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數控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國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我們國家將其升級到國家戰略高度。我校作為杭州市蕭山區第一所國家級重點學校,浙江省首批改革示范校,學校把數控專業作為主干專業服務于蕭山制造業區域經濟發展。作為一個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能滿足當地經濟發展需求,但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學校教學如何能滿足企業實際需求,教師如何能和企業社會與時俱進發展,企業工匠如何能進校講授專業技能,學生如何能感受企業真實工作環境,師生如何能參與企業創新技術改造。目前職業教育遇到的這些問題希望能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來加以解決。
  [關    鍵   詞]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178-02
   一、研究的緣起
   (一)學校教學未能滿足企業實際需求
   我校數控專業教學計劃制定已有十幾年,中間經過了幾次修改,但還是大同小異。近幾年隨著科技和經濟發展,很多上規模企業對內部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以機器換人,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企業引進新的設備需要具有高素質的工人去使用、維護、保養,但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在學校沒有得到相關的教學,學生無法從事相關的工作,滿足不了企業實際用工需求。
   (二)學校教師未能與企業社會共同發展
   教師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工作,很少有機會走到不同企業去看看與專業相關的企業發展情況、設備使用情況、員工用工需求等。企業發展以效率為第一位,只要能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企業老板是愿意去投入資金對設備進行更新,因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企業的生命。專業教師都不能與企業社會與時俱進提高,培養的學生則更加遠離社會需求。
   (三)企業工匠無法進校講授專業技能
   近幾年國家都在挖掘企業一線大國工匠,這些能工巧匠是真正的技術人才,而且這些師傅都是一個個有勵志故事的人,他們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因為學校和企業缺少交流合作,這個優質教學資源沒法進入學校為學生所用,學生也得不到與工匠接觸的機會,學習不到他們高超的技能。
   (四)學生無法感受企業真實工作環境
   作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從初中升到職高時學生缺少職業體驗,對選擇專業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選擇的專業,更不知道自己選擇這個專業今后會從事怎樣的工作。所以學生需要一個企業真實工作場景可以參觀了解。
   (五)師生未能參與企業創新技術改造
   創新創業是近幾年國家大力提倡的工作,但學校在參與創新創業方面有技術但缺少企業社會實踐和課題發掘,企業在實際生產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但缺少精力和技術。如果學校和企業有緊密的合作關系,能定期讓師生參與企業技術改進,兩者能取長補短,使校企合作意義更加深入。
   二、研究的意義
   (一)教學內容和企業實際需求有機結合
   學校有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學校就可以對產品的每一個生產環節進行系統調查,可以發現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員工知識技能的要求,從而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可以結合企業生產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學了知識與技能之后的作用。
   (二)教師成長和企業社會發展需求同步
   學校有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可以讓教師定期下企業學習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方向。教師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能力水平給企業員工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樣長時間合作發展學校和企業可以實現雙贏。
   (三)企業工匠和技術精英進校傳金送寶
   學校有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企業技術工匠可以順利進學校傳金送寶,一個規模企業必定會有一大批技術卓越的一線師傅,這些工匠往往是企業的技術骨干,幫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也是一本本活教材,而且是學生喜歡的活教材。
   (四)學生提前體驗企業工作環境
   學校有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學生可以很方便在校學習期間去合作企業參觀,同時也可以定期去學校試點區進行實踐體驗,學生能提前體驗今后的工作為學生和工作打基礎。
   (五)師生共同參與企業技改革新
   學校有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學校師生和企業師傅可以通力合作,一起出謀劃策解決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題,學校可以把這些技術難題轉化為創新項目的課題,在教師的幫助下讓學生學有所得。
   三、研究的設計
   (一)概念界定
   1.產教融合
   指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
   2.校企合作
   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
   3.新模式
   指與傳統的模式不同,進行了新的改革創新并有了一定的經驗。
   (二)研究的目標
   1.短期目標    建立數控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試點區,尋找與機械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在校內與企業商討建立學生實訓體驗試點區。校企共同開發數控專業學生輪訓流程,開發學生體驗課程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
   2.長期目標
   經過數控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試點區一段時間探索,擴大試點區合作企業的范圍,形成比較系統的教學模式,定期開展校企合作交流,開發新產品,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
   四、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開發
   (一)校內產教融合試點區建設
   我校蕭山一職對學校周邊蕭山開發區機械相關制造企業進行調研考察,我校與多家制造業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最終決定數控專業與杭州豐衡機電合作共同完成校內試點區建設。杭州豐衡機電是一家從事沖壓模具設計與板金件產品開發的公司,校企共同商討建設校內試點區主要包括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兩部分。
   1.試點區硬件建設
   經過校企深入研討,試點區以我校原模具實訓車間為基礎,配合企業生產需要進行7S改造,在原有12臺線切割,6臺電火花的基礎上加入3臺加工中心和工件吊裝需要的行車設備及加工所需要的刀具量具等生產必備器具,設備經費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
   2.試點區文化建設
   對試點區場室文化進行總體設計。試點區正對門墻面文化以我校正大門為背景上有蕭山一職&杭州豐衡機電產教融合試點區大字,左上和右上角分別有我校和企業徽標。試點區門口設有產教融合試點區銅牌。其他墻面貼有企業介紹、數控加工中心操作規程、行車操作規程、電火花線切割操作規程、數控專業產教融合輪訓流程等文件布置。在場室中間區設有一個辦公室和教學討論區,對所有區域進行7S管理。
   (二)校企產教融合教學新模式開發
   1.企業工匠服務課堂
   學校和企業共同商討開發企業工匠進校園課程體系,針對高一新生職業規劃課程,用工匠故事去幫助學生建立職業認識和職業意識,讓學生從進校開始就確定人生的職業目標并落到每天的學習當中,讓工匠成為學生的榜樣。對優秀技能特長生開設技能提高班,講授高難度工件加工方法,指導學生可以參加各級各類數控加工比賽。
   2.骨干教師服務企業
   企業邀請學校骨干教師到企業為員工進行技術培訓,根據企業要求共同開發企業課程,包括零件工藝課程、數控編程課程,設備操作課程、設備保養課程、企業7S管理課程等,還可以提升企業員工的崗位適應能力,對新員工進行上崗培訓,并提高員工的職業能力。
   (三)產教融合實現雙贏
   學校和企業深入產教融合實現雙贏,學生能在校學習期間體驗未來工作場景,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企業能在教師和學生的幫助下解決技術革新,高三畢業之后找到自己對口的員工,解決企業用工需求。
   1.學生體驗工作環境
   學生體驗工作環境分三步,第一步是組織高一新生進入企業參觀始業教育,讓學生知道數控專業是學什么的,學了之后能做什么,同時也知道自己的就業方向,是去操作機床還是去編排工藝等。第二步是針對高二數控專業學生開展校企融合選修課程在校內試點區進行學習,感受企業工作場景。第三步組織高三實習學生直接進入企業實習,根據高一確定的就業意向分崗位實習,如果滿意,實習結束后可以留在企業就職。
   2.師生助力技改創新
   通過校企之間緊密合作,合作企業杭州普天汽車軸承有限責任公司在生產中存在問題,公司生產車間有一臺圓柱滾子軸承保持架鉚接機使用過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我校組織機械和機電專業課骨干教師進企業察看問題,提出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校企合力最終完成了圓柱滾子軸承保持架鉚接機的技術改造。設備從原來的手動工作變成了自動工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這次技術改造申請了專利并取得了國家實新型專利證書。該設備為企業每年節約了加工成本。我校以圓柱滾子軸承保持架鉚接機技術改造為項目參加杭州市和浙江省創新項目比賽均獲得了一等獎的成績。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得到了雙贏的效果,企業為學生提供了真實企業工作環境,還為學生提供了就業渠道,企業也獲得了理想的員工。另一方面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五、研究的成效
   通過幾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成效明顯,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當地老百姓對這種合作方式比較贊同。在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比以前有了明顯提高,有了學習的動力和方向,企業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和就業的機會,也為企業解決了招工難題,也提前為企業培養了合格員工。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從原來封閉型到與企業社會共同進步,培養一大批骨干教師。
   參考文獻:
   [1]李心,王樂夫.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動中職教育創新發展:廣東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07-01.
   [2]王成榮.職業教育產教依存發展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3]羅邁欽.農業高職教育特色辦學研究[M].中南大學出版社,2014-06-01.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2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