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學改革新思路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為在學生學習中起舉足輕重作用的關鍵階段,高校教育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創新性至關重要。但是,從目前的高校教學實踐看,其中仍然存在一些落后因素,限制了教學的科學化發展。想要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必須從教學改革開始抓起,積極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全新的教學思路指引教學前進的方向。
關鍵詞:教學改革;思路;關鍵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2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12
大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精力旺盛期,有著極強的了解世界和開闊眼界的欲望。在他們看來,對于知識的學習應該是科學的、愉悅的、全面的、嶄新的,課堂應該是溫馨、積極的,他們總是希望以一種快樂的方式展開探索。如果教師的教學能夠詼諧幽默、深入淺出,其效果必將是積極樂觀的;如果教師的教學總是循規蹈矩、枯燥無味,其效果必將大打折扣。可見,教學的科學與否,影響甚至決定著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學習效率和發展程度。尤其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有著迫切需求的新時期,高校教學質量更是關乎人才的數量與質量。下面我將結合實踐經驗從問題的根源就其未來發展策略展開探究。
一、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現狀分析
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過程。長期以來,高校的教學改革從未停止腳步,無論在教學目標還是教學方法上都取得了極大的進步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創新。但是,其教學改革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從中逐漸顯現的問題也在考驗著教師及學生的能力與水平。第一,教學思想與方式上,很多教學仍然傾向于“滿堂灌,注入式”的教學方式。雖然很多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與方式方法進行了反思,但能夠真正領悟其中道理的較少,所以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依然很普遍。第二,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培養。一節課下來,學生所能接受的知識較為有限,且形式單一,過于統一的教學進程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阻礙了教學實效的提升。第三,教學考評較為單一,往往注重學生成績的優劣,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難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第四,教師水平有待提高。教師的教學沒有做到科學有趣、實際有效,這一方面來自于錯誤認知,另一方面也顯現出自身能力的不足。
二、高校教學改革新思路分析
?。ㄒ唬┐蚝没A,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必須先做好思想的轉變,在教學改革中注重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具體來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理解與認知方式,積極幫助學生進行潛能的開發,增強合作探究意識,同時還要認識到學生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地位,以因材施教的理念武裝自己,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方法上,要勇于創新和嘗試,積極實踐啟發式教學法、發現式教學法、單元結構教學法、范例教學法等,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思考,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例如,在利用實驗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自己解讀使用說明,積極動手參與操作過程,以此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ǘ┘訌娐撓担碚撆c實踐相結合
高校教學要著力培養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學改革中必須從整體著手,加強各科之間的聯系,強調理論聯系實踐,以此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強化聯系上,高校的教學要結合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綜合學科建設,將課程系統有機整合,為學生提供與專業相關的更全面的知識,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當然,這里的整合并不等于機械疊加或簡單照搬,要結合專業與市場需求,科學有效地進行細節的融合與調整。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面,教師要加強知識與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在實踐中升華理論,提高能力。
?。ㄈ┩晟圃u價,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教學評價的單一性已經不能滿足高校教學的發展,尤其在進行教學改革的當下,教學評價的革新同樣必不可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應將之前單一的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方向發展,同時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更加科學、全面的評價方式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他們客觀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并加以提升和改進。與此同時,教師自身也要進行不斷的能力提升,積極參與專業培訓,全面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必要時骨干教師還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實現“教師角色”的轉型。有了專業的師資隊伍支撐,教學改革才能更進一大步。
三、結語
我們在高校的教學改革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為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和社會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改革是一個系統過程,在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高校及教師都要結合實際探索革新的道路,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方面全面推進,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顧德光.我國大學教師文化建設的審視與批判[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9(2).
[2]葉豆丹,張天柱,黃曉巍,等.轉變教育教學思想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龔國利(1976— ),男,滿族,內蒙古豐鎮人,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制造。
李慧(1976— ),女,漢族,內蒙古四子王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分子功能材料開發與利用。
夏飛(1987— ),男,漢族,陜西咸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食藥微生物資源開發及利用。
劉歡(1983— ),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講師,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田露(1989— ),女,漢族,陜西榆林人,講師,研究方向:微生物制造與合成生物技術。
項目:陜西科技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7Z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