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延遲策略的物流成本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如今,隨著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物流成本引起了各行各業的高度重視。為了降低物流成本,人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設計制定出很多方案策略,并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本文主要選取物流延遲策略,對其產生、使用條件以及優點劣勢三個方面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物流成本;物流學說;延遲策略;社會物流;惠普打印機;供應鏈模式;顧客需求
  1.引言
  1.1物流學說下的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復雜多樣,難以控制,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隱蔽性特點,曾一度受到人們的忽視。直到1962年,“黑大陸”學說的提出,拉開了人們對物流成本探索的序幕。
  1970年,日本學者西澤修的“物流成本冰山”學說提出了當時人們對物流成本的認識存在空白,甚至存在虛假性。表明在這八年中,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并進行了探索研究,但是,對于物流成本的了解依然浮于表面。隨后的“第三利潤源泉”學說、“成本中心”學說等一系列學說也無不是向人們展示著物流成本所蘊含的巨大價值。
  而近期最為炙手可熱的“戰略說”更是強調了物流所具有的戰略性,將物流在經濟領域中的地位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2 我國的宏觀物流成本
  從宏觀物流的角度來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資料顯示,從2012年開始,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圖一)實現了六年的連續下降或持平,尤其在2014年與2016年,較與上一年比率降比突破了一個百分點,從側面說明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物流行業的成本問題,以及在降低成本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想要控制物流成本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由于其具有二律背反性,內部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此消彼長,所以在控制物流成本的時候必須要事先進行決策分析,選擇使用合適的策略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下文將選取物流延遲策略進行重點研究。
  2.延遲策略的探究
  倉儲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庫存量一直是商家聚焦的核心。在考慮庫房占用面積成本的同時,也應該兼顧貨物的“保質期”。生鮮食品,生活用品自不必說,如今,科技產品的更迭發展日新月異,隨時可能面臨淘汰,再加上貨物的銷量時常難以控制,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相同的產品在不同的地區規格也不盡相同,這就讓商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庫存少了導致供不應求,降低了商家的預期利潤,影響商家信譽,而庫存多了又會造成擠壓浪費等一系列問題,使得成本增加。如何用最少的SKU滿足最大的客戶需求,延遲策略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SKU=Stock Keeping Unit,庫存量單位,即庫存進出計量的基本單元)
  2.1延遲策略簡介
  延遲策略是指商家以減少預測風險為目的,包括生產延遲策略和物流延遲策略在內的,延遲最終產品的制造與配送,直到客戶下單的策略。換言之,就是通過改變原有的供應鏈模式,調整修改產品生產工藝等方式,延遲差異化產品的生產配送,先生產大量的通用化產品(半成品),當接到客戶訂單后,根據客戶的個性需求完成最終的生產配送。不僅減少了庫存費用,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2.2延遲策略經典案例
  惠普打印機的全新供應鏈模式是延遲策略最為經典的案例之一?;萜沾蛴C憑借過硬的質量,在世界各地受到歡迎,其銷售范圍廣,產品需求量大。但是,原來“供應商→本地工廠(進行打印機的全過程生產)→分銷中心→分銷商→客戶”的供應鏈模式導致了運輸時間長,占用流動資金多等問題,以及由于不同地區的用電器規格不同,使得質量功能相同打印機的型號包裝不同所引起的應急調貨流程復雜等問題,增加了打印機的成本,給惠普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基于延遲策略,惠普采取了全新供應鏈模式,即“供應商→本地工廠(生產通用打印機)→分銷中心(對于打印機進行本地化生產)→分銷商→客戶”,將最終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延遲到了本地的分銷中心,大大降低了成品庫存量與安全庫存周期,使得惠普可以通過銷量變化,更準確地控制產量,把握市場的需求,即進一步增強對產品需求變化的適應性。由于通用打印機(半成品)的價格相較于最終產品較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中途運輸、成品損耗的費用。
  2.3延遲策略的要求
  延遲策略的前提是不能犧牲顧客服務水平,其核心在于廠商生產的相對延遲,而不是延遲貨物交到客戶手中的時間,影響客戶的購物體驗,不然延遲策略就等同于供不應求,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這就對廠商接單后的生產速度與生產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生產工藝與生產流程的重組改良。
  在惠普打印機的案例中,不難發現延遲策略下的產品供應鏈大致是按照”制造→集成→定制→本土化→包裝“的順序進行的,較于原始的產品供應鏈模式,最終產品的本土化延遲是最突出的特點。通過對產品實施本土化措施以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本土要求,從而滿足客戶需求。制造階段的質量和本土化階段的效率至關重要,廠商應當推進產品工藝的標準化,并且盡可能簡化原本復雜的操作,使得通用化產品的生產更為高效統一,標準化的產品也可以為之后最終產品的個性化組裝定制節約更多的時間。
  延遲策略下,往往需要多個部門和組織通力協作,廠商接到訂單后的快速反應是第一要義,所以對于信息的準確把控也十分關鍵,要能夠根據訂單數量及時進行統籌規劃,確定生產的內容、數量等信息,良好信息系統的建設也必不可少。
  2.4延遲策略的評價
  延遲策略最大限度壓低了庫存,節省了庫房占用的成本,在對于倉儲成本的節約上可謂貢獻卓越。不僅如此,延遲策略還成功地解決了企業因難以控制顧客需求而引發的供需難以匹配,成品損耗等一系列問題。
  當然,延遲策略的實施也具有一定的困難性與局限性。延遲策略適用于大規模的生產,并且要求對于原來的工藝流程進行改良,需要過硬的技術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始成本的投入。另外,分銷中心廠商的生產實力參差不齊,一些產品在最終加工時質量不過關,影響品牌信譽,并且分銷中心距離生產總部大多距離較遠,難以實施遠程控制。
  2.5延遲策略的再延遲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延遲策略下,在分銷中心的最終產品生產環節仍存在著一些增長物流成本的因素,同時對于生產效率要求極高,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不能按期交貨的風險。
  對此,可以將延遲策略再延遲,將最終的定制延遲到客戶的手中。如今,人們對于個性的追求越發強烈,對于“定制”二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又因為原始產品的完成度越低意味著可定制的空間就越大,所以,這時應當大力推進產品部件的通用化,組裝過程的簡易化,并提供組裝教程。供應鏈按照”制造(通用化產品與個性部件)→部分集成(核心集成)→包裝→自主組裝“的順序進行的,鼓勵顧客自己動手組裝。讓顧客在體驗動手樂趣的同時降低購買成本,提高顧客滿意度。對于廠商來說也進一步降低了生產運輸成本,實現買賣方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王之泰.也談黑大陸與物流冰山[C].2012(05)
  [2]陸毅.基于延遲策略的ZEBRA公司亞太區供應鏈研究[D].20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6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