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早期腸內營養聯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腸內營養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納入的12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50例患者采取早期腸內營養作為對照組,另70例患者采取早期腸內營養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92.86%高于對照組80.00%(P<0.05);研究組體征緩解、癥狀緩解、首次排氣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IL-6、IL-8、TNF-α以及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71%明顯低于對照組18.00%(P<0.05)。結論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腸內營養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治療效果明顯,縮短治療時間,改善炎癥反應,提高腸黏膜功能,快速緩解相關癥狀,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為預后提供保障。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3-251-04
  重癥急性胰腺炎屬于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具有病情險惡以及并發癥較多等特點,已成為威脅人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臨床上關于疾病的發生機制尚無明確定論,可能是由機體中胰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造成,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不同程度腹痛、黃疸、高熱、呼吸異常、消化道出血、腹水、皮膚黏膜出血、低血壓、休克以及神志變化等,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生活質量[1]。臨床上治療方式較多,其中以早期腸內營養為主,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對其腸道屏障功能進行保護,避免感染發生。雖然早期腸內營養能夠有效緩解病情,但效果并不明顯,延長治療時間,對患者傷害較大[2-3]。因此臨床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從而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質量[4]。我院對此展開研究,探討早期腸內營養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中的價值,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納入的12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均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其中研究組男38例,女32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63.2±2.5)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64.0±2.6)歲。比較兩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別(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5]:(1)均符合《重癥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4年,天津)》中的臨床診斷標準,并經過影像學檢查確診。(2)均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3)均經過患者及家屬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4)資料齊全,精神或者意識正常者,能夠配合醫護人員安排進行治療。
  排除標準[6]:(1)合并嚴重惡性腫瘤者。(2)合并急慢性腸道疾病者。(3)研究中采取藥物過敏者。(4)合并嚴重代謝性疾病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規治療,囑咐禁食,并給予針對性的抗感染、胃腸減壓、抑制胰腺分泌、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以及解痙止痛等治療。對照組:入院后72h內通過胃鏡引導放置鼻飼管,選擇200~500nL葡萄糖溶液進行輸注,并采取腸內營養混懸液[紐迪希亞制藥(無錫)有限公司,H20010285,500mL],劑量按照由少至多逐漸增加方式,使其向全量腸內營養(1500~2000mL/d)過渡,后期可更換為牛奶、米湯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杭州龍達新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S20060010,0.5g/片),將其置入營養液中,3片/次,3次/日。
   1.3 觀察指標
  密切觀察所有患者用藥后病情變化,記錄體征緩解、癥狀緩解、首次排氣以及住院時間,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收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按照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并按照散射免疫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水平。同時利用分光光度法檢測D-乳酸、血清二胺氧化酶(DAO),鱟試劑法檢測內毒素,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所有檢測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要求進行檢測,對比兩組治療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8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0%,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體征緩解、癥狀緩解、首次排氣及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體征緩解、癥狀緩解、首次排氣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2.3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IL-6、IL-8、TNF-α以及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腸黏膜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腸黏膜功能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D-乳酸、DAO、內毒素以及L/M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隨訪中發現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有上消化道出血、腎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胰周膿腫等,其中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71%,明顯低于對照組發生率18.00%(P<0.05)。見表5。    3 討論
  近幾年,重癥急性胰腺炎發生率日趨增長,病死率也隨之升高,約占急性胰腺炎的20%左右,受到臨床重點關注。既往研究顯示[7],急性胰腺炎早期可能出現過度性炎癥反應及免疫抑制現象,直接影響預后效果。另外炎癥介質介導極易牽連機體腸道屏障受損,并成為急性胰腺炎中病理變化的標志,主要是因為炎癥因子破壞了患者腸道黏膜的上皮結構,從而加重炎癥反應,嚴重者可能產生膿毒癥,增加病死率[8-9]。加之飲食不合理、腸道缺血均可能牽連腸黏膜細胞結構受損,降低機體免疫能力,引起毒素易位[10-11]。
  由于常規治療中患者需要長期禁食,可能使其黏膜萎縮,加速上皮細胞凋亡,最終破壞腸道屏障功能,因此若能夠盡早采取腸內營養,促進腸粘膜細胞正常生長,并有效改善胃腸道激素分泌情況,保證腸黏膜結構完整,維持腸道正常的固有菌群[12]。雖然早期腸內營養能夠有效改善病情,緩解相關癥狀,但效果并不明顯。隨著醫療事業不斷完善與發展,臨床經過多次研究發現,在早期腸內營養基礎上采取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效果顯著,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快速緩解相關癥狀,促進腸黏膜恢復,降低炎癥反應,改善病情,保障患者身心健康[13]。本文對此展開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92.86%、不良反應發生率5.71%均優于對照80.00%、18.00%(P<0.05);研究組患者體征緩解、癥狀緩解、首次排氣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研究組安全性高,可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相關癥狀及體征恢復,縮短住院時間,保障患者身心安全。若能夠盡早給予患者采取腸內營養,有助于維持其腸道黏膜細胞結構及功能的完整性,并防止腸源性感染產生。由于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均存在炎癥介質分泌增加現象,因此早期采取腸內營養可促進炎癥消退[14-16]。另外還可避免胰周感染或者膿腫產生,保護胃腸黏膜屏障。在此基礎上采取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其屬于復方制劑,主要構成部分均屬于健康機體腸道內正常球菌群,能夠及時補充可抑制腸道內致病菌,保持腸蠕動正常,并改善腸道菌群平衡。上述表格中看到,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腸黏膜功能指標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IL-6、IL-8、TNF-α、CRP、D-乳酸、DAO、內毒素以及L/M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研究組可緩解炎癥反應,改善腸黏膜功能,為預后提供保障。由于患者腸黏膜屏障受損,而通透性提高,容易使腸道內毒素及細菌發生移位,從而牽連炎癥因子產生過多。而炎癥因子在腸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損中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內毒素經過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極易引起全身性炎癥反應,增加死亡風險。而D-乳酸主要來源于腸道,可直接反映出腸黏膜通透性;而L/M值也可體現腸黏膜通透性變化,當其屏障功能受損后,乳果糖通過量升高,從而提高尿液中L/M值。DAO及內毒素水平可體現出患者腸黏膜受損程度,當其受到損傷后,細胞內DAO進入血液,而內毒素可通過腸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直接展現出腸黏膜功能變化。經過早期腸內營養后可促進腸道功能康復,加上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可對受傷的腸黏膜進行保護,改善腸黏膜屏障能力,兩者聯合后有利于調節腸道菌群紊亂現象,防止有害菌產生內毒素,避免腸源性內毒素被吸收,改善血管通透性,促進微循環,緩解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早期腸內營養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素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快速改善炎癥反應及腸黏膜功能,縮短治療時間,避免不良反應產生,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杜宗漢,王文強,陳龍,等.經鼻胃管腸內營養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應用[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5,22(3):168-170.
   [2]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重癥急性胰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4年,天津)[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5,31(3):327-331.
   [3]陳亭,孫海嵐,許紅霞,等.膳食纖維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實施效果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8,47(5):675-677.
   [4]王慶華,管清海,商瓊瓊,等.免疫腸內營養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病人腸黏膜屏障和細胞因子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6,23(5):275-278.
  [5]許守明.早期腸內營養與延遲腸內營養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內高壓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4):1711-1714.
  [6]聶冰,梁國瑞,賈聚坤,等.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聯合治療的效果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4):7102-7103.
  [7]李剛,高堃,周晶,等.重癥急性胰腺炎營養支持治療的實施一例重癥急性胰腺炎病例報告[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7,24(4):253-256.
  [8]楊洪,謝曉,彭小云,等.重癥急性胰腺炎營養支持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7):934-936.
  [9]蔣歡,蔣麗琳,張凱,等.早期腸內營養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腸黏膜屏障功能保護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11):1496-1498.
   [10]黃仕堯.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0):26-28.
   [11]章樂堯.早期腸內營養聯合微生態制劑治療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J].江蘇醫藥,2017,43(21):1563-1565.
   [12]柴元亮.早期腸內營養加微生態制劑輔助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2015,35(5):71-72.
   [13]王海珠,王旭明,隋航爍,等.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不同時期實施腸內營養對腸源性感染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9):4476-4478.
   [14]楊潔,周發春,劉欣,等.經鼻胃管及鼻空腸管腸內營養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華臨床營養雜志,2016,24(4):203-208.
   [15]周威.早期腸內營養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應用[J].肝膽外科雜志,2018,26(1):77-79.
   [16]王蘇,劉茂霞,鄭紫丹,等.奧曲肽聯合白蛋白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分析[J].現代消化與介入診療,2017,22(5):635-6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0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