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幼兒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別人進行交流。因此,在幼兒期,加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針對幼兒的特點,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呢?文章主要從一日常規生活、教學主題課程活動兩大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15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49
幼兒一旦進入幼兒園,白天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幼兒園中度過的,因此,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教學環境對幼兒的語言和其他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結合幼兒的特點,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呢?
一、在一日常規生活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的環境對于幼兒來說都是陌生和新奇的,再加上幼兒天生好奇的特性,因此,幼兒受內在需要的驅動,不管在幼兒園遇到什么新鮮的事物或者環境,都會自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并不需要教師刻意地去“教”。幼兒的語言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發展來的,因此,教師應積極創設各種環境,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
(一)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愿說
剛剛入園的幼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教師和小伙伴,都比較害羞、膽小,不愿或者不敢表達。這時就需要教師盡量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和諧、自由的語言環境,為幼兒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這也是調動幼兒有話敢說的內部動機的必要條件。這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重視和對幼兒人格的尊重。只有消除幼兒的害羞和恐懼心理,拉近幼兒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才能使幼兒有話敢說,有話愿說,樂于和教師交流。比如,讓幼兒進行自我介紹,表演節目,還可以組織超市購物、借還物品等游戲,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促進語言的發展。此外,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課外活動,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比如,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室外的綠地上,讓孩子們聞聞花香,觸摸小草,擁抱大樹,還可以撿樹葉,拾小紙屑。孩子們可以自言自語,也可以和鮮花、小草、大樹對話,還可以大膽放松地與伙伴們分享快樂。
(二)豐富、有趣的學具和玩具,讓幼兒邊玩邊探索邊說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看似“玩”的過程,也正是促進幼兒語言和思維發展的良好時機。這就需要教師為幼兒提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學具、玩具,讓幼兒能夠瘋狂地“玩”,玩出樂趣,讓幼兒自愿、自由地進行活動。幼兒的玩具可以多種多樣,幼兒園除了購置一些玩具外,還可以組織教師自制玩具,或者和幼兒一起制作玩具,既可以舊物利用,還可以鍛煉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幼兒和教師之間、幼兒和同伴之間交流的能力。
(三)反復、多次的嘗試,讓幼兒鍛煉說話能力
要想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讓幼兒進行反復的練習,積累經驗。比如,在吃飯時間,我就會問孩子們:“阿姨做飯是很辛苦的,還要給我們送過來,我們應該向阿姨說一句什么禮貌語?”孩子們會說“阿姨辛苦了”“謝謝阿姨”等。我還告訴孩子們,當不小心踩到別人時,要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碑斀栌脛e人的物品時候,也要說禮貌用語。這樣,孩子們就多了練習說話的機會,每天堅持下去,還會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又如,在進行室外活動的時候,遇到其他班的教師和小朋友,我會適時提醒孩子們禮貌地打招呼。在看到各種花草樹木的時候,我會讓孩子們敘述都看到了什么,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你覺得怎么樣等等。這樣,就會逐漸增加孩子們的詞匯量,有了很好的說話機會。事實上,在一日常規中,只要教師善于總結,積極創造,適時提醒,就會為孩子們提供很多的說話機會,這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二、在教學主題課程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意調動幼兒說話的積極性
在幼兒園中,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有兩種: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幼兒之間的交流。幼兒天生喜歡模仿,年齡越小的幼兒越喜歡模仿。因此,在教學中,當教師說出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時,他們就會跟著模仿。而當其他幼兒出現用詞不當的情況的時候,幼兒也會糾正同伴的錯誤。教師可多傾聽幼兒說話,并注意他們表達是否準確,正確引導,適時糾正,及時對幼兒進行鼓勵和表揚,調動幼兒說話的積極性,逐步培養幼兒養成愿說、學說、樂說的習慣。
(二)以生活經驗為主題,讓幼兒愿說
幼兒的生活內容是他們語言的源泉,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話要說,有話可說。如小班語言綜合活動“會變的圓圓圈”中,提供了水、盆、牙簽、墨汁和肥皂液這些材料??梢韵茸層變鹤杂砂l言,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和作用,然后啟發幼兒,這些物品都有神奇的功能,那就是都會變出圓圓圈,你們知道是怎么變出來的嗎?然后請幼兒自由討論。因為孩子們對這些日用品有一定的了解,就會很樂意去說。教師示范后,讓幼兒動手操作。我們發現,幼兒動手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一邊玩著,一邊說著、笑著,通過親自操作,感受到探索科學的快樂。
總之,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貫串在教學主題課程活動和一日常規活動中。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引導,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
參考文獻:
[1]何靜華.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6).
[2]李慧.探析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6(19).
[3]李新園.主題探究活動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8(7).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高艷迪(1990.9— ),女,漢族,河北平鄉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幼兒語言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