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體備課前提下的化學教師專業成長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實施場所。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并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而課堂教學效果又取決于教師的課前備課充分與否。備課是教師授課的基礎,是教師消化吸收教學內容的關鍵性步驟。而集體備課則可以匯聚眾人力量,是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學習環節。對初中化學教學而言,集體備課有助于化學教師的專業知識成長引領,能在充分發揮群體智慧的前提下,促進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大力提升。
【關鍵詞】集體備課;初中化學;教師專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31-01
初中化學學科的教學研討是有效促進教師教學成長的生命線?;谡n堂教學的課程背景前提下,將化學學科的教學實施方案與教學研討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能夠以研促教,還能夠通過集體備課的教學研討活動促進化學教師的專業成長。集體備課活動,是有效探索與挖掘課堂教學學習資源的前提條件,是形成更為有效,更具實踐價值的研討活動。在初中化學教學領域,切實地進行集體備課的教學研討活動,是提升化學教師專業素養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集體備課活動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能力
教師的專業素養能力是有效實施教育教學的基礎條件,是一所學校實現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是教學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新課改背景下,化學課程的學習對教師的專業素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網絡培訓學習的理論引領、教學研討活動的舉行、集體備課活動的切實開展都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能力的可實施途徑。集體備課的活動形式是當前提升化學教師專業素養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對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化學教育教學質量也有著重要的奠基作用。
集體備課是加強業務學習的一種有效形式,在進行化學教學的初始階段通過同行的學習交流和內容研討能夠促進化學教師的專業引領。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具體課例的研究,更少不了同事群策群力的集體智慧力量。集體備課時要切實關注文本教材的教學理念和學生對于知識要領的掌握把控。既要充分考慮教材因素,又要切實關注學生的個體學習情況。教師之間的集體備課活動,能夠通過發揮個人的一己之力,在教學方法探索以及學習理念的更新上相互切磋,以促進教師間的教學水平提升,同時能夠增進個人的專業素養能力。化學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又要注重學生化學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就要求教師必須有精湛的專業素養能力和進行創新教育的理論實踐研究基礎,而集體備課活動無疑彌補了教師專業素養能力不足的空白。例如,化學教學中,為了增進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創新能力,化學教師就要在集體備課環節預先進行實驗基本技能的分析和理論研究,以增強自身的學科素養和實驗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提供有力的動力源泉。初中化學學科的集體備課活動,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能力的同時,也開拓了學生化學實驗和創新能力的學科學習。
二、集體備課活動有利于拓展化學教師的學習視野
化學學科是一門視角獨特,實踐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習科目。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教師間的交流合作,能有效地打開教師的學習視野,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革新和教學資源的共享與生成?;瘜W學科的學習視角比較寬泛,除了化學概念的學習,燃料利用的研究,空氣、氧氣、水等常見物質性質的學習,都是化學學習的基本范疇。例如,在集體備課的研討學習中,通過燃料利用的集體研討,能夠使教師進一步明確授課的思路方向,進而形成基本的教學方案。對于燃料利用問題的教學,應該把握幾個節點有序進行: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燃料釋放能量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能源的概念。其次,要從安全角度考慮,充分了解燃燒要具備的兩個條件,由燃燒的條件進一步推理應用化學知識防火、滅火的原理。在燃料燃燒的化學課程學習上還應讓學生通過環境衛生的知識層面,明白怎樣能夠減少燃料燃燒的最低污染,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燃料使用對環境的影響。最后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引領學生進行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學習,如太陽能、風電、生物能的能源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哪些能量源泉。教師間的集體備課活動不僅增進了教師間的交流互動,更有利于建構化學知識的條理性,對拓展化學教師的學習視野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習視角的拓展對知識面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化學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三、集體備課活動是有效發揮教師化學課堂教學主導力量的基本保障
集體備課活動是通過集思廣益和資源整合,以提升教師學科專業素養能力的有效捷徑。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旨在引導學生進行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學習,它與人類的日常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同時也是科學和能源等現代科技的應用基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主導力量能推進學生的知識學習進程和學生對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了解變通。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學習環節,能夠了解化學學科的本質教育,能在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導向服務。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能力是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良性發展的基本保障,而教學備課活動環節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利武器。教師在充分發揮主導教學力量的同時,能進一步實現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落實。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學習基礎上,通過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能夠有效地激活學生的主體學習思維能力?;瘜W教學中的實驗教學就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引領,化學教師可以抓住化學教學的實驗操作性特點,以鮮活、生動的實驗感知為基礎,激發學生對實驗的感知興趣和操作意識。例如,硫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就可以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和教師的主導引領從而進行有效的實驗操作。通過集體備課的實驗預測,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實驗過程還伴有淡藍色火焰的生成。學生在聞到了刺激性氣味時,教師可以通過先前備課的預測事項提醒學生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以吸收二氧化硫產物,防止空氣污染。由此可見,集體備課活動不僅培養了教師的學科素養能力,還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教學的集體備課活動能夠有效地落實課標要求,能夠體現“合作、探究、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充分發揮教學主體學習力量的同時,不僅有利于拓展化學教師的學習視野,而且提升了化學教師的專業素養能力,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引領有著切實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紅霞.網絡環境下理綜教研組集體備課模式的研究[J].學周刊,2014(09).[19]
[2]陳君慧.教師集體備課應注意的三個問題[J].甘肅教育,2014(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