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醫學類高校本科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醫療科技的高速發展,國家對醫學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吻合國家創新型驅動發展戰略的目標,各醫學類高校逐年加大對教學,尤其是實驗教學的整改力度。本文以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為例,對醫學類高校本科實驗教學改革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醫學類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R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許多學者已開始重視高校實驗教學,指出“要在實驗中認識世界,在實驗中改造世界;高校創新性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便是實驗;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模式是高校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培養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合格人才的最有效途徑便是實驗教學的改革”[1]。但目前醫學類高校中本科各專業學科課程設置依舊普遍采用實驗教學配合理論授課的辦法,僅僅旨在通過實驗深化學生對復雜難懂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2]。
  一、實驗教學的目的與意義
  進入高校前,學生們在中小學學習階段就已經接受過實驗課教育。中小學階段開設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其實際操作能力,強調實踐聯系理論,使其獲得理性思維能力,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創新與應變能力[3],正如齊永欽老師深刻指出“實驗教學的根本目的或者終極目標是創新能力的培養”[1],以此適應相關行業科技快速發展的現狀。由此可見,實驗教學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基礎至高等教育始終,對培養出動手能力強,具備科學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具有特殊意義。
  二、醫學類高校本科實驗教學現狀
  醫學類高校本科專業課程門類多,而且這些理論知識幾乎全部來源于前人實驗研究的成果積累。因此針對不同專業課程的學習,都開設了相關的實驗教學,以滿足整體教學效果的要求。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目前醫學類高校本科實驗教學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重理論而輕實驗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這是目前實驗教學存在的根本問題。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中小學教育者特別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以期學生在升學考試,特別是中考、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重視不足[4],造成大部分學生由中學升入高校后,實驗技能“從頭來”的尷尬局面。醫學類高校的課程設置專業性更強,知識體系更高深而系統,考核方式依舊主要以試卷為主。受這些問題直接影響,醫學類實驗教學模式大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實驗教學被“理論”化,造成學生被動參與,學習興趣不高,惰于思考,主動學習能動性缺乏,實驗教學效果較差[5]。
  3.考核機制不科學
  醫學類學科當前普遍采用理論筆試的方式進行考核,占總成績的80%;而實驗教學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教師批閱實驗報告為主,其成績僅占20%[6]。造成許多學生對實驗課重視程度不夠,實驗課中“逢場作戲”,為取得本部分學分只關注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的書寫,甚至互相抄襲。這種實驗教學考核方式還存在著“無獎無懲”的問題,例如一些通過認真完成實驗的學生會提出很好的問題解決方案或建設性意見,可是沒有一項考核制度獎勵這樣的同學,他們只能將想法寫進實驗報告獲得與其他同學一樣的學分,久而久之失去思考積極性,不可以不說這是一種重大損失!再如一些學生不按規定操作造成實驗器材損壞或者不按要求保持實驗環境整潔的,同樣沒有考核制度對其進行責罰,使其覺得“無所謂”,很難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三、改革措施探討
  作為重要醫學專業基礎課之一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論知識抽象深奧,實驗教學成為其關鍵部分。上述問題在其中表現尤為明顯?,F以該學科為例探討改革措施,為其他醫學類專業課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1.設置基本操作實驗
  學期初,設置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本操作實驗[5],以使學生強化基本實驗技能為目標。如設置緩沖鹽溶液配制實驗,其中會涉及常見玻璃器材、微量取液器、天平等的使用、清潔和維護,實驗后物品歸置等,讓學生注重操作細節,養成良好實驗習慣。為開設更高層次實驗教學奠定基礎。
  2.改變依賴實驗講義的教學模式
  實驗講義應當作為實驗教學的參考,而不能成為實驗教學的“權威”。 教師及學生擺脫對實驗講義的依賴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可從以下兩個主要方面入手:
 ?。?)開展“階梯式”實驗課程安排。所謂“階梯式”實驗課程安排是指實驗內容從易到難,如設置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創新性試驗及綜合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可注重學生對實驗的背景知識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培養其基本的科學思維;設計性實驗可在驗證性實驗基礎上,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利用已學知識自行設計實驗,強調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創新性實驗可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實驗提出新的實驗方案,改進方法,并與之前的作比較,分析創新點的優勢并形成報告,從而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在綜合性實驗中,教師可設置研究項目供學生選擇,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實驗準備、完成實驗、分析數據及形成論文,從而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3.完善考核制度
  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保證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為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養成良好實驗習慣,激勵學生創新可從以下方面改革考核制度:
 ?。?)加大實驗考核成績比重??蓪嶒灴己朔种祻脑瓉淼?0%增加至30%-40%,從而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注意力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
 ?。?)多方面考核。 實驗是一個完整連續的過程,不能只將實驗報告作為考核的最終依據??蓪⑹欠裰状笠逻M入實驗室、操作是否規范、實驗后是否保持實驗區整潔干凈等納入考核范圍,作為實驗基礎成績,對沒有達到要求的學生酌情扣分。另外,對創新能力強的學生應給予加分獎勵,激勵其創新積極性。
  四、結語
  實驗教學在醫學高等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培養出科學素養高、創新能力強的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的教學體系已不能接受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
  本文以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為例,針對現存問題探討了若干實驗教學改革措施,希望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醫學實驗教學模式越來越完善和科學,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陳燁,袁小平.重視科學精神在高校實驗改革中的作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11(37):269-273.
  張茜,謝書陽,李有杰,岳真.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及帶教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8,14(36):102-103.
  符星偉.中小學實驗教學常規化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3:76-77.
  彭干瑜,歐陽澤英.有效促進中小學實驗教學開展的策略-以湖南省中小學實驗教學為例[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9:77-79.
  顏亮,馬金珠,凌烈鋒.醫學院校臨床類專業學生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3:138-180.
  陳群力,王梅林,萬學東.我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回顧與展望[j].基礎醫學教育,2017,6(19):440-4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7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