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志娟

  摘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與外國的交往也日益頻繁。社會對外語人才,尤其是英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級人才的我國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正面臨著新的挑戰。究竟采用何種英語教學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培養出適應當今社會的合格英語人才,這是當今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界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問題。由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并作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 基于任務 語篇重建 教學模式
  
  一、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的概念
  
  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也就是以語篇重建任務為依托的小組學習方法,這是我們在當前高校教學改革思想和教學觀念改革潮流的啟迪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味灌輸知識的傾向,側重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一種嘗試。因為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大學后,在英語學習上所需要的不再是基礎英語知識的學習,而是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的特點
  
  1.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以語篇重建為核心,以課文語篇為本,這就與大綱、教材和考試接上了軌。與通過隨機的或無拘束的交際活動培養語言能力的做法相比,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更能給學生以安全感和自信心。對教師而言,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則更容易準備,更容易控制,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2.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以任務為依托,以目的語操作并側重語言的內容含義,這樣在課堂上就創造了一個類似于自然的語言習得環境,不但課文語篇和教師的口頭輸入為學生提供了規范的語言模式,而且在整個任務的執行過程中,他們可以運用剛吸收的語言材料,結合原有的語言知識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并通過教師或同學的反饋加以檢驗。
  3.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要求較多的課外時間投入,為了成功地完成語篇重建任務,學生們必須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口頭任務的準備和書面任務本身都要求在課外完成。語篇內容和語言材料在課內外的多次重復大大提高了教學強度。
  4.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培養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是說和寫的能力,這正是我國學生的薄弱環節。學生要完成任務就離不開表達;要成功表達又必須首先領會和吸收語篇的內容含義并注意語言的形式結構。這樣,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在培養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就帶動了領會技能――聽力和閱讀能力的發展。
  5.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學習活動實施,大大增加了每個人的語言實踐機會,而且寬松的語言環境、集體的榮譽感和同輩的壓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更值得一提的是,貫穿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小組活動的互助合作和團體競爭的精神,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對于培養學生的素質,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模式的具體程序
  
  1.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也叫小組學習。它是以三人或四人為規模的學習小組,其中一人為組長,每班可有八至十組。小組成員分坐前后兩桌,前桌同學轉過身來就能很方便地開展各種課堂活動。在學習小組的過程中,小組長的選擇至關重要。因為他將在完成任務的各項活動中處于組織的核心地位,因而要選擇或推舉具有較強的主動精神、較高的語言水平和一定的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在確定小組長人選后再圍繞著小組長確定組員。學習小組成員的結構要考慮主動精神的強弱搭配和語言能力的強弱搭配;同時也要考慮性別的均衡。這主要是由于角色扮演和模擬情景等活動的方便,同時也有利于各組組內的互助合作與各組之間的平等競爭。此外由于學習者的進步有快有慢,所以有必要隔一段時間對小組的結構作一些調整。
  2.問答和討論
  基于任務的教學模式就是以一連串的問答題來取代或者穿插傳統的講授。教師要根據預定的教學目標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語義、語篇、語用等方面理解課文。問答大體上圍繞著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1)主題思想;(2)段落大意;(3)重要的細節;(4)重點詞語在上下文的含義;(5)作者的態度和感情傾向;(6)作者的寫作技巧或表現手法。
  為了操作的方便,課文可以根據語篇結構分成若干塊,問題也就相應地形成若干組。把一組問題的答案串聯起來,就相當于復述任務的局部排練。因而這些精心設計的問題不僅成為學生課前預習的框架,而且也為今后完成語篇重建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來回答,教師只是偶爾作一些提示或者幫助,那就是課堂討論。其活躍的程度往往取決于受教師的引導和反饋影響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更活躍的形式是在黑板上寫下各組的編號,先讓學生在組內討論醞釀,然后指定某組某同學回答,或者讓各組搶答,并根據回答的質和量在黑板上記分。這樣的討論就像是電視臺組織的知識賽,教師擔任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學生通常會表現出空前的熱情。
  在問答和討論的階段,教師的口頭提問以及對學生回答的反饋是整個基于任務的教學程序中最重要的目的語輸入來源,所以在設計和操作時都應進行適當的調控,也就是力求輸入的總難度不超過學習者的學習能力,但又包含著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成分,同時運用一切手段包括表情、手勢、動作、姿態以及簡筆畫和板書來幫助理解,對學生的語言錯誤應間接地糾正,也就是以正確的語言形式針對學生回答的內容自然而然地延展對話。
  3.各種預熱活動
 ?。?)背誦。讓學生在課外自己背誦句子和段落,可以使學生通過積累有用的詞項模塊并提高語言的程序能力而受益匪淺。
  (2)聽寫。聽寫是當前外語教學向傳統回歸的趨勢中重新受到重視的一項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聽寫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常規的句子聽寫;完形填空式的聽寫,課本上許多完形填空的練習就可以用聽寫的方法操作;反完形填空式的聽寫,就是先在黑板上寫出關鍵詞作為提示,以激發學生對內容的預測和聯想,然后根據教師的口授寫下完整的段落;大意聽寫,口授的速度較快,不要求學生逐字寫出,但要求學生抓住內容要點;針對問題的聽寫。
 ?。?)漢英口譯。漢英口譯不但可以訓練重點句法結構,而且能讓學生感性地體驗轉換生成語法,培養語用能力。同時比較兩種語言的差異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意識。
  (4)聽力填空??梢钥谑诠P答,讓全班學生同時參與,還可以與交叉字謎結合起來,變成一種可以在各個組之間展開比賽的游戲。
  4.語篇重建任務
 ?。?)復述。教師可以以一組問題來提示,學生把這組問題的答案串聯起來。或者教師列出要點,要求學生的復述包含所有被列出的要點。教師還可以提供一個框架,或每一段給一個主題句,要求學生根據框架或主題句予以拓展。
  (2)改編。用第一人稱把故事當作自己的經歷來敘述,或者以旁觀者的角度描繪作者的體驗。小組的各個成員分別以不同的角度來敘述同一個故事。也可以對原課文進行體裁的改編。
 ?。?)擴展。根據課文提供的背景閱讀材料或者根據教師提供的補充材料,結合個人經歷充分發揮想象力加以擴展。
  (4)認知層次更高的任務。比如:就課文所涉及的某個問題進行調查,提出解決辦法,或者集體作出某種價值判斷。
  
  四、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學的策略,忽視學生的心理過程。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了新的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
  所謂主題教學模式就是將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將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課內課外連成一片。課內從不同側面圍繞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引人思考的共同主題,把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教學活動包括主題預演、以聽和閱讀為中心結合辯論、演講、小短劇、寫作文等,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聽、說、讀、寫、譯語言綜合應用能力。課外教師指導學生主動閱讀、練習聽力,主要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動閱讀和視聽活動,閱讀材料和視聽材料的教學量是課內的3倍以上。這樣的教學模式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新理念教學重點放在強化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要求使用的教材體現同樣的教學原則,即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指導思想和英語課堂教學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的編寫原則;教材的內容安排(包括教學活動、練習等)強調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選材體現時代性,便于學習英語國家的優秀文化;語言難度的安排上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這種模式能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參考文獻:
 ?。?]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崔嶺.多媒體投影成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角色探析[J].外語界,2004,(2):14-21.
 ?。?]喬家義.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媒介語對比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9,(5):372-3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904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