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專科醫院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的現狀思考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科建設水平直接反映了醫院競爭力強弱和整體水平高低,加強醫院臨床重點學科建設對于實現由臨床型向科研型醫院轉向尤為重要。本文總結了天津市胸科醫院實施學科建設近五年的措施和成效,醫院通過實施一系列激勵政策及管理辦法,加大投入,提高科研激勵力度,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加強亞學科建設和多學科協作融合,促進合作交流,從而提高科研產出,推動人才梯隊建設,提升了各學科水平和醫院學科影響力。重點學科數量和水平穩步增長,為下一步學科建設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學科建設;專科醫院;醫院管理;亞學科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8.011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8-0034-03
  Abstract:The level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directly reflects the strength of the hospital's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overall level.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linical key disciplines in hospital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linical to research hospita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Chest Hospital for nearly five years. The hospital implements a series of incentive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increases investment, enhanc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centives, strengthens talent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and strengthens sub-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integration promotes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thereby impro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echelons, and improving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hospital disciplines. The number of key disciplines and the steady growth of water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nex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Key words:Discipline construction;Specialist hospital;Hospital management;Sub-discipline
  學科建設直接反映醫院的學術地位、醫療水平以及核心競爭力,是加強醫院的綜合能力,促進醫院由臨床型向科研型醫院轉向的必由之路[1-3]。學科建設有利于提高醫院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有利于高層次人才培養,有利于醫療資源優化配置與有效利用,有利于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從而促進醫院全面發展。學科建設對提高醫院實力和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天津市胸科醫院是以一所治療心、肺疾病,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漆t院,是華北地區較大的三甲心胸??漆t院,輻射天津及周邊地區。2014年遷入新址,加大軟硬件投入,以此為契機,規模及門急診量等各項指標有了飛躍式的發展。三甲??漆t院定位優勢,使醫院年門、急診量超過69萬人次,門診有著相當數量的疑難及復雜的心、胸疾病的患者。我院在心血管病、呼吸系病及心胸外科領域具備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擁有最齊全的亞學科。胸外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學科,心內科、心外科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為天津市重點學(專)科。醫院現為天津醫科大學臨床學院、南開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擁有三十余名碩博士生導師,連續培養優秀的醫學碩博士研究生。設有心血管病研究所,開展心血管疾病防治與研究。在市衛計委文件要求下及在各科室配合下,對近五年醫院學科建設工作進行回顧與評估。通過對各學科建設現狀進行梳理,分析學科建設成績,發現不足,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管理措施,鞏固和提高我院學科影響力,不斷精進重點學(專)科等建設管理方式,推動醫院學科人才隊伍優化,推動科研水平提升,醫教研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1重點學科建設發展戰略實施情況
  1.1加強軟硬件投入,注重相關支撐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借由搬遷新址契機,醫院加大硬件、軟件投入,醫院有了大跨步式發展,業務指標穩步增長。床位數增加了1倍,門急診量由2014年39萬人次,增長至2018年的69萬人次。醫院加大力度進行??茥l件的支持,近3年累計投資500余萬元用于更新相關設備。配備重癥監護病房及相關配套設累計投入預計超過1億元人民幣。   ??漆t院的特征是規模有限、功能全、技術精,但是學科單一,一定程度上導致發展受限。醫院圍繞心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胸外科疾病等核心設置,適時發展相關的支撐學科,如內分泌科、康復科、放療科、體外循環科、ICU等,相關支撐科室的建立以及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是“大專科、小綜合”這一發展趨勢的體現,也是支持學科進一步發展的托舉力[4]。
  1.2提高科研激勵力度,科研產出穩步提升  醫院加大科研激勵力度,注重完善學科建設的績效管理與激勵體系。積極組織、動員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對立項科研項目經費進行不低于1:1的匹配。通過制度建設,加大對科研文章及獲獎成果的獎勵力度,對獲獎成果進行不低于1:1的比例匹配獎勵,并將SCI論文與影響因子掛鉤,對公開發表論文分級依次加大獎勵力度,大大提高了科研積極性。通過一系列措施,我院近五年科研項目中標項目數量和獲批科研經費均有大幅增長,發表論文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具體見表1、圖1。加強科研管理,對科研課題進行規范的過程管理與督導,保證完成質量及優秀產出。促進新成果、新技術的產生,同時鼓勵成果、技術的推廣應用,科技成果、獲獎數量穩步提高。
  1.3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完善人才梯隊建設  良好的人才梯度是學科建設目標、更是學科發展的必要條件。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合理的人才梯度是臨床學科建設的強大推動力,合理的人才培養、任用、選拔制度有利于在內部形成模范相應和創優爭先的良好氛圍。
  經過人才引進與培養,形成以學科帶頭人、學科后備帶頭人為領軍人,人才梯度合理的學科隊伍。學科帶頭人是指在學科領域內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具有組織領導才能,能把握學科發展方向,擔負學科人才群體領導工作的高層次醫學人才。選拔學科帶頭人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原則。學科帶頭人不僅具備優良的思想品德、較強的學術組織領導能力,還具備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有全局觀、團結協作意識,帶教能力強,樂于傳幫帶。以心外科學科團隊為例,心臟外科知名專家郭志剛院長為學科帶頭人,學科團隊人員年齡結構年輕化(平均年齡42.3歲)、受教育程度高(碩士以上學歷76%)、選拔注重臨床能力。
  人才培養引進雙結合,完善人才梯隊。通過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制定科學有效的人才選拔機制,通過競聘制度改革等一系列舉措,吸引了一批業務及科研能力強的??迫瞬偶尤耄鋵嵙巳瞬盘蓐?。此外,重點培養中青年技術骨干,臨床實踐中,給崗位、壓擔子,夯實技術能力,并積極創造機會到國內外進修;科研方面,設立院級課題,重點扶持青年醫師項目,給予科研經費和政策支持。種種舉措,使其職業素養進一步成熟。
  1.4加強亞學科建設,同時加強多學科協作,增強學科融合  隨著醫學發展,專業越分越細,推進亞學科實體化建設勢在必行[5]。在近年來的學科建設中,充分發揮??漆t院的優勢,全面發展、突出重點,鞏固我院??苾瀯荨=涍^多年發展與規劃,心血管內科由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衰等病區構成,建有“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心律失常中心”。心血管病研究所建設有冠心病研究室、結構心臟病研究室、高血壓及相關疾病研究室、起搏電生理研究室、心血管慢性病流行病研究室、心臟外科研究室、肺臟疾病及肺血管病研究室、實驗動物中心及生物樣本庫、醫學信息室。呼吸內科形成呼吸危重癥、介入肺臟病學、睡眠呼吸疾病、胸膜腔疾病、呼吸系統感染、肺血管病、呼吸生理、肺部腫瘤、氣道疾病、呼吸病理學等優勢亞專科。心外科根據不同亞專業分先心病外科、冠脈外科、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體外循環及體外生命支持學科等病區,并建立相關數據庫,提供循證醫學支持。胸外科已構建形成肺外科、食管外科、縱隔胸壁外科和微創技術與快速康復外科四個重點亞學科。亞學科的形成與發展,進一步鞏固了我院的??苾瀯荩嵘苏麄€學科層次。
  同時,建立多學科協同合作(MDT)的協作模式,增強學科融合。多個學科或亞學科團隊間強強聯手,以重點學科牽頭,多學科共同參與,通力協作,打破單個??浦委煹谋趬?,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單一學科在診療過程中的片面性,更大程度發揮學科優勢,同時強化CICU、CCU、RICU以及心外監護等相關功能學科建設,大力推進疑難危重癥的救治診療水平。
  1.5開展廣泛合作交流,搭建學術、人才交流平臺  倡導成立醫聯體建設,領軍“天津模式”胸痛中心建設。天津市胸痛中心建設模式被全國稱之為“天津模式”,我院作為“天津模式”胸痛中心建設模式的領軍者,首批國家級示范基地,帶動三級醫院、基層醫療的兩級聯動構建模式,與全市近半的一級、二級醫療衛生機構簽署了專科醫聯體協議,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訓醫生近千人次;率先引進遠程心電監護系統,實現院前急救、院內診療、院外隨訪的一體化全覆蓋,大幅提高了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急性肺栓塞等的救治率、治愈率。
  與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2017年,與南開大學建立非直屬附屬關系;2018年,我院又與天津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初步簽署了國家級科研合作協議,在國家級科研項目實現了協作新模式。
  國際交流方面,與國外知名院校(澳、荷、美、法、德等歐美國家)協作,搭建人才發展學術平臺和科研合作交流平臺,加強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培養。不定期派遣青年醫生(每年3人次以上)接受中長期進修培訓,鼓勵并支持學成人員回院開展臨床項目;定期舉辦國際級學術會議(每年2次以上),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交流講學,掌握學科領域最新前沿。
  2總結
  經過實施重點學科戰略,我院各學科均有提升與發展,并形成一定數量的優勢亞學科,各項科研指標穩步提升。但在學科發展方面仍存在差距和問題,表現在尖端設備缺乏,人才梯度中間力量仍顯薄弱,高水平人才和科研成果等比例偏低,在有影響力的國內外刊物論文數量不多,國內、國際影響力有限等方面。   2.1做好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建立動態評估機制,穩步推進學科發展  科學合理的學科建設規劃和頂層設計是學科發展的根本保證。建立學科發展制度,制定階段工作計劃,進而準確地進行目標定位及資源配置,保障學科穩步健康發展。建立科學的學科動態評估機制,對亞學科進行評估。建立可供醫院參考的指標體系,以科學、客觀、真實地反映各亞學科發展水平及發展動態,為醫院學科評價提供數據支持。根據學科基礎和發展潛力,使資源向優勢學科、優勢病種傾斜。同時,不同層次學科建設目標導向要上下關聯,通過分層次導向性建設,使次級學科成為上級重點學科培育的孵化器,進一步鞏固專科優勢。
  2.2加大醫院資金經費投入,合理配置,提高效益  資金支持是建設重點學科條件中最重要的一項。為了更好地支持學科建設,醫院為學科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個重點學科建設周期,按與財政資助經費至少1:1的比例配套資金,保證每個學科投入至少600萬元學科建設經費,用于學科建設所需的人才培養、設備購置試劑耗材實驗動物和技術服務等科研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以及合理的資金配置與使用,可以在基礎和臨床研究之間架起橋梁,從而持續改進疾病診療能力與研究型學科的建設,實現傳統臨床型醫院向科研型醫院轉化。
  2.3加強人才梯隊建設,為學科發展提供核心動力  醫院個別學科仍存在人員結構不合理,中間力量薄弱的問題。受傳統觀念制約,對于中、青年骨干力量的扶植、培養使用不利,使大量中青年骨干力量在最能出成果的黃金年齡階段不能充分發揮,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斷層。建議完善人才梯隊建設,建立更加合理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以崗位促進能力培養,在崗位上提高醫教研能力。力爭建成兼顧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老中青相結合、創建富有創新、優勢互補的學科團隊,為學科發展提供人才動力。
  2.4借助高校平臺,深化合作,提升科研水平  2017年與2018年,我院分別與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搭建更加完善的協作平臺,多渠道方式整合、配置優質科研教學資源。發揮高校與地方醫療機構的各自優勢,聯合科技攻關。利用高校的基礎研究方面及追蹤國際相關領域先進前沿方面的優勢,整合醫療機構臨床實踐豐富、數據資源充足的優勢,在科研活動中加強科研思維的碰撞,啟發創新思維,沖擊更高級別的科研項目,產生更有效用的科研成果,開拓科研領域,進一步催化各學科科研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孫穎浩,賀祥.研究型醫生研究型科室[M].北京: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7:54-55.
  [2]盧惠娟.蘇州市大型綜合性醫院健康管理學科建設的現狀及對策思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0):2570-2572.
  [3]陳慧,吳昕霞,袁逸文,等.加強重點學科建設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實踐[J].現代醫院管理,2016,14(2):8-10.
  [4]蘇義,綦瑞霞,戴菲菲,等.試論我國綜合性醫院的??茖2〗ㄔO[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7):741-743.
  [5]李超紅,范小紅,侯旭敏,等.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亞學科建設路徑探索[J].中國醫院,2016,20(6):59-61.
  收稿日期:2019-1-14;修回日期:2019-1-24
  編輯/錢洪飛
  基金項目:2018年天津市醫院協會醫院管理項目(編號:2018zc14)
  作者簡介:黃玲玉(1988.6-),女,山東臨沂人,碩士,實習研究員,主要從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工作
  通訊作者:韓敏(1962.10-),女,天津人,本科,高級政工師,主要從事醫院管理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12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