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學習主題的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單元學習是課程實施的單元,是以一個指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單元目標為核心,組織、聯結學習內容,形成貫通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學習活動和學習評價整體聯系的獨特的學習單位。本文結合實例,從單元學習主題的分類,單元學習主題的選擇,單元學習主題的確定三個方面,對單元學習主題的選擇和確定進行相關論述。
【關鍵詞】單元學習;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0-0012-04
【作者簡介】劉霞,江蘇省常州市明德實驗中學(江蘇常州,213000)教師,正高級教師。
單元學習是將國家課程頂層規劃落實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鐘啟泉認為,“核心素養—課程標準(學科素養/跨學科素養)—單元設計—課時計劃”是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中環環相扣的鏈環。在這些環節中,單元學習主題的選擇和確定是最為關鍵的一環。
一、單元學習主題的分類
單元學習主題猶如單元學習的“眼睛”,既是單元目標的外在體現,也是推動單元學習深化的驅動器。
1.按選題范圍分,可以分為跨學科單元學習主題和學科內單元學習主題??鐚W科單元學習主題往往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大目標,以社會實踐為中心,選取一個社會實踐、人類發展不斷面臨的社會問題或科學問題作為主題,引導學生從多學科融合的視角投入研究,發展學生多元智能,提升社會參與、責任擔當的素養水平。學科內單元學習主題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觀設計。以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選取與學科核心概念、主要內容相關的真實情境,提煉單元學習主題,引導學生深度探究,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水平。
2.按問題結構分,可以分為嚴謹型和開放型。為了便于單元學習活動的展開,單元學習主題一般為開放的問題,在一些學術研究中常稱為劣構問題,或為定義不完善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具有多種解決方法與途徑,有巨大的問題空間吸引學生去探究。在低幼年級或以閱讀為主題的單元學習中,也有采用嚴謹型主題的,例如,讓學生講述一個故事。
3.按學習內容分,可以分為科學探究類、社會研究類與綜合學習類??茖W探究類以科學探究類問題解決為學習主題。社會研究類則以社會調查、新聞觀察等主題為多。綜合學習類則混合程度更強。
二、單元學習主題的選擇
我們要貼合各學段各年級學生的學習起點完成單元學習主題的設計和選擇。
1.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單元學習主題選擇。
以某一區域或學校為課程實施范圍,按照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內容,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融合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等三個方面,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設計和選擇單元學習課程群。例如:筆者參與設計的××市“突出勞動,實踐成長”單元主題課程群,就以“勞動”為核心,把各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要素融入單元主題設計,打通年級和學段的聯系,聯通具體的學科學習內容,跨越教材單元、章節的相關內容整合的單元主題展開學習。例如,下圖1的單元主題設計框架,為某校初中學段“突出勞動”單元主題的設計框架。
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校將工農業勞動與學生學科學習、主題探究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在勞動中“做中學”,探求科學知識,感悟人生哲理,體驗實踐成長。
再如,該單元課程群中的一個具體單元——黃海灘涂勞動實踐單元,以“如何將弶港灘涂建設成一帶一路上的美食港”包括了一些綜合實踐內容(見表1)。
整合的單元主題是學生學習中的探究性主題。作為一個學習參與者,遇到上述高思維度的問題挑戰,使他不僅要學習一種勞動技能(如踩文蛤),而且還要對這個地方的資源和條件做大量的研究。首先必須說明這個地方特產文蛤鮮美的原因,了解其養殖條件、新能源生產的美好前景,然后制定一個方案來提升本地的養殖水平和銷售水平,最后提出技術創新方案。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而是主動的問題解決者。單元學習主題作為學習推進器,有效推進了學生的學習。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與表現如下(見圖2)。
2.源自學生生活的單元學習主題選擇。
以學生身邊的事情、生活中的難題作為單元學習主題的選擇依據,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例如,筆者曾在教學管理中遇到社區初中學生學習習慣不良而影響進步的問題。為此,我們做了大量的學生調查問卷,發現學生同樣為這個問題而煩惱,不知道怎么克服。于是,我們開展了師生大討論,結合學生反映的問題,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原理,開發了“如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題單元課程系列。教師和學生經過討論,形成了“了解自己”“學會專心”“高效的時間管理”“自主快速的學習法”等8個單元主題,并據此開發了相應單元課程,每個單元1-3課時,8個單元主題在16周時間中系統實施完成,使這一屆學生行為習慣獲得了較大改善。
3.基于學科課程標準的單元學習主題選擇。
對課標、教材的分析,包括核心素養內涵的分析、評價標準分析和內容標準分析三個層次。以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為例,具體分析示例如下(見下頁表2)。
我們將其中有關識別地貌景觀的單元問題確定為“如何依地之理創造美好的生活?”并連接內容問題,形成了一個系統性問題鏈(見圖3)。
“如何依地之理創造美好的生活?”這個問題闡述了識別地貌的意義,向上貼合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養: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向下聚焦內容標準要求,包容有關地貌的陳述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元認知知識。與四個內容問題形成完整問題鏈,用“創建美好的生活”這樣的立意,配合有意義的探究活動,驅動學生步步深入地推進學習。 三、單元學習主題的確定
單元學習主題的確定,重在判定單元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體現,對落實課程標準要求的意義,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意義以及主題的探究空間、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等。
1.依據學校課程規劃。
依據學校課程規劃,判斷單元學習主題能否與學校的教育哲學、育人目標、課程規劃相契合。例如我校環球自然日主題單元課程,就基于學校辦學目標“辦有靈魂的理解教育,育全人格的現代公民”,確定了“為什么大窩凼被稱為中國天眼”“古運河如何煥發生機”等與學校辦學目標、課程規劃一體化的單元主題。
2.關注學生學習興趣。
動手做,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單元學習主題的確定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情境創設,盡可能為學生創設條件去做實驗,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體驗過程、感受樂趣。探究學習并不止于讓學生做實驗,還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結構知識等,這就需要教師在確定問題時注重開放性、共享度,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話好說,有事需商量”,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交流合作的欲望,滿足學生探究問題本質的內在需求。
3.應用思維分析工具。
單元學習主題的確定,是一個整體思考的過程。為此,我們設計了單元學習主題判別檢核單,從五個方面系統思考單元學習問題的適切性。一是堅持立德樹人,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問題設計主旨;二是彰顯學科價值,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符合國家課程標準要求;三是錨定真實情境,選取真實而對學生發展有重要價值的情境;四是關注學習意義,選擇既有用又有趣、學生愛學樂學的探究內容;五是尊重學習起點,選取學生能夠設計方案、執行調查、回答問題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單元設計:撬動課堂轉型的一個支點[J].教育發展研究,2015(24):17-19.
[2]韋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
[3]高文.教學模式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23.
[4]鐘啟泉.學會“單元設計”[N].中國教育報,2015-06-12(9).
[5]羅伯特·J·馬扎諾.培育智慧才能——學習的維度教師手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0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