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課標對學生的各方面素養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顯而易見的,教師的壓力也相應的越來越大。尤其是對小學教師來說,這壓力更加明顯,因為小學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習對一個學生的長期發展來說尤其重要。因此小學教師對教學方式多樣化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小學學生的學習深度。而提問教學在小學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可以集中學生課堂的精力,還可以培養學生深度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提問教學;小學語文;集中精力;構建關系;深度思考
提問式教學是一種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使用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新課前對學生進行發問,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自己尋找答案,讓學生更加有動力去學習。在課堂中進行提問,則有利于集中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死氣沉沉的氣氛,構建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又和諧的師生關系。而在課堂內容結束之后的深度提問,則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深度學習。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提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策略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起到一定的啟迪作用。
一、集中學生課堂精力
小學語文課堂對學生的要求并不是那么嚴格,要求學生學習的內容也比較輕松,所以極大可能得不到學生的重視,導致課堂上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可以自己掌握課堂氛圍,如果察覺到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適當的提出一些問題來使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學習上,同時又給了學生學習的方向,讓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課堂學習效率自然會隨之提高。
例如,在教授《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比如:“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讓學生的注意力回歸到課本上,帶著這個問題把課文讀完之后,教師可以繼續發問學生:“作者在童年有什么樣的發現呢?”或者“作者是怎么得到這個發現的呢?”通過對文章的仔細閱讀,學生就可以輕松解答這些問題,同時對課本有一個較為牢固的掌握。此外,我還會讓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回答,讓學生說出自己童年中發生的有趣現象,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會完全得到集中,還能使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構建師生和諧關系
小學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還處于一種非常懵懂的狀態。簡單來說,如果他們對教授某一個課程的教師感興趣,那么相應的,他們對這個課程也會擁有更多的興趣。所以,教師和學生之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達到高效率教學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氛圍,增進師生之間和諧的關系,一舉多得,在良好的師生關系基礎下,課堂提問會更加有趣,為學生營造最佳的學習氣氛,同時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師教學的思路中,深刻理解相關知識。
例如,在教授《巨人的花園》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我們來比一比誰先看完這篇課文,告訴我最后巨人把小男孩怎么樣了?”類似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一定要對提問問題的難度進行把握,難度不宜過大,要讓學生閱讀過后能夠輕松回答出來,以此來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自信心。因為問題最重要的是活躍課堂的氛圍,同時適當促進師生感情,所以很適合在這種不需要牢固掌握內容的課文當中使用。通過越來越多的互動可以有效促進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狀態更加放松,長期下去便能增加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喜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三、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字語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是要從小培養的。教師可以在一些有難度的課文當中,巧妙使用提問教學的方式,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來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有深度的思考。在現在應試教育下的大環境下,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深入理解能力急需提升,從小培養這些文學素養對他們來說百利而無一害,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挖掘課文中的深層知識,讓學生去自主深度思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授《半截蠟燭》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一個不容易得到答案的問題∶“文章中的小女孩和她媽媽最后是否生存了下來?”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發現,文章并沒有給出十分明確的答案,只是說“在小女孩踏上最后一節樓梯時,蠟燭熄滅了?!边@就給文章留了一個很大的懸念,同時也會引發學生不同的猜測,有的學生根據文章對小女孩生動而又可愛的描寫,覺得這篇文章應該是弘揚正能量的,因此猜測最后小女孩和媽媽僥幸活了下來;有點學生則根據這篇文章緊湊而又激烈的故事情節猜測最后小女孩和媽媽的計策敗露而被士兵發現,因此并沒有活下來。學生在進行探討的過程中,深度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鍛煉。
總而言之,提問教學有著其它教學方式無法達到的優勢,而且它又十分具有靈活性,教師可以自由進行掌握。同時,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內心應該擔當起培養人才的重任,工作上保持嚴謹而又生動的教學態度,努力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相關的文化素養。因為語文是一個覆蓋面很寬的學科,語文的理解能力程度也相應的會對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完成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負起責任,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基礎,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應用當中都能有著更好的發揮和表現。
參考文獻
[1] 周歆.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
[2] 季有東.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學周刊,2018(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