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工程機械設備的科學管理是保證建設工程進度和質量的重要基礎,文章從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特點入手,分析了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現狀,并從管理制度、管理意識、設備配置、操作規程等方面進行了對策研究。
【關鍵詞】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對策
1引言
工程機械設備是指路面建設與養護、土石方施工、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設工程所需的機械裝備,包括挖掘機械、鏟土運輸機械、鋼筋機械、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工業車輛等。工程建設多在戶外露天環境下進行,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受日照、雨水、揚塵等因素影響較大。設備種類繁多,結構復雜,管理工作專業性強,包括設備購置、使用生產、日常維護、維修改造、報廢處理的全過程。工程機械設備是施工活動開展的關鍵載體,其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施工質量、建設成本,施工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并采取科學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保證工程質量。
2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現狀
2.1工程機械設備配置不合理
建設工程的發展對項目的建設速度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施工企業已有的設備不能滿足施工需要,要及時配置新的機械設備。對設備的配置方法選擇不合理,未進行細致的工程經濟規劃,如花費數百萬購買價格昂貴的施工設備,但實際使用頻率低,造成設備的擱置,而對一些需要長期使用的設備又采用租賃的方式,總共花費租金甚至超過購買設備的資金。受設備市場調研不充分、采購流程不規范、采購人專業能力不強等因素影響,導致購置的機械設備質量不達標。
2.2工程機械設備操作使用待規范
工程機械設備屬于高科技含量設備,對其操作必須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程來進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在使用中只追求短期效益,搶工期,趕進度,加之管理人員對設備操作使用監管工作不到位,導致機械設備未得到良好的維護,嚴重影響施工質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施工人員未經過系統專業的訓練,操作技術水平不高,對設備操作精度不足,施工質量難以滿足預期。不注重對設備的保管和存儲,加速設備的老化與損壞。
2.3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待完善
盡管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在工程項目的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管理制度的缺失嚴重影響了管理質量。許多企業未設立專門的工程機械設備管理部門,由公司總部或項目部進行管理,或者直接將管理工作交給維修部門。公司本部直接管理過于宏觀,條理不清晰,難以落到實處,會出現權責不明,強制性不夠等問題。項目部為了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進度等原因,不重視設備使用期間的維護和保養,當工程機械設備出現了質量問題后,由于沒有相關制度的支撐而難以問責。
2.4管理人員管理意識和能力待加強
管理人員缺乏應有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當結構簡單、性能單一的傳統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后,通過維修或更換零件就可以恢復使用,所以往往容易忽視對其的維護。為了完成施工任務,加之管理人員管理意識淡薄,導致設備超負荷作業,嚴重影響其工作壽命。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會通過租賃的方式引進一些先進的工程機械設備,由于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導致管理上的疏忽。對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組成構造認識不深,僅進行了短期的培訓就投入使用,設備出現故障之后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影響工程進度。
3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對策
3.1規范操作流程,實現科學管理
要加強對機械設備操作過程的管理,細化操作規程,實行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包機的制度,加強部門間的交流協作,建立安全事故處理應急機制,制定獎懲措施,將責任落實到人,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對一些特種設備的操作要求持證上崗,定期進行施工人員技能培訓,嚴格進行操作技能的考核,對不合格者實行末尾淘汰。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智能化的工程機械設備管理體系,對設備的性能、運行、檢修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
3.2強化設備使用監管
針對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不當和不合理的問題,建議施工企業要盡快建立起必要的使用監管制度。例如,首先要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專業的知識培訓,內容包括機械設備的規格、性質、功能及負荷值等,讓每個操作者清楚如何規范操作機械設備;其次,在設備的養護方面,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技術操作人員的養護知識培訓,做好日常的檢查,嚴禁出現設備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下工作的現象,將具體的管護責任落腳到人員身上;再者,對于機械設備的日常清洗與調試要做到定時定點,對設備的磨損部位進行潤滑與防腐養護處理;最后,施工單位在將設備投入使用前,要認清設備的使用年限、運行負荷、使用條件及設備功效等標簽,針對使用年代過久的機械設備要申請施工方進行淘汰處理。
3.3及時更新機械設備
對于機械設備的管理體系缺乏的現狀,我國施工單位應該建立專人專機的管護制度,保障每一臺機械設備都有專人維護和管理。尤其是針對使用壽命較短的機械設備,施工方應該安排專人專管,定期對老舊的機械設備進行維護和更新,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施工管理方與機械維修部門應該做好日常的工作溝通,做好定期機械設備的功能檢測與維修,及時更換損壞、老舊零部件,維持機械設備整體功能的完整性,以促使其繼續幫助施工。
3.4完善管理制度,進行全程管理
企業要設立專門的工程機械設備管理部門,合理統籌部門人員的專業背景和職稱配置,根據企業規模、特點、發展方向制定長效管理機制。落實機械設備購置、進場驗收、安裝、使用全過程的管理制度,明確職責劃分,實行績效考核。設備進場驗收要按照裝箱清單,對關鍵零部件的檢驗試驗報告要進行核對驗證。安裝后要進行試運行,重視對設備清單、設備使用說明書、施工圖紙等文件資料的管理。使用中要注意做好使用監控及運行狀態記錄,發現問題立即停機檢修,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
3.5強化管理意識,提高管理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工程機械設備的功能越來越強,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在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給設備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具有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高素質管理人員。企業要加強對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邀請行業專家來企業講座,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考核,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使其了解工程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掌握先進機械設備的結構和操作,樹立科學的管理意識,推動管理人員專業化發展。
3.6優化設備配置,降低管理成本
工程機械設備由于長期的使用消耗,其性能有一定的壽命期限。當機械設備老化后,頻繁發生故障導致維護成本逐漸升高,要及時進行更新換代。規范設備購置工作,采購前結合項目工程量、施工條件、質量要求制定詳細的購置計劃,結合機械設備的價格和使用頻率進行分析,確定租賃或購買的配置方式。租賃機械設備時要核算維修養護成本,降低管理成本。購買機械設備時要進行廣泛的市場調研,選擇信譽度高的供貨廠家,規范采購流程,加強對采購人員職業素質的培養。
4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許多大規模和高難度的工程建設項目的開展,科技含量高、結構復雜化、施工自動化的工程機械,逐漸取代了傳統單一生產方式的設備。我們應要完善管理制度,進行設備購置、進場驗收、安裝、使用的全過程管理;加強管理人員技能培訓,樹立科學的管理意識;優化設備配置,合理選擇租賃或購買的配置方式;細化操作規程,建立智能化的工程機械設備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廖茂武.提高工程機械管理與維護工作策略[J].四川建材,2018(2):211-212.
[2]代紹軍.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探討[J].建筑機械化,2018(7):64-66.
[3]呂運豐,唐積,蔣文成.工程機械設備現場管理的新辦法[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11):15-16.
[4] 趙義屏.工程機械設備維護管理的現狀及其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7(28):193-1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5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