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巧借網絡平臺,暢享閱讀之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生閱讀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其次分析教師教學模式發展的困境,最后概述了小學兒童文學閱讀資源共建共享型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的相關策略,旨在為教師的教學模式提供參考,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兒童閱讀資源;共建共享型;教學活動設計
  在如今這個信息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的應用已經逐漸覆蓋許多行業,其中與教育事業的結合,也給教師和學生帶來許多益處。而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已經成為不能忽視的重點,在“互聯網+”的形態下,將互聯網與小學生閱讀相融合,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增加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量。
  一、小學生閱讀在“互聯網+”時代下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斷開通,電腦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的閱讀不僅僅局限于紙質書本之上,電子書刊融入社會,其內容豐富多彩,慢慢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針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閱讀能力不高,理解知識的能力低下,甚至有些兒童閱讀的習慣不好,閱讀方法也不正確,以致于閱讀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小學生對信息處理,運用上的能力也有所不足。
  二、“互聯網+”形態下教師教學模式發展的困境
  從古至今,我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量都來源于學校,包括書本,老師的講解傳授。而目前發展迅速的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使得學生能夠從多個渠道獲取知識,因此,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想法更加多樣。而傳統教學模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時間和空間都有局限,一些學習上的問題無法及時溝通解決,以致于教師和書本的重要性逐漸降低,并且,在我國的學校中,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是處于比較傳統的狀態,對信息技術的運用率普遍不高,因此,如果教師不改變教學方式,那么教學活動想要創新發展也會相對困難。
  三、“互聯網+”環境下小學生閱讀資源共建共享型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
  1.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自身信息水平
  在“互聯網+”的形態下,教師應轉變自身教育理念,從知識傳授的主導者變為帶領小學兒童學習的組織者,指導、協調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活動,增加通過互聯網學習的概率,培養小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雖然理解能力不高,但想象力卻很豐富,在互聯網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獨特的讀后感,同時可能也會有許多天方夜譚的疑問,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專業的知識來為學生解答困惑,引導學生的思維。因此,作為教師,就不得不及時學習,以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存量,并且了解各門學科的理念與知識,學會融會貫通。畢竟,不斷學習不僅能讓自身的知識修養提高,也能為學生做出一個好的榜樣。
  2.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視聽特點,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人的思維和行動中最直觀的因素就是興趣,一般來說,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所以要提高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頻率,讓小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以此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傳統的閱讀模式,比較枯燥乏味,容易激起小學生反感抗拒,而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等拉近小學生與文字,老師及同學的距離,互相交流,溝通,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能夠有效引導小學生去思考,鑒賞,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良好的閱讀氛圍也不能缺少,比如將學校的電腦室作為電子閱讀實驗室,每天規定時間開放,或者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并邀請家長參加等,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讓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熱情滿滿地閱讀。
  3.利用互聯網豐富的閱讀資源來豐富小學生的閱讀內容
  互聯網承載的信息多姿多彩,范圍廣大,在小學生對閱讀興趣提高之時,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就應該以閱讀的內容及閱讀的方法為中心,選擇合適的閱讀資源來增加小學生閱讀的內容范圍,可引導學生閱讀跟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也可推薦小學生閱讀從網絡上收集的優秀少兒讀物,以此豐富小學生的閱讀內容,加大其知識量的獲取。
  4.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在“互聯網+”兒童文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小學生從“線上”和“線下”另個方面同步閱讀。
  在線上,學??梢悦恐馨才乓还澱n,由教師帶領小學生統一到電腦室進行網上閱讀,由老師引導,讓小學生選擇一些與當前學習內容相應的書籍,如學習了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新型玻璃》,便可以向學生推薦《我們愛科學》,學習了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猴王問世》,就可以推薦《西游記》等等,并且要鼓勵學生在網絡社區等平臺中分享自己的讀后感。
  還可以利用"愛領讀"平臺,分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并根據學生每天閱讀的情況,在平臺上登記閱讀進度,參與網上檢測。同時,教師和家長也可同步參與,每月將各班測評分最高的同學,評為"閱讀之星"。在學期末評“書香班級"、"書香家庭"、"書香教師"等,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家長教師的參與積極性。
  在線下,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放圖書館,讓小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閱讀場所,沒有圖書館的學校可以讓教師在每個班級設立“班級讀書角”之類的,然后定期舉行故事討論活動、課外閱讀教學、淘書活動、好書分享會、好書推薦主題班會等,讓小學生討論自己看過的故事或者其他課外書籍,此來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例如學習過六年級上冊課文《只有一個地球》,小學生可以體會到地球的珍貴,但可能跟環境的破壞聯系不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上網收集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資料,使其能快速閱讀到與環境保護有聯系的書籍,以此來提升小學生閱讀理解的水平,形成獨到的讀后感。
  在這些教學活動開展的同時,教師要負責期間的次序,讓學生有組織有規范的閱讀,從而也可以提升教師自身的組織管理能力,體現出利用互聯網平臺閱讀課外書而優化教學的過程和效果。
  信息時代的發展必定會改變許多事物,其中就包括教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接受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閱讀效率,教師對小學兒童閱讀資源共建共享型教學活動進行設計時,少不了對互聯網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慶詞.經典兒童文學閱讀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有效性初探[J].教書育人,2017(35):69.
  [2] 羅雅靈.“互聯網+”兒童文學閱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術,2018(Z1):84-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8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