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牽線 名著搭橋 粵港澳55萬師生共讀魯迅經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報綜合報道 4月25日上午,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省教育技術中心聯合主辦的“同一堂課”網絡教研活動第17場——“同一堂課走進大灣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網絡教研活動在珠海市第五中學舉行。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唐連章、珠海市教育局副調研員石玉屏和澳門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顒犹貏e邀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顧之川、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王鵬偉、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廖文、澳門濠江中學中學語文教研員高良榮、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中學語文教研員儲強勝、珠海市香洲區教育科研培訓中心中學語文教研員趙克嬰等代表參與現場研討?;顒佑墒〗逃芯吭航虒W教材研究室中學語文教研員馮善亮主持?;顒油ㄟ^互聯網平臺全程同步直播、在線互動,累計點擊觀看人數超過54.5萬人次。
李海東在活動開幕式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更是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新載體。要著眼于推動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搭建粵港澳網絡教研合作交流平臺,提供新型智能化的學習環境。本次活動以“閱讀教學如何發展學生高階思維”為主題,緊緊把握當前中小學教育教學脈搏,指向提升學生的國民素質,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積極促進教研的轉型和教學的變革。
唐連章表示,“同一堂課”這種基于互聯網的教研展示活動,以優秀教研團隊傾力打造,以網絡直播形式展示高質量課程,擴大了學習和交流的覆蓋面,很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科整體水平提高。他介紹,廣東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省師生、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綜合排名全國第四,期待為廣東基礎教育的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續寫新篇章。
石玉屏表示,珠海是廣東省首批“粵教云”示范應用實驗區,珠海市教育局通過開展教育信息化類學科教學競賽、曬課和評比等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育信息化意識,并取得顯著成績?,F代信息技術引領著教育探索未來,語文閱讀激發學生更多層次的思考。
尤端陽認為,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在較高認識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他表示,澳門濠江中學在結合資訊科技發展學生高階思維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嘗試,并期待借助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同一堂課”的平臺,與珠海同仁交流,吸取經驗,不斷進取。
活動中,珠海市第五中學丁世民、澳門濠江中學駱曉黔兩位老師同課異構,展示魯迅經典作品《孔乙己》閱讀課例。丁世民引導學生還原文本主旨、場景,巧妙運用話題提供線索與情景,帶動學生思考及自由發表看法,著力培養孩子們的批判性思維和高階思維。駱曉黔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把課堂交給學生,結合新型教育技術手段,既針對低階思維,把握學生對課文的閱讀掌握;又從高階思維層面,指引學生通過圈點、批注及分享等閱讀方式,對課文人物形象進行批判性思考。二位老師各具風格、各取角度和方式的課堂演繹,得到現場專家和觀摩教師的充分肯定;學生們在課堂上靈活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朗誦、情景重現、自創插畫及探究學習,演繹出“孔乙己”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及現實影響,也得到了大家的點贊。
圓桌論壇上,省教育研究院、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委會和珠海、香港、澳門的專家學者采取現場對話的方式,圍繞“閱讀教學如何發展學生高階思維”主題展開面對面的深入互動研討,進一步拓寬了教研的深度和廣度?;顒犹卦O在線答疑專家組,在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網易新聞直播間實時進行精彩點評、解疑釋惑,與各地教師突破空間限制,實現在線交流互動。
截至4月25日下午,全國各地超過55.4萬人次收看直播。其中以鎮街或學?;蛘邆€人為單位通過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觀摩直播點播量共11.5萬多人次,觀看點共8000多個,在線參與互動教師4000多人次,覆蓋8萬多教師;社會公眾通過網易新聞廣東端收看的有33萬多人次,通過廣東網絡廣播電視臺教育頻道收看的有10.6萬多人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