市,消費水平較高,這決定了其用于教育上的投資是比較少的。在城市中,異?;鸨母黝愒缙诮逃嘤柊?、補習班、特長班里擠滿了各個年齡段的城市幼兒,然而由于經濟條件所限,流動幼兒家庭往往無法拿出余錢讓幼兒參加這些培訓班,接受各種培訓。
2.流動幼兒家庭的居住環境
流動幼兒家庭遷居城市,生活在一個與農村完全不同的環境之中。城市總體的居住環境、學習環境具有農村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流動幼兒在城市中更容易接受先進的教育,增長知識,開拓視野,但是具體到流動幼兒家庭所處的小環境,則不盡如人意。由于經濟收入少,大多流動幼兒家庭居住在城鄉結合部,這里人員混雜,治安較差。流動幼兒在社區內容易接觸到各種復雜人群,極易沾染不良習氣。此外,他們住在租來的簡易房或父母搭建的簡易棚中,在家里基本上沒有自己單獨的房間,更沒有安靜、寬敞的學習、玩??臻g和必要的益智玩具等。
3.流動幼兒家庭的文化商品現狀
社會學家布迪厄非常重視家庭文化資本對子女教育的作用,家庭文化商品擁有量就是其指標之一?!?〕流動幼兒家庭由于經濟原因,用于文化商品上的消費非常有限?,F有研究表明,大多數流動人口家庭很少有圖書,也很少有玩具、藝體類的學習用具等,而幼兒學習用的磁帶、教學碟、歌曲碟等開發智力的學習用具則基本沒有。電視機基本上是孩子除幼兒園教育外獲取信息、接受教育的唯一渠道。
(三)流動幼兒家庭時間教育資源方面
1.流動幼兒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流動幼兒家長在城市中的職業角色多種多樣,但是不論從事何種職業,他們的工作時間都很長,每天工作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下的非常少,加之家務、人際交往等瑣事的影響,他們回家后有計劃有目的地教育孩子以及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就少之又少。有的流動幼兒家長因為工作三班倒或者值夜班,甚至基本和孩子碰不上面。由此可見,流動幼兒家庭在時間教育資源方面十分匱乏。
2.流動幼兒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質量
伯恩斯坦的社會語言編碼理論假設存在兩種語言編碼:一種是精致語言編碼,其特征是普遍性、關聯性、抽象性和規范性,主要存在于中上層階級的語言中;另一種是局限語言編碼,其特征是特殊性、孤立性、具體性和不規范性,主要存在于下層階級的語言中?!?〕目前,幼兒園教學中使用的精致語言編碼與中上層階級子女的生活經驗具有同質性,易為他們接受,而與流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具有異質性,不易于被他們接受,流動幼兒在這方面自然也就處于不利地位。
二、流動幼兒家庭教育資源利用的改善對策
流動幼兒家庭教育資源的不利現狀要求我們必須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促進其家庭教育向良性方向發展,并最終促進流動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達到這一目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ㄒ唬┥鐣С窒到y
目前,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流動兒童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而流動幼兒的教育問題則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因此須完善整個社會支持系統,為流動幼兒及其家庭在社會生活方面提供有效的幫助?!?〕應以國家支持為主,保證流動幼兒能夠接受正規的幼兒園教育;各類社會組織也要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作為國家支持的有力補充;流動幼兒家長不能消極等待救助,而要不斷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為改變自身的不利境況而奮斗。
?。ǘ┥鐓^
流動幼兒家庭生活的社區應充分發揮作用,配合幼兒園、單位,加強對社區內流動人口的教育與管理。針對流動幼兒家長進行科學的育兒知識教育和培訓,優化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幫助流動幼兒家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保障流動幼兒受教育的權利,使流動幼兒盡快適應城市生活。
?。ㄈ┯變簣@
幼兒園要關注流動幼兒這個弱勢群體,積極與家長溝通,雙方共同關心孩子的教育與成長。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應該把愛平等地給予每個孩子。幼兒園要鼓勵流動幼兒接受更多的教育,這既能減少流動幼兒受父母弱勢地位不良影響的程度,又能使流動幼兒對父母產生積極的反作用,幫助父母擺脫精神貧困。
?。ㄋ模┝鲃佑變杭议L
對于流動幼兒家長而言,由于受經濟條件和職業地位所限,他們在家庭教育資源利用的某些方面是難以在短期內改變的,但只要流動幼兒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創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與孩子平等地相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利條件,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娟.南京市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現狀調查〔J〕.調查與分析,2003,(8).
〔2〕繆建東.家庭教育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高飛.農民工家庭教育資源現狀研究〔J〕.論點分析,1999,(3).
〔4〕彭立榮.家庭教育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3.
〔5〕關穎.青年流動人口如何對下一代負責〔J〕.青年研究,2002,(5).
〔6〕趙忠心.家庭教育學:教育子女的科學與藝術〔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李偉梁.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成因及特點〔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3).
〔8〕張永英.城市弱勢群體家庭教育資源現狀研究〔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47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