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體深融合創新電梯人才培養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蘇州是全國最主要的電梯制造業基地,電梯整機及零部件制造企業云集,行業迫切需要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電梯產業急需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職教集團聯合蘇州市電梯商會多主體合作共建“電梯學院”、電梯工程專業、電梯實訓基地,聯合組建混編師資團隊開展短期“訂單班”和電梯工程技術學歷教育,探索建立集團、商會合作人才共育新模式,打造了“德藝雙馨、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共建、共享電梯實訓基地,合作開發課程資源,電梯訂單班學生全部實現了高質量就業,且獲得了“魯班杯”行業技能大賽優秀獎、江蘇省技能大賽三等獎和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的好成績。人才培育質量成效顯著,示范輻射效應日益顯現。
[關 鍵 詞] 職教集團;蘇州電梯商會;多主體共建;電梯學院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052-02
一、職業教育集團基本情況及案例背景介紹
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職教集團(以下簡稱集團)于2015年3月由蘇州市教育局、蘇州市職業大學、蘇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牽頭,聯合具有法人資格的蘇州市相關職業院校、企事業單位、行業協(學、商)會等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建立的行業性組織。目前,集團會員單位共計72家,其中行業組織2個、企業51個、中職學校7個、高職學校10個、本科高校2個。集團以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教育改革、師資交流、科技合作為工作目標,以校企合作、互惠互利、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為工作指導原則,攜手企業、院校共同推動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職業教育發展。
蘇州作為全國乃至全球著名的電梯制造業基地,共有近百家電梯整機企業,年產電梯數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同時蘇州擁有完整的電梯產業鏈,迫切需要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電梯產業急需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1]。集團主動與蘇州質監局和蘇州特檢院溝通聯系,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最終集團、蘇州電梯商會和蘇州市職業大學積極對接蘇州市電梯產業,多方合作共建電梯學院,開設電梯工程專業培養社會緊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電梯人才。
二、實施過程
2016年8月,集團組織調研多個開設電梯工程專業的院校。
2016年12月,在集團組織下蘇州市職業大學與蘇州市電梯業商會正式成立電梯學院。
2017年4月,集團組織電梯行業企業專家和質監系統專家對電梯工程技術專業建設論證。
2017年7月,首屆電梯工程技術訂單班開班,同時蘇州市職業大學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納入高考招生。
2018年4月,蘇州市職業大學電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立項建設。
2018年12月,蘇州市職業大學智能電梯新技術實驗室校級科研平臺立項建設。
三、服務能力與運行成效
電梯學院聘請了集團成員(電梯業商會會員)、行業專家——蘇州遠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德仁、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建宏、巨立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春光三位專家擔任電梯學院院長、副院長,還聘請了多位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充分利用多方優勢,聯合組建由骨干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工程技術人員構成的“混編型”師資團隊,共同承擔電梯學院的人才培養和培訓課程教學任務,取得了優異的教學成果,首屆訂單班組建不到一年時間,學員就在2018年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智能電梯裝調與維護”賽項二等獎1項,江蘇省技能大賽三等獎1項,“魯班杯”全國首屆電梯安裝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優秀獎1項,獲2016第二屆中國知識產權(電梯產業)創新創業二等獎1項;申請校研究性課程3項,省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項目2項;混編教學團隊出版電梯立體化教材4部,發表教科研論文5篇,申請專利15項,合作開發“教學用電梯控制柜”“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控制柜檢測裝置”新產品2個。
電梯實訓基地規劃設計建設得到了集團(商會)企業的大力支持,同時東南電梯、施耐德電梯、中菱電梯、威特電梯部件、遠志科技等集團(商會)企業捐贈了近40萬元的電梯教學設備,為首屆訂單班的教學培訓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特色創新
(一)多主體深融合,集團、政、校、商、企合作辦學
區別于其他院校電梯專業與主流電梯企業單一合作的模式,集團以“多主體”的辦學思路與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蘇州市電梯業商會及主要會員單位合作共建電梯學院。以商會為紐帶,集團與商會各主要電梯企業均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培養的學生就業全部面向商會各成員單位,解決了“排他性”“封閉式”的缺點,探索建立了集團、商會合作人才共育新模式。
(二)打造“德藝雙馨、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
充分利用集團、學校、商會雙方優勢,聘請商會、企業資深技術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多方聯合組建“混編型”師團隊,共同承擔電梯學院的人才培養培訓和課程教學重任,聯合進行符合行業需求的包括項目化教材、課程資源建設[2]。另外,優選商會知名企業,共建電梯工程“雙師”培養培訓基地,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既有扎實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電梯工程實踐經驗的骨干教師。
(三)打造“共建、共享”電梯實訓基地
按行業人才培養需求,依托商會資深會員企業的影響力和資源,按整體設計、分期投入、逐步完善的原則,共建電梯實訓基地?;乜蔀殡娞菪袠I各類企業發展提供各類技術服務、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成為面向蘇州及周邊地區的開放式的電梯實踐教學與社會服務平臺。在實訓基地基礎上,集團和商會共同申報“蘇州市智能電梯新技術重點實驗室”,建立產學研共同體。
五、發展展望
短短兩年時間,在集團的有力組織和推動下,電梯學院從零開始,實現了混編師資團隊組建、新專業建設、課程資源開發、實訓基地建設,首屆訂單班學員被企業高度認可,并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大獎,實屬不易,下一步將繼續努力,把電梯學院建設成為一個工程技術的研究平臺、服務社會的開放性平臺、產學相長共享性平臺,為蘇州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電梯產業作出應有的貢獻[3]。
參考文獻:
[1]顧德仁,周莎.蘇州市職業大學舉行首屆(2015級)電梯訂單班畢業設計與實習成果匯報會[J].中國電梯,2018,29(22):52-55.
[2]蘇州啟動全國首家“學校、商會”合作電梯學院建設工程布[EB/OL].(2016-12-27).http://jszj.jschina.com.cn/system/2016/12/27/030327727.shtml
[3]顧德仁,高穎.產教融合鑄造工匠新時代 成就彼此共圓電梯安全夢[J].中國電梯,2018,29(2):63-64,72.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