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代教育技術”專業課程是高等院校教師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時代性?!叭蝿镇寗印苯虒W模式則是一種用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欲望以及提高學習效率的科學化、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效的幫助學生順利的進行并完成學習任務以及完成教學進度的有效教學模式。
關鍵詞:任務驅動 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技術 教學設計
引言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指專業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幫助與引導,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著雙方(教師、學生)所共有的一個任務實踐活動為中心。通過自主的運用與結合著教師所提供的相應的學習資源,所進行的積極主動應用的學習實踐?!艾F代教育技術”是一種現代化的新型教育教學理念,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到的理論、技術,在專業課程的教育模式以及課程教學體系的設計中,通過運用現代化的教育管理實施理論及其技術,并針對整個教學過程中資源的開發、設計、應用、管理、評價等方面進行挖掘、剖析,并最終付諸于教育教學實踐當中,從而全面實現教學模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1]
一、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設計實施過程——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情景
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手段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2004年的12月份,國家教育部門就頒布實施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主要是以真實任務為主線,并依據著學生這個主體來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與構建。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體系當中,最為適應現代化課堂、實驗教育模式水平的就是合作型任務驅動教學方式,所謂合作型任務驅動,就是將每個班級或者專業內的學生通過分組的形式來進行,這樣更能激發出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集體榮譽感,小組團體內的每一個成員為了能夠及時、準確的實現這一任務目標,就會全力激發出內心的學習潛力、增強學習動力。[2]
1.通過實踐案例分析進行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構建
本次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所進行的課程實驗學習任務的設計以及體系的構建,主要依據著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基本課程知識理論體系來進行實驗課框架的設計。“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的框架體系主要包含了四大方面:① 信息化學習環境。② 信息化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③ 信息化教學設計與案例研討。④信息化學習資源搜集與應用。其中最為關鍵也是比較重要的兩個教學階段就是信息化學習環境與信息化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分別是實驗1——“多媒體教學平臺的使用與維護”;實驗2——“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實驗3——“遠程教育衛星地面接收系統的使用與維護”;實驗4——“數碼圖像的采集”;實驗5——“數碼圖像的處理”;實驗6——“視音頻素材的采集”;實驗7——“視音頻素材的處理”等。在信息化教學設計與案例的研究、探討、分析這一階段,具體表現為信息化教學體系框架的設計。在信息化學習資源的搜集與應用教學階段,主要的實驗課程體現為對網絡教育資源的搜集與處理。[3]
關于其教學課程體系框架的構建,可以分為五個不同的階段層次來逐步進行,分別是 ① 明確實驗課總目標,設定總任務;② 教學內容和學習者的分析;③ 進一步提出并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設定分任務;④ 具體任務的實施;⑤ 總體任務目標及其效果的評價與總結。
2.現代教育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
(1) 教學實施對象
本次教學所針對的對象就是我校2012級文、理科類教師教育專業的班級學生,隨機從中選取四個班級共計學生200人。
?。?) 教學實施目標
本文就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材中的《實驗5 數碼圖像的處理》為例進行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分析,關于此次教學實施的目標,其具體的實驗流程可分為四個課時,我們也都知道,“實驗5 數碼圖像的處理”它是在“實驗4 數碼圖形的采集”的一種延續性學習,其中實驗教學的環境主要在學校的多媒體網絡教學實驗室內
進行。[4]
將實施步驟分成五個不同的階段環節,分別是 ① 明確實驗課總目標,設定總任務;② 教學內容和學習者的分析;③ 進一步提出并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設定分任務;④ 具體任務的實施;⑤ 總體任務目標及其效果的評價與總結。首先就是教師通過運用學校所提供的有利資源為此次參與實踐學習任務的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其次就是教師通過多媒體網絡應用技術進行課程必要的演示;再者就是本次實驗課程任務的提出與明確,進而讓學生通過分組或者個人的學習形式來完成相應的任務。例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三項學習任務:① 第一種是封閉性任務,在教師進行操作與實驗演示的基礎上,學生來自主的錄制Photoshop工具演示;② 第二種是半封閉性的學習任務,根據教師所演示的關于制作自己身份證件照片的過程,在進行初步了解后,學生自己或者以小組的形式需要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法進行自己證件照的制作;③ 第三種是開放性的學習任務,通過前兩個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與通過,基本上表明了學生已經對Photoshop有了比較熟悉的了解與認識,因此,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之上增強學習任務的難度,例如演示自己親自制作生日賀卡的流程過程,最終以賀卡為主題形式來讓學生自主的完成這一任務,具體的實施與操作步驟就由學生自己來選擇。[5]
3.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運用下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效果分析
通過上述有關“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實踐及其結果分析,可以充分的表明,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下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設計,無論是在結構設計、課程設置、內容操作等方面,都非常的合理、靈活、實效,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習任務實踐教學的實施流程具有簡單化優勢特點,所設計與涉及到的任務也深受與符合學生的心理學習態度,尤其是合作型任務學習的實踐,更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6] 在“現代教育技術”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設計的最后實施階段,關于學生的學習任務反饋信息,基本上能夠較為準確的檢驗出教育技術實踐課程的學習對于他們學習能力的實效性。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情景下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效果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通過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中運用合作型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能夠最大化的促使學生學習他們應該掌握住的現代教育技術及基本技能,同時也間接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因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值得在國內各大師范類院校進行宣傳與推廣。
二、總結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能夠很好應用于以實驗性、實踐性與操作性較強的教學內容的現代教學方法,它最大的突出點也就是最為引人關注的優勢就在于,它能夠以極強趣味性的教學風趣、氛圍去點燃與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最終通過真實任務情景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實驗操作來全面實施。其中任務驅動教學法得以實施的基礎就在于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對知識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反過來有極大地促使著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并緊緊圍繞著整個教學內容來設置教學與學習任務。
總而言之,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也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核心指導理念,而我們所說的建構主義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思想,具體意思就是說在“現代教育技術”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教師不是絕對的主體地位,但是他卻起到著極為關鍵的附屬作用,包括組織教學、指導教學、幫助與引導學生、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與完成等,同時還涵蓋著任務教學模式下的情景設計、會話、協作等,這一切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就是要通過在創設的學習環境之內充分體現與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首創精神。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現代化教育技術設計,尤其是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當中,其中的前提條件就是——“提出明確具體化的學習任務”,關鍵點——“分析任務、制定解決方案”。在合作氛圍之內更能激發、激勵出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在任務驅動當中,我們最為注重的一點就是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當中,同等兼顧,相互之間共同完成任務。在任務驅動教學現代教育技術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就是實踐教學的結果、效果分析,最終形成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體評價,反饋信息、歸納總結便于提升其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體系的掌握與鞏固。
參考文獻
[1]雒真.任務驅動教學法對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的啟示[J].大江周刊(論壇),2013,(1):221-222.
[2]付明.任務驅動教學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及影響研究[J].價值工程,2012,31(9):285-286.
[3]謝小英.淺析任務驅動教學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科技,2014,(22):240.
[4]閔桂花.任務驅動教學在高職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5):266-266.
[5]于化龍,崔楊.《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5,(3):119-124.
[6]馮建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4):90-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4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