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班主任專業化現狀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班主任的教育勞動是一種專業性的勞動,中職班主任的專業化程度,對中職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生人格發展有著很大影響。然而,多數班主任僅憑經驗進行管理,缺少實踐方略和專業智慧,工作效率偏低。本文對中職班主任專業化的問題和對策做出相關探討。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專業化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56-01
  中職學校班主任是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普通中小學班主任相比,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在普遍要求全體教師都要承擔教書育人的前提下,決定了中職班主任的職責更重、要求更高。中職班主任的專業化程度,對中職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生人格發展、學生素質有著很大影響,新時代強烈呼喚班主任專業化。
  一、中職班主任的工作現狀
  職業學校多以專業特色見長,專業課教師相對較多,教師的教育學、心理學底蘊不夠深厚;班主任工作是職稱評定的必要環節,一線班主任隊伍年強化,不少班主任缺少對班級建設的前瞻性構思,工作就事論事多,班級工作開展力不從心。
  1.班主任工作缺少智慧。
  堅持在教學一線的班主任多能愛崗敬業,勤勤懇懇,耐心處理班級層出不窮的事務,充滿愛心地解決學生遇到的麻煩,誠然值得敬重。教育需要愛,但在班主任專業化的時代,教育更呼喚智慧。對于班級的偶發事件、屢次違紀的學生、不知所措的家長,通常根據既有的經驗處理。對于不同的學生個體出現的錯誤、困惑、迷茫,都以“標準化”的方法解決,班主任工作停留在管制、批評、監督的層面,就事論事,讓學生做出言語上的承諾、接受行為上的管束。短期內班級風平浪靜,長遠看來,實則影響了學生個體的人格發展,班集體難以充滿活力。
  2.班主任不會借力。
  所謂借力,就是借助各種教育資源管理和建設好班集體。班主任雖然已經建立了借力的意識,但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知行脫節,在實踐過程中沒有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豐富教育活動,而是事必躬親,凡事親歷親為,工作事無巨細,最終身心俱疲。除了整合家庭、社會教育資源,“生生交往”更是班級特有的教育資源,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固然不可忽視,但是同伴的影響有時“更給力”。建立專業的理念,充分開發班級教育力量,特別是借助班級“生生交往”的力量,培育良好的成長環境,班集體才會呈螺旋式上升、生生不息。
  二、中職班主任專業化的對策
  1.主題教育活動——激活學生群體交往的有效途徑。
  主題班會是職業學校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1]。按部就班的教育過程容易走向靜止和封閉,因此教育活動要既注重預設,又要促進生成。在坦誠交往的氛圍中,學生討論、權衡、思辨,主動辨析成長的狀態;在主題活動的溝通中,實現師生、生生間的思想碰撞,激發道德動機,學生自主選擇發展方向。學生經歷了敞現、辨析、選擇、生成的過程,對于每個學生個體而言,人格得到了發展,對于班集體而言,激活了學生的群體意識和擔當精神。
  例如,感恩父母的主題教育是班主任經常開展的主題。感恩教育中經常提及的給父母洗腳、鞠躬,甚至下跪,其初衷是展現學生的感恩情懷,但這些“創意”的背后,卻讓學生、家長有些許的為難和別扭。“孝心活動”是為了建立親子之間溝通的橋梁,然而僅僅是停留在洗腳層面的感恩教育或許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心靈的激蕩,自然無法達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的開展可以首先讓學生反思感恩行為,暴露自己的思想;分析個案,例如對升旗儀式的不屑,對集體活動的排斥,對父母的冷漠;得出行為背后的原因是父母的溺愛,學生的理想信念不足,子女忽略生命的源泉;用錄像、故事、照片、朗誦分享成長時期父母無微的關愛故事,引人入勝;合影留念,建立親情檔案。實施過程中,一些主題教育活動,往往因為活動較多而把主題淹沒,因此,班主任要總結提升,充分激活學生群體交往,建立起建設班級與培育學生人格系統的相互融通,體現班主任的智慧。
  2.敬業到專業——班主任發展的職業要求。
  敬業是班主任做好本職工作的動力,但敬業不等于專業?!扒趧谛汀笔前嘀魅蔚牡谝粚泳辰纾瑢崿F向“活力型”、“智慧型”班主任進行轉變正是班主任專業化的過程。班主任首先要具備專業知識,包括深厚的學科知識、專業知識、職業背景知識;其次要具備專業能力,在班級建設過程中轉換視角,將班級的管理問題轉化為學生的發展問題,聚焦學生行為產生的深層原因,將班級管理作為專業活動,逐步淡化“勤勞”、“奉獻”的非專業尊嚴(雖然這種尊嚴也是很高貴的),在精神和生理上減輕班主任的個人負擔,共同享受更高境界的教育生活帶來的成就感[2]。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親子沖突”問題躍入了班主任的視野。學生與父母的產生爭執,導致學習生活出現問題,有些學生甚至不愿意回家,留宿在朋友家中,對班主任謊稱回家。有些班主任將此類事件其定位為“附屬事務”,做法是批評監督,甚至動用武力,控制事情的發展,爭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班主任用耐心、愛心說服教育學生,引導其孝敬父母,解決學生的問題。然而,一旦將班級管理視為是專業的活動時,耐心與愛心是基礎素養,在此基礎之上班主任還要充滿慧心,通過專業化的班級活動育人,在民主交往中建立班集體,實現從個體發展到小群體發展,在活動中解決多個發展問題,最終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
  3.教育資源——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支持系統。
  學校層面。學校層面的支持具體包括學校領導、職能部門、科任教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等[3]。在日常班級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支持科任教師的工作,尤其是初來乍到、經驗不足的教師。班主任與科任老師協同,構建全員育人的文化生態,以相對統一的工作方法對學生提出要求,緊密合作,完成教育任務。學校定期的心理健康調查數據,能夠幫助班主任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依據情況診斷分析、輔導干預。
  家長層面。班主任要協調家庭教育力量,通過家長,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特點,進而理解部分學生感情封閉、心智早熟的性格特點。家長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過度溺愛,甚至護短;二是簡單粗暴,棍棒教育。班主任需要傳授給家長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教育的方式方法,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子女的藝術。在親子溝通方面,引導家長換一種彼此尊重的口吻,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嘮叨;在開展班級主題活動方面,營造積極的精神氛圍,讓學生和家長面對面溝通,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來接納對方,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
  學生層面。學生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班主任要善于調動。例如對于違紀的學生,班主任運用專業智慧,引領學生在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中發展。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注意將學生個體的成長與班級整體的發展協調起來,讓個人的成長與班級的發展形成相互支持的局面。學生之間的群體交往具有師生交往難以取代的價值,試想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是什么,是家長、班主任抑或同伴?每次寒暑假急切返校的心情是為了見和藹可親的老師還是無話不談的伙伴?答案不言自明。班主任要充分運用班級同伴交往帶來的效應開展教育活動,定會事半功倍,四兩撥千斤。
  三、結語
  李鎮西說,所謂好教育就是要有意義、有意思。有意義,是以教育者視角表達:教育的責任和使命是培養學生公民意識與創造精神;有意思,是以學生的視角表達:教育主題活動妙趣橫生,讓學生心靈激蕩。新時代,面對學生新的發展需要,班主任需要審時度勢,在互動中創生風景,以優雅的姿態擁抱時代的變化,用智慧啟迪學生,豐富他們的情感精神和理想志趣,真正達成“有意義”、“有意思”的教育目標,用更高的專業智慧恰如其分地盡到教育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齊學紅,馬建富.職業學校班主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李偉勝.班主任工作的教育思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包志梅.資源整合:班主任專業化的外部支持系統[J].教育科學研究,2017,(10):10-13.
  作者簡介:郝麗莎,講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職業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