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師生共贏的啟發式教學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教學是一種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雙邊活動,啟發式教學法讓學生受益的同時,教師也從中受益,所謂教學相長。
  關鍵詞 孔子 啟發誘導 啟發式教學 教學相長 師生共贏
  中圖分類號:G426 文獻標識碼:A
  新時代的師生關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法雖走過不少歲月,但啟發式教學法更適合現代教育的發展。真正的啟發式教學應該是師生共贏的,應該是讓師生從中共同受益的。
  1啟發式教學的內涵
  啟發式教學源自《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對于這句話的理解,自古以來學者都在探討。
  朱熹的解釋是:“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
  鄭玄的解釋是:“孔子與人言,必待其人心憤憤,乃后啟發為說之,如此則識思之深也。說則舉一端以語之,其人不思其類,則不重教也。”
  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對它的翻譯是:“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綜上所述,這句話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如果學生不是獨立思考、積極思維,達到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老師就不能使他心理開化發展,就先不要去開導他;如果學生不認真組織、錘煉語言,不到他心里明白但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老師就不能使他言辭通達流暢,就不要去啟發他。如果學生不能舉一反三,老師就不能以講授的方法來使他們掌握“三隅”。
  2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受益
  不管是中小學還是高校,都在推行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法究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益處呢?
  2.1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告訴我們學生到了“憤”和“悱”的狀態時,教師才能去啟發他。學生在達到“憤”“悱”狀態之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思維活動處于積極狀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學生的獨立思考是內因,教師的啟發誘導是外因。教師教學當中經常運用啟發式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2促進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師要啟發誘導學生,是學生達到“悱”的狀態。“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即學生心里明白卻不能組織錘煉語言把它完善地表達出來的程度。當學生處于“悱”的狀態時,教師再進行循序漸進地啟發誘導,使學生把自己的心中所想用語言完整流暢地表達出來,有利于促進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2.3促進學生的推理能力
  “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要理解所學,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啟發式教學,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掌握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善于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教師,不僅能引導學生尋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而且善于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
  3啟發式教學讓教師受益
  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師與學生相互依賴彼此而存在。作為啟發式教學的實施者,教師從中也獲得了自身的發展。
  3.1促進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
  每個教師的成長是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的。教師在入職之初所具有的教育教學知識,大多是理論性的。只有在真正接觸到受教育者及學生之后,才能把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磨合、融合。在運用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地理解教育理論、運用教育理論、學習并拓展新的教育教學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技能得到了提升。
  3.2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時代不斷發展,學生不斷成長,教育是與時俱進的,作為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很必要。教師作為一名專業人員,除了接受到的師范教育、在教學中積累的經驗,還需要與時俱進,接受新事物、運用新事物、從新事物中獲益。這樣才能與學生有共同語言,才能了解學生,更好地進行教學。
  3.3讓教師愛上教學,享受教學
  之所以教師會對教學有如此深的感情,是因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價值。把自己所學用一種恰當的方式傳達出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能獲得自信和精神上享受,這是大多數教師都希望達到的境界。啟發式教學會讓教師愛上教學,享受教學。
  4啟發式教學讓師生共贏
  千百年來,教學這一活動一直存在,任何一件事情能夠持久良性地存在,那參與雙方一定是互贏的。啟發式教學讓師生共贏。
  4.1認識上的共贏
  教師通過啟發式教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培養推理能力,發現和探索新問題。讓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同時也讓教師在教學技能上獲得提升,擴大了知識面,鞏固了基礎知識,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4.2情感上的共贏
  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的關系是為人稱道的。啟發式教學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獲得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獲得自信、愛上教學、享受教學。這是師生在情感上獲得的共贏。
  參考文獻
  [1] 徐蘇紅.孔子啟發式教學的現代意義[J].文教資料,2018(18):225-226.
  [2] 趙庸謙.《論語》“不憤不啟”章教育思想初探[J].孔子研究,2017(01):78-82+132.
  [3] 王京偉.向孔子學習啟發誘導反思之道[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09):37-38.
  [4] 唐劍雄,曾小玲.“啟發式教學法”考析[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04):32-33+108.
  [5] 王玉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感于孔子的啟發式教學[J].經濟師,2009(01):127+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1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