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混齡模式下小班幼兒游戲規則的理解和執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寧波赤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陳佳麗

  摘 要:混齡教育為幼兒提供了大量效仿不同發展水平同伴的機會。幼兒先通過模仿學習成人和其他幼兒的言行,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組合,從而促進自己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本文對混齡模式下小班幼兒對游戲規則的理解和執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混齡;規則;理解;執行
  所謂混齡教育,是指把不同年齡的幼兒編排在同一個班級內進行生活、學習和游戲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它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近似家庭的生活學習環境,貼近幼兒生活的現實社會,有利于幼兒社會化的發展[1],由此也引起了幼兒教育者的廣泛關注。阿特伍德等人的研究證實了社會學習理論中認為榜樣模仿是兒童自控行為的一個突出決定的因素的觀點。他們都肯定了榜樣是影響幼兒自控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混齡班級中,已經形成一定行為規范的中班幼兒就是小班幼兒的榜樣,他們的行為直接影響到了小班幼兒。所以在游戲中小班幼兒對規則的理解和執行往往少不了中班幼兒的影響,而長期的影響就會讓小班幼兒建立自己的規則意識。
  一、音樂游戲中的研究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是孩子智慧的源泉。而音樂教育對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游戲成了幼兒音樂教育的一種最普遍的方式,在音樂游戲中,中班幼兒在哪些方面能促進小班幼兒對游戲規則的理解和執行是我所研究的內容。
 ?。ㄒ唬﹥A聽是幼兒最早掌握的語言活動。
  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前提,它對于發展幼兒的語言、思維十分有益。受幼兒年齡特點的局限,小班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較弱,缺乏傾聽別人說話的耐心,在聽的過程中難免會做小動作、東張西望等。而中班幼兒的專注時間要比小班幼兒長,大多數幼兒已經處于理解性傾聽的階段。他們在傾聽游戲中,能自覺地、有意識地去專注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而小班大多數幼兒都是一種“湊熱鬧”的狀態。
  在音樂游戲《開始和停止》分組活動中,中班幼兒能認真地去聽音樂在什么時候停止,什么時候開始。小班幼兒則是無意識地跟著走,只有個別能力比較強的幼兒能認真傾聽做出相應的反應。而游戲《開始和停止》集體活動中,中班幼兒通過認真傾聽嘗試創編了相應的動作,小班幼兒剛開始在模仿中班幼兒的動作,漸漸地他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傾聽音樂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停止,等到跟著中班幼兒游戲了兩遍后,小班幼兒可以自己遵守游戲中認真傾聽的規則,并進行表演動作的創編。
 ?。ǘ└腥居變捍竽懹淇斓貐⑴c游戲
  小班幼兒剛入園不久,對于環境和身邊的人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在這個適應過程中大多數幼兒膽子都普遍比較小,在參與游戲時主動性比較弱,有的時候參與也是被動地進行隨從游戲,興趣不是很高。在混齡班中,中班幼兒能力比較強,我們充分發揮這個優勢開展“大帶小”的活動,中班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帶著小班幼兒一起參與。例如:游戲《小兔找洞》,剛開始小班幼兒大膽參與地幼兒僅僅那么幾個,于是我找來中班小朋友一起進行游戲,小班幼兒被老生愉快的情緒所感染,漸漸地開始加入了游戲中。等到熟練之后,我利用絲帶給他們進行分組,讓他們自己去嘗試游戲,小班幼兒的積極性明顯有了提高。
  幼兒心理發展由被動到主動的特點決定了是由同伴熏陶、感染與模仿學習的結果。在游戲中他們逐漸從無意向有意發展,從最初完全無意的本能反射到心理活動的自覺提高,經過比較漫長的過程[2]。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主要是通過實際生活的熏陶和生活經驗的無意體驗與積累而促進對規則的理解。
  (三)帶領幼兒正確遵守音樂游戲規則
  研究表明:3歲的幼兒其大腦皮質抑制機能尚未完善,興奮過程占優勢,因此,表現為活潑好動,自我控制力較差。尤其是在游戲的時候,往往喧鬧的時間遠遠大于安靜傾聽、按規則游戲的時間,整個游戲過程中,除了起初能聽老師簡單的介紹游戲的玩法外,基本上都要靠老師高分貝的聲音來維持,而那些能力弱一點的幼兒在反復幾次游戲過后還是不太清楚正確的玩法。這樣會游戲的幼兒無規則可言,不會游戲的幼兒在這樣的混亂中總也不清楚游戲玩法,因此,孩子們體驗不到音樂游戲帶來的趣味,老師更是累的筋疲力盡。為了讓小班幼兒能穩定自己的情緒,我選擇在游戲前做一些律動來,可是發現效果不是特別明顯。所以我決定繼續利用混齡教育的優勢,帶著中班幼兒一起進行游戲。在角色游戲《大青蟲與小豌豆》中,由于小班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制約,幼兒尚無法真正去扮演角色,所以我請中班小朋友來表演大青蟲。先讓中班幼兒來根據自己的經驗模仿大青蟲,然后一起進行討論,大青蟲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從而提高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讓他們知道該怎么去扮演大青蟲,而不是無規則地進行亂表演。等到在中班的帶領下熟悉了游戲規則后,我們就讓小班幼兒自己進行了表演。他們很快地理解了角色表演需要遵守哪些規則,并按規則穩定自己的情緒去執行規則。
  二、區域游戲中的研究
 ?。ㄒ唬椭處煿芾硇“嘤變鹤袷貐^域規則
  每天的區域游戲是所有孩子最喜歡的,無論是個人游戲還是小組游戲,放進區卡的地方真所謂是門庭若市。特別是本學期我們的區域《愛心醫院》的完善,讓幼兒們興趣感很強,誰都想去參與?;顒又形野l現每次總會有小孩子乘著不注意不帶進區卡就大搖大擺地進來參與游戲,甚至有的小朋友為了拿到進區卡“大打出手”。于是我就就決定每次自己來分配人員,可是過了幾天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有抱怨,說老師分配的角色不是自己想選擇的游戲角色。為了不打擊幼兒的游戲興趣,所以我決定在每個區域設了三個中班小朋作為管理員。利用中班小朋友對游戲規則的理解能力,在小班幼兒出現不遵守規則游戲的情況時,及時地進行制止。這天游戲中就出現了小朋友來搶最后一個醫生角色進區卡的現象,當天《愛心醫院》的管理員是中班幼兒陳美羲,她看到后及時進行了制止,請這些小朋友都停止參與游戲一次。小班幼兒在看到有人管理的時候,都漸漸開始被動地去遵守進區規則,等到游戲進行了一段時間后,我觀察到有幾個小班小朋友已經開始主動地去遵守進區規則了,并能去管理不遵守規則的小朋友。   混齡班中,小班幼兒從最初的被照顧被管理漸漸發展成照顧他人、管理他人。在角色的轉換中,他們能更好地體驗別人的感受,更好的理解別人,理解規則,控制自己。
  (二)幫助教師解決區域游戲中的矛盾
  人們在自然地域,社會生活、文化的影響這樣的社會關系中,在文化傳遞的過程中生活著、活動著、交往著,逐漸掌握一定的風俗習慣,行為規則和道德準則,由自然人成為具有獨特個性的社會的、文化的、理性的人。而沖動性是小班幼兒行為的主要特點,他們的行為通常缺乏思考,加上小班幼兒在游戲中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什么事都需要滿足他們的要求,所以幼兒之間的矛盾也很多,教師經常需要在游戲中來當一名公正的“法官”解決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而中班幼兒已經有了交往經驗,知道怎么去解決簡單的矛盾,甚至會自己以身作則來化解小班幼兒的矛盾。例如:有一天幼兒在《愛心醫院》進行游戲,當大家選好角色準備進行游戲的時候,有個小班女孩子就開始哭。我過去詢問原因,她說:“她不愿意當病人,她想當醫生。”我開始為她解釋:“你可以下次游戲再來選擇醫生的角色,今天先體驗一下病人??伤静焕砦艺f的話不停的在哭,這個時候中班的歆月跑過來說:“老師我想當病人,我跟小妹妹換吧!”就是這簡單地一句謙讓之語幫助老師解決了問題。我及時表揚了傅歆月還給她獎勵了貼畫。很多小班小朋友看到后,都爭著開始謙讓。
  中班幼兒的行為直接給小班幼兒一個正面示范,在遵守游戲中交往規則的時候小班幼兒就有了自己的經驗,他們會將這次的事情進行內化,并在今后的活動中繼續去按這種方法解決矛盾。
  三、戶外游戲中的研究
 ?。ㄒ唬W習正確的運動姿勢
  傳統的戶外游戲中對于動作更多是教師的教授,幼兒在游戲中練習和調整;而混齡游戲中更多的是幼兒的自主學習,即對同伴動作的嘗試學習,觀察和調整動作,我們發現幼兒的某些運動技能得以提高。[3]如跑、跳、爬、走、走平衡木,踢沙包等,對這些運動技能動作的要領更能準確掌握。例如在走平衡木時,規則要求上體正直不晃動,頭正頸直,眼往下看,兩臂自然晃動(或側平舉以維持平衡),步幅要稍小,動作自然放松。小班幼兒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沒有遵守正確姿勢的意識,只是憑借自己已有的經驗單純地在平衡木上挪動,所以我們讓中班幼兒在前面帶著小班幼兒走,小班幼兒從最開始的觀察中班幼兒走平衡木的動作到模仿去走平衡木,他們從中去慢慢體會這些動作要領,直到自己會主動地去按這些姿勢走平衡木,都是一個中班幼兒的示范作用,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小班幼兒學習正確的運動姿勢。
 ?。ǘ┨嵝研“嘤變河螒驎r不做危險的事情
  中班幼兒作為小班幼兒剛入院時的情感寄托,在他們心中有一定的地位。也有一定的“威信”,在他們做危險的事情時,中班幼兒可以做出相對應的簡單判斷,并監督、提醒或甚至者阻止他們,促進小班幼兒去執行游戲規則。例如這天在大型玩具玩滑梯的時候,小班幼兒王鵬云倒著玩滑梯,我聽到中班的田嘉淇在大聲地指責王鵬云:“王鵬云不能倒著玩滑梯,老師說過了這樣很危險的,我們要遵守游戲規則,你看如果不小心摔下來受傷了就得去醫院了。”這時的田嘉淇就像一個小老師一樣耐心地給王鵬云解釋為什么不可以倒著玩滑梯,要求王鵬云去遵守玩滑梯的規則。王鵬云聽完后,也覺得田嘉淇說的有道理,就跟田嘉淇保證:“我以后會好好玩的,再也不這樣滑了。”
  小班幼兒在與中班幼兒共同游戲中,他們通過概括他人的觀點,調整自己的行為,逐漸將各種規則要求轉化成個人的價值觀,納入自我概念中,通過游戲交往學習各種社會規范、行為準則,這樣小班幼兒就會逐漸養成遵守一定規則的行為習慣,逐漸形成自控能力。
  通過日常游戲中的觀察和研究發現,混齡教育通過榜樣示范、“大帶小”等多種方式,將中班幼兒已有的規則意識和執行情況呈現給小班幼兒去模仿學習,內化這些規則,從而促進小班幼兒對于游戲規則的理解,提高小班幼兒的規則執行力。
  參考文獻
  [1] 陸春燕.幼兒園混齡教育初探[J]幼教園地.2006,4
  [2] 淺談混齡教育和幼兒社會性發展[R]金昌市人民政府研究室2013:3-11
  [3] 胡蕩.混齡戶外體育游戲中的差異研究[J]教育.2016.(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4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