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師范院?;瘜W專業英語教學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賈華麗 馮彩婷
摘 要: 為了使專業英語教學更好地適應目前我國的社會發展和高等師范教育本身的發展,文章作者結合講授化學專業英語的實踐,就課程時間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語言、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嘗試與探討,以期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等師范院校 化學專業英語 教改
化學專業英語課程是為化學專業大學本科學生開設的一門提高英語應用技能的課程,它是基礎英語的教學的延伸,又是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結合與實踐,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科技交流日趨頻繁。對于化學專業人才來說,缺乏化學專業英語,單純依靠所掌握的公共英語知識去準確快速地閱讀、理解并翻譯英文專業文獻,以了解世界范圍內化學研究領域的最新動態,或用英語進行論文寫作以進行學術交流,是十分困難的。除此之外,由于大學生找工作的競爭壓力和社會所需人才層次的變化,高等師范院校畢業生的畢業去向不再是單一的中小學,相當一部分選擇考研繼續深造或去與化學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因此對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完成大學本科學業后進一步發展深造或在實際工作中查閱有關的英文專利和其它技術資料的需要。
為了適應新時期對于人才的需求,周口師范學院化學系于2006年開始對第一屆本科畢業生開設了化學專業英語課程。在化學專業英語教學中,我們把教學的目標定位為使學生具備閱讀化學專業英語文獻的能力,初步了解英語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并能運用英語進行與化學專業相關的簡單交流。圍繞這一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在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語言、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以期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1.合理進行課程時間設置
在2008年之前,我系專業英語課程在大四下學期開設,但此時部分學生忙于找工作,部分學生準備考研復試或考研調劑,因此開課效果不是很理想。針對這一情況,我系及時把該課程的開課時間調整到大三上學期,因為這個時期,學生的基礎英語已經學完,專業基礎課程也已經學習了大部分。專業英語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對有關知識的鞏固和加深理解,又給未通過英語等級考試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英語學習的機會,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可拓寬他們的專業視野。
2.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分為四部分:專業英語基礎知識(包括基礎化學講座和重要專業術語)、英語文獻的閱讀與翻譯、學術論文的寫作及口語三部分。
2.1專業英語基礎知識
在專業英語基礎知識部分,我們選用的教材為魏高原主編的《化學專業基礎英語Ⅰ》,它包含化學二級學科(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及生物化學)基礎知識及專業術語,包括基本術語、元素名稱、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命名及規則等內容。由于學科的快速發展,通過化學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完全掌握化學各學科具體研究方向的詞匯和術語是不現實的。由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學生打基礎階段,因此學生要善于總結和掌握化學專業詞匯的形成規律、基本特點和構詞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該部分內容的學習,除了課堂講解授課外,還及時利用網路和多媒體資源進行聽力和發音訓練。根據學習的內容,課后布置一定量的專業詞匯的閱讀和翻譯,及時復習鞏固所學內容,為將來的專業文獻閱讀及翻譯打好基礎。
2.2英語文獻的閱讀與翻譯
在掌握基本的專業詞匯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英語文獻的閱讀與翻譯部分的針對性訓練。閱讀素材為能反映當前化學專業發展的新動向、表述流暢的發表在權威雜志上的一些英文文獻,選擇幾篇在課堂上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向學生介紹專業英語閱讀和翻譯的一些技巧和規律。然后,讓學生圍繞化學專業某一主題去查閱英文文獻,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摘要部分的閱讀及翻譯。教師根據學生的翻譯情況,逐一細評,及時在課堂上進行講評,對典型的句型及翻譯特別提出,讓學生討論可能存在的多種翻譯。同時還讓學生分組進行英文文獻的精讀,并寫出讀書報告。這樣循序漸進地訓練了學生的閱讀和翻譯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文獻查閱能力,也拓寬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范圍。
2.3學術論文的寫作及口語
能用英語撰寫論文并不是師范院校大學本科生學習專業英語的目標,但要能用英語撰寫學術論文摘要。在課堂教學中,在介紹了有關化學科技文章摘要的類型,以及摘要的整體結構、句子結構、句型變化等方面的知識后,結合實例進行講解。對好的句型和表達方式特別強調,讓學生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并有意識的用到寫作中,提高寫作能力,為畢業論文的英文摘要寫作打好基礎。
在口語方面,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播放一些錄像,如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學術報告、國際學術會議的英語記錄片等,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聽說能力。每次課前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輪流用英語口頭報告一些化學領域的進展動態。在鍛煉專業口語的表達能力的同時,學生的專業技能也得到了培養。
3.合適的教學語言
隨著雙語教學在全國高校的推廣,越來越多的課程采用了雙語教學。在專業英語的教學中,考慮到本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及該課程的特殊性,我們沒有完全采用全英語授課。在文獻閱讀部分,先用英語講解以培養學生聽力,然后用中文對要點進行簡短總結,以便于聽力較差及英語薄弱的學生理解。在論文的寫作中,為便于學生理解,進行中文講解,在介紹相應的術語和學術內容時則用英語。
4.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試是化學專業英語過程中評價學生成績評價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突出對學生的化學專業英語文獻的閱讀能力和運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能力培養這一教學目的,成績評定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學生的最終成績有兩方面構成:平時成績(50%)和期末考試(50%)。平時成績包含三部分:課堂練習40%,課后作業40%,考勤20%。實踐表明,注重平時的檢查,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因材施教。期末考試是讓學生隨機抽取一篇簡短的專業英語文獻(一般為完整的化學反應過程或文獻摘要),進行20分鐘的準備,然后進行朗讀并翻譯,以此來考查學生的英文文獻閱讀及口語能力。考慮到學生在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中需參考各種文獻、字典等資料,允許學生在準備過程中使用詞典等工具書。這種考試形式有助于克服學生羞于開口講英語的現象,課下能積極閱讀一些專業英語文獻,提高了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實際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5.教學改革的成果
在專業英語的教學改革中,及時改正教學中不完善的部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將專業英語的教學與畢業論文設計和師范生的基本技能培養結合起來,強調培養學生的英文文獻閱讀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獲得了多數學生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李鑫.化學專業英語課程設置與教學策略芻議[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5,25(6):94.
[2]劉妍,楊富巍,龍世佳等.參與式教學在化學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8,(5):102.
[3]范學森,張新迎.高師化學系應重視專業英語課的教學[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0(1):54.
[4]杜志云,林麗.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的探討[J].廣東化工,2007,34(169):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78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