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科學課談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之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路徑依賴于兩種主要方式,一種是理論學習,一種是教科研活動。從實踐的角度分析一線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與方法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研究價值。本文從一堂大班科學課的視角出發,分析其中所蘊含的教研價值和意義,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些許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科學課
  一、一堂科學課的教育價值
  大班的科學課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可以為幼兒的身心發展提供積極而必要的支持,客觀上也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強勁的支持和幫助。以大班科學課《動物過冬》為例,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以幼兒的需求為導向則是順利完成該項活動的重要前提。教師鼓勵幼兒進行自由的探討和經驗的分享,一起分享交流自己對于動物過冬的理解和認識,并說出自己認為“青蛙”“螞蟻”“蜜蜂”“燕子”“熊”“狐貍”等動物的過冬方式是什么樣的?人的過冬方式與動物有哪些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同之處。這樣的探討和交流活動可以豐富幼兒的科學常識,增進幼兒對于生物習性的理解。幼兒之間的廣泛交流可以為教師的教育活動提供有益的幫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重維度的教研反思活動
  教研反思活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指導價值。在《動物過冬》一課中,教師可以從積極效果和缺憾不足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在積極方面,教師需要考慮自己的目標達成情況如何,自己的玩教具材料準備情況如何,從中挖掘積極的因素或者表現突出的地方;從缺憾和不足的角度分析,則可以考慮探求活動組織過程中,幼兒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幼兒的興趣需求是否有著合理的聯系,活動延伸與生成課程之間是否有了合理銜接等問題。這種方式的反思與對比,可以讓教師發現自己的“反面教材”,指導自己今后的工作不斷改進。
  三、三個環節缺一不可的成長路徑
  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分析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路徑,可以用 “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的內部聯系作為研究主線,探究專業發展的有益方法和思路。首先,在課前環節,教師需要進行充足的知識儲備,并深入了解幼兒的興趣需求,并在應對生成課程的時候有所儲備和應對。其次,在課中這個環節,教師則需要充分鼓勵幼兒,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教師準備的教學材料,進行細致觀察,同伴交流,最終掌握課前教師希望其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在課后環節,教師則需要進行幾個層面的自我反思與質疑。首先,在教學活動中大家的收獲是什么,感興趣的是什么,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其次,教師需要與同事進行交流和分析,探討上述的幾個問題。最后,教師需要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印證,重復上述的幾個問題。經過這個過程之后,教師的思想認識和教學方法都會有所轉變,逐步掌握專業成長所需的思維方式和教學互動所要求的具體方法。
  教師的教學反思應當抓住主要問題,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抓住核心問題并解決問題是關鍵的一步,要牢記專業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曲折前進的過程。教師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積極思考,主動思考,積極探索,主動嘗試。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獲得思想上的蛻變和行動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若楠. 通過課后反思與評析促進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J]. 學周刊,2015(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82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