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產教融合、校企“雙元”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學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要為技能人才專業能力發展服務是高職院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針對目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文章從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革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闡釋。
  【關鍵詞】校企“雙元”;工學結合;高等數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21-02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開宗明義講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是對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的定位,對之前職業教育特別是高職教育到底向何處去的種種搖擺不定做出了有力的回應?!斗桨浮吩诘谌糠置鞔_提出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必須堅持知行合一、工學結合,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把“工學結合”作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都意味著國家對高職教育辦學理念的重大變革。在此背景下,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是主旋律,校企“雙元”合作育人是必由之路。高等數學作為理工類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它的教學模式、內容、方法等,也必須作出相應的改變。
  一、樹立基于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高等數學教學新理念
  當前,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激烈升級,華為事件中任正非發人深省的訪談使國人對基礎學科特別是數學的重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高職院校應摒棄之前片面強調技能訓練、簡單壓縮課時與大幅削減課程內容的極端做法,樹立起與新時代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相適應的高等數學教學新理念,注重對學生文化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從“大國工匠”的高度去重新確立高職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定位。要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職教育高等數學教學大綱要求,重新審視其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和定位,把握好教學原則。
  1.調整教學目標。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沿用普通高等教育??茖哟闻囵B基本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等三大能力的教學目標,但現在已經明顯不能適應當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面對新問題該如何調整?筆者認為應將老的三大能力調整為新的三大能力:運用數學思維的理解能力、基本運算能力、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基本能力。不搞以升學為目的題海訓練應試教育,代之以培養數學思維、提升文化修養的素質教育。
  2.調整課程定位。
  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等內容的高等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工科、經管等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和工具課。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各個學校的定位各不相同,有通識課程模塊、、公共基礎模塊、基本能力模塊、基礎素養模塊、職業素質模塊和核心能力模塊等多種說法,但總得講可以分為以下三類:一是突出基礎性,為學生后續的專業學習夯實基礎,例如基本能力模塊、公共基礎模塊等。二是從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養角度考慮的通識課程模塊和基礎素養模塊。三是從提高學生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方面出發的職業素質模塊和核心能力模塊。各學校要因校、因生制宜確立課程定位。
  二、確立適應校企“雙元”育人要求的高等數學教學新模式
  “工學結合”是校企雙“雙元”育人的有效載體,是一種將學校教育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一種育人模式,要充分利用校企雙方互補的資源優勢,以學生為主體,以崗位職業技能為導向,把以理論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踐經驗的企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由學校人逐步成長為企業人和社會人。因此,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必須突顯職業教育“教、學、做”一體化的基本規律,體現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觀。
  1.改革課程內容。
  某種程度上講,一個人的數學素質和修養決定了其專業的發展高度,特別是對于工科和經管類的學生尤為明顯。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于中職,不能局限于單純的技能培養,沒有扎實的文化素養支撐,所謂的技能人才也很難成長為國家發展急需的“大國工匠”。為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學內容要革故鼎新,一是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即在講解經典內容的同時,注意滲透現代數學的觀點、概念和方法,提高學生獲取現代知識的能力。二是要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淡化復雜的數學運算技巧的訓練,在基礎內容中滲透各種數學思想方法。三是教材內容要注重“生活化”、“情境化”、“基礎化”,使知識學習與發展能力有機結合。
  2.創新教學方法。
  應改變傳統沿襲普通??茖哟螐睦碚摰嚼碚摰膯蜗蚬噍斒浇虒W方法,積極探索適應高職類型教育發展的新模式。首先要化繁為簡。將高度抽象化、復雜化的數學理論通俗化和簡單化,淡化習題講解,強化數學思想和應用背景。比如用復利計息問題引出第二重要極限,進而加深學生對無理數e的理解。其次要因材施教。靈活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三是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課程內容,利用智慧課堂APP、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組織形式,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因素是影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因素。教師首先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重新審視與定位,認識到校企“雙元”培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主動將企業需求納入課程改革,推動二者融合,將之作為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其次,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提升教學質量。三是要提升信息化教學素養。會利用Matlab、Mathematica 等數學軟件進行圖像處理和求解數學問題的能力,注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利用計算機輔助手段,使學生從抽象的數學符號和繁雜的計算中解脫出來,將精力放在對數學概念、思維和各種數學模型的理解上。
  三、建立符合高職院校自身實際的高等數學考核評價新機制   目前,多數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考核方式仍舊以期末閉卷考試為主,這對夯實學生基礎、掌握基本技能、鞏固檢驗所學知識起到積極作用,但在時下高職生源素質普遍較差的情況下顯然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并且還存在考試內容不科學、考試方式單一等問題。
  1.突出應用性。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必然要求課程考核要首先體現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其中在考核時加入數學建模的內容最能體現學以致用的學習原則。數學建模是用數學語言描述實際現象的過程,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將純粹的數學變成物理、生物、經濟學等,解決與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例如,在市場營銷、投入產出等經濟方面,甚至是交通信息號崗的人流分配等前沿科學問題。同時也可結合所學專業由某一專業技術問題的數學應用展開考核,可以由有工程背景和實踐經驗的專業課教師來承擔教學和考核任務,這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工學結合、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切入點,符合培養應用型與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注重綜合性。
  考核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等的全面評價。對基礎知識的考核可繼續使用筆試的形式,凸顯教學重點;對學習過程的考核可采用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出勤率等;對應用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論文、報告等多種方法結合的方式進行,在考核的同時鍛煉學生應用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加創新性。
  可以探索采用“理論+實踐”、“專業+數學”、“必修+選修”、“筆試+機試”等靈活多樣、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考核??赏菩行≌n題、大作業、應用題(簡單的建模問題)的考核制度,即設計一個簡單的建模題或與專業相關的應用題,限定時間按讓學生自由組成課題小組,通過上網查閱資料、一起分析探討等來共同完成一個大作業,改變一考、一卷定成績的傳統方式,既能真實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也能促進教學相長。
  校企“雙元”育人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迫切解決的時代課題。我們要在新的職教發展理念指引下,將產教融合的理念融入到教學實踐中,本著重基礎、重素質、重應用的原則,使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實現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邱仰聰.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高職數學“三位一體”教學體系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中旬刊),2018(9):13-14.
  [2]林育山.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4):52-55.
  [3]馬憲亭.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學結合教學體系[J].現代企業文化,2008,(20):173.
  作者簡介:任鋒(1980.11-),男,漢,河南沁陽,本科,科研規劃處處長兼校企合作辦主任,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和分數階微積分。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級項目: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17SJGLX6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