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之門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山明水秀春意濃,師幼互動出奇功,開拓進取創新路,語言表達巧溝通。本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緊密結合幼兒教學實際,暢談了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之門徑,值得大家適度關注。
  【關鍵詞】 發音氛圍;兒歌游戲;語言
  語言既是人類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最基本的途徑,又是淵博知識的寶庫和智力發展的基礎。國內外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歲月,只有提高幼兒的書面與語言表達能力,才能促進他們的視聽感知的辨別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同步發展。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互相滲透化的教育活動是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門徑”,并要求“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筆者借此契機,就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淺談膚淺體會,期盼大家予以斧正為感。
  一、強化基礎訓練,讓幼兒學會準確發音
  學會正確發音是幼兒學好語言的基礎,我們應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不斷強化發音的訓練。由于幼兒在園內生活的時間比較長,教師一定要做到為人師表,注重用準確的普通話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模仿老師,把握發音技巧。譬如:我在平時與幼兒交談時語速比較慢,為了幫助孩子發準比較難以表達的語音,就適度夸大口型,力爭使每一個孩子在看清我發音的口型的基礎上聽清正確的發音。再如在唱歌、朗誦、游戲等活動中,我注重發揮自身的示范功能,使他們學有方向;一旦發現部分孩子發音模糊不清,我就立即予以點撥,并采取鼓勵為主的辦法,絕不對他們大聲呵斥。記得有一個胖男孩常常把“早”誤說成“倒”,我就在他每天來園時,主動向他問:“早上好!”并鼓勵、要求其仔細觀察我的口型,在擺好口型后,再發準“早”字的語音。最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孩子終于克服了分不清“倒”與“早”的現象。
  二、創設愉悅氛圍,讓學生大膽開口說話
  不管是大班幼兒還是中小班孩子,他們見到陌生人就感到忐忑不安,不會說話,尤其是小班幼兒,到園后哭哭鬧鬧可謂家常便飯。因此,只有合理創新愉悅的氛圍,才能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話。譬如:為了讓小朋友們愿意親近教師,盡快和小伙伴們熟悉起來,我就采取“三大策略”:其一,以和藹可親的話語關心、接待、呵護每一個孩子,并一起參加小游戲活動,使孩子們感到老師猶如自己媽媽一樣可親可愛,從而逐步消除膽怯情緒,自然產生說話的愿望。其二,努力為孩子們提供說話的條件,讓他們輕松自如交談。記得有一次,我要求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玩小玩具,促使更多的孩子在彼此協商、共同游戲中培養會話能力。其三,充分利用盥洗、午餐、起床等時段,鼓勵幼兒與我大膽進行交流;同時要求幼兒說話聲音要低,做到不影響別人,從而逐步養成文明交流的良好習慣??傊?,當幼兒每天進園后,教師應該力爭為幼兒多創造條件鍛煉說話的機會,不斷增加“你好、你早、再見、謝謝、衛生、勞動、表揚、批評、干干凈凈和整整齊齊”等詞匯,甚至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逐步教會他們使用“條”“雙”“個”“只”“支”等數量詞。
  三、巧妙運用兒歌,激發幼兒的會話興趣
  兒歌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內容,可以針對幼兒自編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以利教師與孩子進行簡單的問答,從而有效激發幼兒的會話興趣。譬如,我針對小班幼兒自編兒歌《小小手》:“伸出一雙手,十個手指頭;小手真能干,知道干什么?”許多孩子立即回答:“會拍手??!”此時,我問道:“難道小手就只有拍手的用處嗎?”頓時,教室里的討論聲此起彼伏,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了小手的許多功能。再如我在引導孩子朗誦《滑滑梯》時,先要求他們仔細觀察畫面中三種動物的不同姿態,再初步認識一只活潑調皮的小松鼠、一只滿身是刺的小刺猬和長著一雙長耳朵的小白兔,然后讓孩子們逐步感知三只小動物調皮、活潑、可愛的形象,有的孩子在認真討論三只小動物不同特征的基礎上,通過分組朗讀、邊朗讀邊表演動作、分角色朗讀和加快語速朗讀等多種形式,感受到了兒歌的樂趣,語言表達能力同步提升。
  四、嘗試課程游戲,提升幼兒講話水平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對4~6歲的兒童而言,他們比較喜歡參與生動活潑的小學游戲活動。隨著幼教改革浪潮的滾滾推進,課堂游戲化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尤其在小班幼兒語言學習活動中,課程游戲化的魅力妙不可言。譬如:我設計“娃娃家”游戲活動區域時,把一張仿真手機放在小桌上,鼓勵幼兒拿起手機與“對方”進行交流。這一比較簡單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許多孩子積極參與其中,甚至比較內向的孩子也拿起“手機”打開了話匣子。譬如:小芳與小斌兩名幼兒平時沉默寡言,當他們進入“娃娃家”游戲區后,立即產生拿起手機大聲說話的興趣,他們不僅談論了在匯龍鎮紫薇公園里與媽媽觀賞美景的經歷,而且暢談了觀看動畫片《光頭強與鄰居們》的感受。其中,有些孩子一邊給娃娃喂奶,一邊和娃娃說話:“乖孩子,奶茶味道甜美嗎?”“小寶寶呀快吃奶!”有些孩子甚至一邊模仿媽媽哄娃娃睡覺,一邊給“娃娃”講述其樂融融的童話故事……通過語言課程游戲化的嘗試,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會話興趣,心中的煩惱也煙消云散。
  五、加強家園互動,培養幼兒良好的會話習慣
  家庭既是孩子誕生生命的搖籃,又是最溫暖和自由的港灣,父母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語言的發展。為此,我們應該抓住加強家園互動,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會話習慣。
  其一,更新家長觀念,為孩子的語言發展創新有利條件。幼兒園的語言教學離不開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一般而言,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是一個有機整體,雙方只有加強互動合作,才能有效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譬如:每當家長接孩子回家后,可以督促孩子復述白天老師教的基礎語言和兒歌童謠,回憶小伙伴之間的趣味化經歷。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效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二,堅持與時俱進,鼓勵家長為孩子提供交流的平臺。作為農村孩子的家長,爭取采用規范化語言交流,千萬不能多用方言與孩子溝通,逐步培養孩子使用普通話的習慣。
  山明水秀春意濃,師幼互動出奇功,開拓進取創新路,語言表達巧溝通。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但愿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緊密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為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保駕護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1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