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激活策略解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情感激活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情感激活引入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積極情感和正確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分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情感激活的價值體現,并通過挖掘情感要素、營造氛圍、豐富教學活動等激活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期望對實現思想政治教學目標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情感激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9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89
初中生正處于思想道德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卻忽視了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未將情感教育與教學活動相結合,導致教學效果偏離了思想政治課程設立的初衷。為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必要重新審視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將情感激活作為情感教育著眼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策略。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情感激活的價值體現
(一)有利于活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氛圍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上重視學生情感激活,能夠轉變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思想政治課堂煥發生機。教師在激活學生情感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發言機會,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交流,有助于拉近師生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從而為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率打下堅實基礎。
(二)有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學目標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但是,當前許多教師只重視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實現,卻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培養。而將情感激活引入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能夠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教師通過充分挖掘情感教育素材,開展情感教育活動,能夠喚起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用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實現思想政治教學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入情感激活,通過建立起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能夠使學生轉變對理論知識過于枯燥、死板、教條的看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會去理解消化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用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激活能夠搭建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從而有助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激活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教材中涉及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師應認識到教材的重要性,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以此為基礎豐富情感教育內容,激活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知識中的情感體驗,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效果。如,在教學“為堅強而喝彩”“做自立自強的人”時,教師可對教材中的內容加以充分利用,向學生展示堅強和自立自強的特點,促使學生形成堅強不屈、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優良品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講述張海迪、霍金以及殘奧會運動員的故事。張海迪是中國著名的殘疾人作家,雖然在5歲時便高位截癱,但她卻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邁向了自己人生的成功之路;霍金被譽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在21歲時患上了肌肉萎縮硬化癥,可他卻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通過努力,他獲得世人的認可,霍金去世時,引發了全球性的悼念活動。教師應當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要不屈服于命運,更不能向命運低頭,要勇于向命運挑戰,通過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激活學生的情感因素,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營造情感體驗教學氛圍
營造情感體驗教學氛圍是激活學生情感、引起學生共鳴的有效途徑,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創建情感體驗情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運用情感引導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敞開心靈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情感交流,從而營造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感體驗氛圍,喚醒學生真摯的情感投入。如,在對“難報三春暉”進行教學時,為使學生能夠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中,多與自己的父母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重溫《游子吟》一詩,為他們營造出一個情感體驗的氛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親對子女的無私關愛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教師應當讓學生對其中的道理進行思考,并讓學生說出要如何孝敬父母,借此來觸動他們心靈的深處。借助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講解,能夠使學生充分意識到為人子女者應當盡孝的意義,課堂的氛圍隨之變得更加濃厚,學生的情感由此得到升華。
(三)豐富課內情感教學活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多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為了激活學生的情感,教師可采用詩歌創作、課堂表演、畫報展示等方式,喚起學生更多的生活情感體驗,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中有所感悟,積累豐富的思想政治知識。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拉近教材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避免過于死板生硬的理論知識教學給學生帶來學習枯燥感。如,在教學《法律護我成長》一課時,教師可設計一個生活情境:小明放學回家,發現自己家的門是虛掩著的,小明覺得奇怪,因為這個時間父母還沒有下班回來,于是他悄悄往里面看了一眼,卻看見有一個陌生男人在翻箱倒柜地找東西。正在此時,小明緊張地不小心發出了聲音,陌生男人聽到聲音往門口走來。接下來,小明應該怎么做?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小明的做法,并上臺表演出小組討論的方案。最后,再由教師對學生的方案和表演進行點評,讓學生掌握遇到突發事件時的自我保護技能。通過組織多樣化的課內活動,有助于給予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感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四)改進情感融入教學的方法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學的主體。為在課堂中激活學生的情感,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轉移教學的重心,關注學生思想品格和政治素質的培養,堅持理論基礎知識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境界。為實現上述目標,教師應當對情感融入教學的方法加以改進和完善。一是教師應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從情感方面體會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重要性。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采用詼諧幽默且蘊含哲理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教導,這樣除了能夠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之外,還能使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強化。二是教師應對情感激活教學方法加以合理利用,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典型案例,帶給學生不同的情感體驗,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三是教師應當為學生創造出一個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加深他們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五)組織課外社會實踐活動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實踐體驗,激活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最真實的情感體驗。具體的課外實踐活動可包括以下形式:一是社會實踐。學校可在當地社區及關系單位的配合下,為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如學??山M織學生開展環境保護志愿者活動和愛心手拉手、成長心連心公益活動等,使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從而提高社會責任感。二是參觀考察。為使學生從實踐生活中獲得更多有用的經驗,學??啥ㄆ诮M織學生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如參觀科技館、博物館、烈士紀念館等,由此可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三是勞動體驗。學校應當獲取當地農業部門的支持,讓學生在假期,以班級為單位,到附近農村參加勞動,親手種植果蔬,用辛勞的耕耘換取收獲的喜悅,豐富勞動知識,提高勞動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的勞動觀,使他們懂得每一粒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改掉浪費食物的壞習慣。雖然勞動體驗在激活學生情感方面的效果較好,但在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完成。
總而言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要運用情感激活教學策略,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情感教育,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教師要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在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的落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組織豐富多彩的情感活動,從而最大程度激活學生的情感,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創新。
參考文獻:
[1]張春燕.基于情感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2]楊禮剛.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
[3]韓鮮麗.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融入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4]吳剛.初中政治課堂情感教學策略的探討[J].才智,2017(9).
[5]楊富新.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7(4).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張斌(1978.1— ),男,漢族,中教一級,研究方向:中學思想政治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