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黃島區適度規模發展小雜糧的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概述了青島市黃島區小雜糧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小雜糧的發展思路和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小雜糧;適度;規模;發展;建議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雜糧作物因其獨有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雜糧產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各級高度重視甘薯及小雜糧的生產,“壓玉米、增雜糧”已成為全國的發展趨勢。山東省農業廳印發了《2017年全省水稻、甘薯及雜糧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的通知》,強調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甘薯和雜糧。為此,青島市黃島區農技站開展了一次雜糧生產的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1   小雜糧產業發展現狀
  黃島區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隅、膠州灣畔,其環境優越、氣候條件適宜、糧食種類資源豐富,其中谷子、高粱、稻谷等雜糧作物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雜糧種植受農機與農藝不配套、用工較多、種植效益偏低等因素影響,種植面積逐漸萎縮,成為零星種植的小面積作物。近年來,小雜糧的營養保健作用逐步受到人們重視,種植面積有增加趨勢,黃島區小雜糧種植面積達到2 400 hm2,主要有谷子、黍子、高粱、大麥、蕎麥、紅豆、綠豆、黑豆、芝麻等;薯類約2 667 hm2,甘薯的鮮食和加工比例逐年增加,市場行情較好。谷子等雜糧具有抗旱耐瘠、適應性廣等特點,既是改善膳食結構、促進營養健康的重要糧食品種,也是促進扶貧開發、提高農民收益的重要作物。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黃島區初具規模的已有朝日食品、麥康食品、龍馬合作社等10多家雜糧加工龍頭企業和合作社,雜糧深加工產品達幾十余種,創造出了“福萊薯類” “寶花” “龍馬”等一系列雜糧知名品牌。
  2   小雜糧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雜糧產業雖然在黃島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主要農作物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
  2.1   重視度不夠,投入水平低
   在糧食直補中雜糧不享受補貼,影響了農民種植雜糧的積極性;對小雜糧生產、品種及技術推廣、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夠,帶動效果差。大多農戶利用田邊地頭、小塊地、山坡地或大宗糧食作物間套種方式分散種植,生產成本較低,規?;a基地較少,小雜糧生產經營規?;潭炔粔?,投入較少,耕作粗放。
  2.2   科技含量低,種植效益不高
   品種混雜,且多是一些農家自留品種,致使單產水平低,影響效益的提高。適合產業化生產的品種培育進程緩慢,導致品種更新緩慢,新技術難以廣泛應用和推廣,現有品種在株型、產量、品質、栽培方式等方面限制谷子成為大作物,適合谷子產業化生產的栽培技術研究不夠、基礎薄弱,導致單產水平比較低。
  2.3   產業化程度低,帶動能力不強
   近年來,黃島區雖然培育了一些具有發展前景的加工銷售龍頭企業,但雜糧的“三品一標”認證產品數量少、品牌引領作用不強、缺乏市場競爭力,對生產基地帶動力不足。大多數農民種植的雜糧以自給自足為主,分散種植的方式增加了產品收購和流通的難度,產品質量不一致,導致產品銷售不暢。小雜糧從種植、加工到銷售,到目前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使農戶種植小雜糧的積極性和實現產業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
  2.4   加工技術水平低,營銷手段落后
   小雜糧加工企業較少、設備水平較低、加工技術落后、產品檔次也較低,僅有谷物飲料、雜糧餅干等加工產品,遠遠不能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單一的小米粥消費方式成為限制谷子產業發展最大的挑戰。雜糧大多以原糧或原糧粗加工產品面市,營銷手段落后,市場份額較小。
  3   加快小雜糧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更加注重營養和保健,對雜糧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市場價格走高,比較效益大幅提升。隨著品種改良和農機與農藝技術融合發展,雜糧產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應樹立“小雜糧大作為”的理念,多措并舉,推進雜糧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3.1   加大扶持力度
   雜糧適應性廣泛、耐旱耐瘠薄,多數在丘陵山區和旱薄地上種植。立足黃島區丘陵地自然條件,充分發揮雜糧在當前區糧食種植結構調整、輪作倒茬、土壤培肥、農民增收等方面的優勢,在雜糧生產上向區域化布局、規?;N植、優質高效方向發展。要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創新推廣模式,形成產學研推大協作,推廣優質專用品種,集成綠色輕簡化栽培技術。積極開發和選育雜糧優質品種,強化地方名優品種的提純復壯工作。建設雜糧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實現雜糧優質高效綠色防控全覆蓋,努力提高小雜糧的產品質量,真正實現雜糧產品的優質優價,調動農民種植優質雜糧的積極性。
  3.2   培育龍頭企業
   重點扶持小雜糧加工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以當
  地的朝日食品、麥康食品、龍馬合作社等為龍頭,鼓勵其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大收儲能力。對小雜糧進行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小雜糧的經濟效益。
  3.3   延伸產業鏈
   按照“公司+基地+農戶” “公司+農戶” “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大力發展雜糧訂單農業,以訂單形式與農戶實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購,使小雜糧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形成龍頭連市場、企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利益共同體,真正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贏”。
  3.4   實施品牌戰略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發揮當地土壤類型、海洋氣候等資源優勢,著力培育地域性雜糧產品,打造“瑯琊雜糧”品牌。充分發揮瑯琊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引領作用,努力打造品質優良、公認度高、市場潛力好的雜糧品牌,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努力把“小雜糧”做成 “大產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