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經管類教學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一直以來,經管專業是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備受社會和企業的關注。十九大以后,國家進一步深化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創新性、復合型的高素質職業人才。對于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學生來說,只有把課堂學到的經營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在經營活動中實踐理論知識。產教融合可以把經管類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做中學”,提升專業技能;校企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專業技能的舞臺,提前體驗實際崗位的工作職責,為就業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經管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3C-0058-02
高職經管專業主要培養高端專業的經濟管理型人才,要求學生既要具備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又要求學生具備實際的管理能力,這就需要學生積極進行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運作、商業營銷、門店的設計與開發。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經管類教學中存在學校對校企合作模式的熱情逐年減弱、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日益疲軟亟待創新等情況。因此,學校必須深化教學改革,讓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新時期背景下煥發出新生機,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本文深入剖析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職經管類教學中的現狀,并以本校市場營銷、連鎖經營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四個專業為例,提出解決策略。
一、高職經管類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現狀
?。ㄒ唬┱n程開發不夠深入
目前,在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教學中,高職院校雖然采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但是校企雙方在課程開發上合作不夠深入,在授課過程中合作也不夠深入,導致課程改革緩慢,課程實用性不夠大。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就是各大企業,從事的是市場營銷或者經濟管理,企業的敷衍態度導致高校產教融合教學缺乏創新,教學質量受到影響,教學模式缺乏創新,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人才達不到企業的預期,企業也就不愿意在聯合課程開發上繼續投資,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ǘ半p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受阻
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豐富,但是他們長期奮斗在教育戰線上,實踐能力有限,而企業專業人士的實踐能力較高,所以,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我們理應充分利用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企業的先進實訓場地和企業師資,深化校企合作,然而在現實中由于種種原因,校企合作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受阻。
?。ㄈ嵱柭鋵嵗щy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核心環節就是實訓,目前常見的校企合作實訓環節有:校企共同投資建設產業實訓室,高職院校教師和企業員工指導學生實訓;另一種方式是企業提供實習崗位,學生在經營一線進行實習。目前,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實訓機會比較少,一般實訓時間比較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
?。ㄋ模┚蜆I形勢依然嚴峻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初衷就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緩解就業壓力。但是目前經管類專業校企合作的就業效果不容樂觀,對口專業就業難、就業水平低等問題依然存在,導致矛盾日益突出,影響了校企合作深入,企業和學校簽約的對口就業崗位越來越少。
二、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教學策略
?。ㄒ唬┥罨n程改革,提升教學實用性
筆者所在的院校進一步深化了和企業的合作,推行了企業和學校聯合辦學、聯合教學,邀請企業人員參與,邀請企業管理專業人士觀摩經管類專業的課堂教學、實訓,積極聽取他們對課程設計和教師授課的意見,結合企業專業人士的意見調整教學計劃。教師還可以把經管類專業的授課和企業經營活動結合起來,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和合作企業進行課程置換。
例如,市場營銷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梢苑e極聯系本地的連鎖企業,為學生提供課程置換的機會,開展分類教學,讓學生在各自專業的崗位上進行學習,把經濟管理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提升教學實用性。
(二)打造“雙師型”優秀教師隊伍
目前,校企合作開展了“訂單式”人才培養,經管類專業教師可以邀請合作企業的優秀管理人員授課,針對企業的實際生產線、經營活動講解讓學生學習最先進的、最實用的營銷策略,更為準確地把握市場動態,開闊思路。高職院校教師也要積極向企業專業人士學習,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吃透教材知識,學習企業經營的策略。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到企業實訓,和學生一起到實習崗位進行體驗,提升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高職院校教師的操作能力提升了,在教學中,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在理論知識講解時,教師可以突出教學重心,培養實用型、創新性職業人才。
(三)創新教學方法,推進課程改革
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采取項目教學法,把學生耳熟能詳的企業運營項目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對真實案例進行分析,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營銷理念,推廣連鎖化經營理念,切實把產教融聯合、校企合作落到實處。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選取一個企業進行分析,從市場營銷、連鎖化經營、電子商務等角度制訂一份企業營銷計劃書,讓學生深入思考企業運營需要的條件。教師還可以選取慕課教學,引導學生透過互聯網平臺,通過在線網絡課程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培養創新思維,實現知識的共享。網絡在線課程還可以進行在線測試,學生可以在聽完一節課以后及時進行檢驗,了解自己的知識短板,開展針對性復習;慕課教學模式為大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自愿結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選擇一個企業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課題研究,利用互聯網教育資源,豐富知識儲備,構建智慧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四)實訓和就業環節相結合
筆者所在的學校組織經管類的市場營銷、連鎖經營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四個專業的學生利用6周時間在沃爾瑪進行課程置換,開展了分類教學,讓這四個專業的學生各司其職,體驗本專業崗位職責。學生通過參加門店的實際經營,把經濟管理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例如如何揣摩客戶的心理、如何進行產品的推銷、如何維護客戶關系、門店開發與設計、推銷談判等。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尋找實訓的合作企業,指導學生的實訓,用優異表現為自己贏得工作的機會,把實訓和就業結合在一起,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三、結語
總之,基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職院校經管類教學必須做出改革。教師要革新教學理念,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實處,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培養大學生敏銳的商業眼光,創新經營理念,深化課程改革,提升教學實用性,讓每一個學生發揮特長,把實訓和就業環節有機結合,讓大學生提前適應職場,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培養一批社會責任感強、具備“工匠精神”的經濟管理類人才。
基金項目:北京培黎職業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編號:Y1704。
參考文獻:
[1]高永生,嚴勇,王洋.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 模具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研究――基于與寧波方正模具共建實訓基地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培訓,2017(22):51-53.
[2]喻永會.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探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6(9):88-89.
[3]朱雪梅,葉小明.直面生源危機:中國高職院校發展格局與戰略[J]. 現代教育管理, 2012,(8).
[4]趙劉,郭勝.新加坡高職教育的特色與啟示[J].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
[5]賀蕓.基于“教學工廠”理念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等職業教育, 2012,(6).
[6]賴永輝.論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教學工廠”模式[J]. 職教通訊,2012,(3).
[7]胡學梅.產學結合之教學工廠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示[J].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8]高陳錫寶,朱劍萍.職校企合作的核心價值與文化認同[J]. 上海城市管理,2011,(6).
[9]張筠,陳小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綜合實訓課程建設研究[J]. 職教通訊,2012,(9).
[10]肖飛.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課程建設與改革[J]. 職教通訊,20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2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