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灣水上交通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湛江港灣水上交通作為連接湛江兩岸通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擔負著陸島居民、外來游客等幾十萬人日常出行的重任,年旅客運輸量超過230萬人次。本人通過湛江港灣水上交通現狀實地調查,提出進行資源整合,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提升陸島運輸服務質量和安全管控能力,與旅游融合開發,更好地保障陸島居民出行,供國內水上交通開發運營參考。
關鍵詞:湛江港灣;水上交通;現狀;對策
在新時代交通中,水上巴士獨具魅力,成為一顆新星。世界對水上巴士都展開了研究,并且積極地開展該項目,只是情況各不相同。其與城市客流量以及消費習慣有關。就廣東來說,這里水源充沛,水域廣闊,內河以及海灣資源豐富。其中湛江港灣水上公共交通作為對陸域公交體系的延伸和補充,利用水上資源,有效解決陸島交通及沿灣出行需求,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水上巴士擁有觀光之功能,擁有海上風光的特別魅力,使得湛江海灣名片擁有了獨特吸引力。將水上巴士航線與湛江海灣景點結合起來,可以豐富湛江旅游內涵,提升湛江旅游文化品位,促進“五島一灣”濱海旅游開發。
一、現狀
湛江港灣主要開通海濱碼頭至特呈島、麻斜、南三航線和東南至硇洲等航線,2018年旅客運輸量超過230萬人次。港灣內有8家港口、水運企業,分別經營三條車渡航線和六條水上巴士客運航線:(1)海濱碼頭管理所負責霞山海濱碼頭的車渡業務管理;(2)湛江港灣水上巴士有限公司運營海濱碼頭至特呈島、海濱碼頭至南油和海濱碼頭至南三大王廟3條客運航線。公司現有4艘客船,共208客位,年旅客人數20萬人次;(3)麻斜渡口所。運營坡頭區麻斜與霞山區海濱碼頭車客渡船航線。渡船數量5艘,總客位447位,總車位65個,年旅客人數110萬人次,20萬臺車次;(4)特呈島渡口所。運營特呈至霞山車客渡船航線。有渡船數量2艘,總客位180位,總車位18個,年旅客人數10萬人次;(5)南三渡口所。運營責霞山海濱碼頭至南三島客船航線。有客船7艘,總客位237位,年旅客人數60萬人次;(6)湛江市東海島昌華水上客運有限公司。運營東海島至硇洲客運航線。公司現有客船13艘,總客位828位,年旅客人數20萬人次;(7)湛江紅島運輸有限公司,運營特呈島到霞山漁人碼頭旅游客運航線,有客船4艘,客位數200,年旅客人數20萬人次;(8)華志輪渡有限公司,運營硇洲島陸島車客渡輪,交通航線2艘鋼質客滾船,有540個座位,總車位20個,年旅客人數10萬人次。
二、存在問題
1.經營主體多元化,資源分散,資金投入不足。經營港灣水上交通的八家企業,港航資源分散;經營單位中有正常運營資金缺口列入了財政預算的海濱碼頭管理所和港灣水上巴士公司,經營管理相對規范;也有鎮屬、村集體的南三渡口所、麻斜渡口所等集體企業以及有紅島公司等民營企業,運營資金依靠自籌為主,資金來源缺乏保障??傮w而言,投入嚴重不足,造成渡口、船舶設備設施相對簡陋、老舊,進出口沒有安置專用安檢閘門和紅外線計數器等管理設施。
2.管理水平不足,安全隱患嚴重。部分運輸單位,人員薪酬相對較低,員工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消極,安全意識缺乏,未按照船舶定額控制旅客數量,旅客上下船無人員指導管理,渡運秩序混亂,造成車客混載及上船旅客人數不清等問題造成車客混載、超載等安全隱患。
3.運力不足。每逢民俗節日與公共假期,客流量劇增,但現有運力不足,無法及時疏導人群及車輛,導致碼頭擁擠堵塞及船舶嚴重超載等問題,其中海濱至麻斜航線最為明顯。
三、發展對策
1.加快資源整合,加強統籌力度。應在政府引導下,通過優勢國有企業主導,以資本為紐帶,全面整合南三島、特呈島、麻斜、硇洲島渡口渡輪等交通運輸航運資源,一是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管理優勢、資金優勢和人才優勢;二是實現了資源共享,可以充分統籌港口、渡口、船舶運力、船員等人力資源,改變小、散、多的企業經營格局,避免惡性競爭;三是可以納入湛江市公交體系獲得財政資金補貼。
2.加大投入,完善相關基礎設施。一是加大投資力度,完善相關碼頭、船舶設施,淘汰老舊船舶,加快運力更新;二是開辟新航線,在現有航線基礎上,結合城市發展現狀,有序開辟金沙灣到奧體中心、金沙灣到漁港公園等航線,現有部分車客渡航線可以增開客運航線,逐步增加客流,提升軟硬件設施,方便市民及島民的出行需求。
3.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務品質,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管理思路和模式,通過“三個著力”補短板,促進企業競爭力明顯提升。一是著力理順行業秩序,促進協調發展。2014年,在湛航集團的努力協調下,從7月份起瓊州海峽開通雙向定點航班,旅客平均過海時間從2014年上半年的6.5小時減少到2015年上半年的約3小時,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較好地破解了旅客“過海難”問題。二是著力優化船舶運力,提高產能效能。積極優化船舶運力,大力推進老舊船舶更新改造,不斷淘汰落后產能。繼2016年投產兩艘萬噸級客滾船后,2018年春運前又相繼投產兩艘萬噸級客滾船,企業核心競爭力大為增強。三是著力提升服務質量,注重人文關懷。公司倡導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運用“互聯網+”推廣智慧服務,充分發揮黨員隊伍、團員青年的先進模范作用,堅持把服務做精做細,鑄造瓊州海峽服務標桿,打造出行更舒心、購票更省心、旅途更安心、過海更放心、候乘更暖心的“五心”服務,真誠為廣大司機、旅客排憂解難,并為超過1600萬人次的司機、旅客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優質服務。
4.注重與水上旅游、海灣景點及海島旅游等資源的統籌,要特別關注水上巴士對環境影響,使得城市自然風貌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得到保護,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做出積極的貢獻。
四、湛江水上巴士社會經濟效益分析
1.社會效益
該項目的社會效益分析兼顧了水上巴士運營特點,以及其可續技術,最終形成系統分析。就指標來說,這種社會效益評價具有指標多、指標復雜、難量化、不好評價的特點。廣東省開展水上巴士,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衡量:第一,能夠推動當地經濟;第二,能夠實現社會和諧發展之目標;第三,能夠促進交通網絡完善進步;第四,當地消費者可以接受水上巴士項目,并愿意積極體驗;第五,項目開展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負面影響小,可以自然和城市風景等形成一體化風景結構;第六,該項目開展可以為交通、社會、環境帶來積極影響,實現較好的社會效益。 水上巴士不同其他陸地交通,給市民出行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屬于一種交通變革,使陸地交通壓力得到緩解,降低了市民出行時間成本。企業因為運輸擁堵產生的各種成本都得到了有效的規避。
水上巴士需要先進的軟硬件技術來予以支持,這本身對于互聯網技術、通訊技術相對發達的廣東來說,已經擁有了基本的基礎,而且廣東水系發達,其下的各個城市都可以進行水上巴士項目。廣東省一級運營經驗一旦成熟,便可以順利地向下傳授,迅速地使得陸地交通擁堵得到有效治理。
另外,綠色發展是永恒主題,水上巴士會因為燃料問題對環境產生影響,故此需要開發新能源,使得尾氣噪音得到治理。同時因為水上巴士出現,陸地交通情況環節,尾氣排放會得到改觀。雖然水上巴士沒有得到大范圍普及,這是各種因素協同作用所致。不過,畢竟其已經出現,并被廣泛地討論,成為改善現代交通的手段之一。其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擁有強大的魅力,未來必然會得到廣泛普及。
2.經濟效益
經濟發展越快對物資利用越甚,交通作為動脈,是經濟發展動力支持,將各種資源通過運輸得到均勻分配。交通方式中增添了新的成員,無異于增加了經濟發展營養供給模式。水上巴士能夠得到切實發展,必然使得廣東這一類涉水省市得到利好,實現經濟發展縱橫連接,從而為湛江的持續發展帶來強有力的助力。
結論
湛江港灣水上交通作為湛江市重要交通出行方式之一,存在投入不足、管理水平較低、運力不足等問題,通過資源整合,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上交通與水上旅游融合等措施,科學、有序地發展湛江水上交通,必將有效提升陸島運輸服務質量和安全管控能力,更好地保障陸島居民出行。未來,湛江航運集團將依托廣東省航運集團的強大支持和幫助,加快推進徐聞南山港項目建設和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資源整合,努力在湛江打造環北部灣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規劃戰略中捕捉商機,朝著建設成為在區域內產業鏈競爭力強、信譽服務優、經營規模大、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國有企業的目標闊步邁進,為實現打造百年老店的“航運夢”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楊陽.廣州水上巴士運營社會效益綜合評價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2]李茶,劉忠東.廣東省水上巴士發展規劃評價體系方法研究[J].珠江水運,2018(01)
[3]關金平,鐘永浩,王煉軍,林琳,朱竑.廣州水上巴士低乘坐率問題調查研究與對策[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