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課堂上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視聽結合,有效地將聲音、圖像、動畫、文字融于一體,利用歡快的色彩,活潑的形象、有趣的動作、優美的聲音賦予枯燥、呆板的數學知識以生命,讓它們動起來,更利于學生們的觀察,思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視覺的直觀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有效地提高教師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教學情景;思維能力;視聽結合;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69-01
  一、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情景的建構
  以前的數學課堂,基本上都是老師一張嘴一支粉筆來進行教學的。對于學生們來說,相當枯燥、乏味,尤其當涉及到一些較抽象的知識,如概念性的知識:《分數的認識》、《周長》、《面積》等,對于學生們來說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如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則可以將這些抽象的、枯燥的知識變得直觀化、具體化、生動化。小學生注意的目的性很低,只能夠注意自己感興趣的對象,而且注意力難以保持高度集中。就思維方面來講,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多依賴于具體的對象和情境,對于較抽象的知識,他們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習效率也不高。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畏難情緒,厭煩情緒。面對這一現狀,如果教師能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課堂上來,借助現代信息手段將較抽象的知識通過學生們感興趣的動畫、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同時,將學生們難以理解的數學學習內容與學生們感興趣的信息化多媒體教學形式相互結合,還可以在課堂學習環節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逐漸養成專注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相對于傳統枯燥的數學課堂,這種課堂學習模式更為新穎和生動,更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專注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加法的認識》一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動態圖畫的方式,將情境圖中小丑兩只手中的氣球慢慢合到一起,使學生明白,把兩部分合到一起用加法來計算;再如,教師通過鼠標點擊的方式,可以使屏幕畫面中代表數字的“汽車”數量增加,學生直觀地感受把停車場原有的汽車和又開來的汽車數量合到一起,就是停車場現在的汽車數量。應該用加法來計算。學生們在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教學引導下,輕松理解并掌握了加法的意義,比起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筆式的教學方式,學習效率提高了很多,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了許多,更主要的是保護了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這對于學生將來數學學習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二、信息技術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從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來看,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缎W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白板、希沃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相對復雜和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轉化為便于學生們理解的具象化知識內容。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分類與整理》一節時,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演示例1情境圖,學生通過直觀的動畫演示,親眼看到孩子們手中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氣球。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對氣球進行分類,當學生分好后,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出要求:“還有不同的分法嗎?說說你是依據什么分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指導與幫助下,學生們再次思考后,以不同標準對氣球進行分類。逐步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于抽象化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三、信息技術促進視聽結合,激起學習興趣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選擇性和集中性,在教育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多媒體已經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的今天,其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恰好能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數學課堂上教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視聽結合,有效地將聲音、圖像、動畫、文字融于一體,利用歡快的色彩,活潑的形象、有趣的動作、優美的聲音賦予枯燥、呆板的主題圖以生命,讓他們動起來,更利于學生們的觀察,思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視覺的直觀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師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們學習《三角形面積》時,學生對公式中的除以2往往要漏掉。分析原因,一則學生可能計算粗心,二則是學生對三角形面積推導過程不夠明確,大腦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利用動畫課件演示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移動,最后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再利用自定義動畫的效果,底和高用紅色閃動幾次,有利于學生直接觀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系。最后再移動其中的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明白這任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通過計算機的演示讓學生再來說說整個推導過程,并說說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計算出來的是哪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在動手操作、欣賞多媒體課件、演示、討論等多個環節的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由來。再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一年級下冊《找規律》時,為課本上呆板的主題圖賦予生命,并將其以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孩子們看,生動有趣的動畫情景,教師富有針對性的引導語言,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動畫的展示,無論是燈籠、小旗,還是小花的排列規律,學生們都會很輕松地找出來。視聽結合,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四、信息技術促進互動,提高小學生的參與程度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應在充分發揮學生主導作用的同時,全面肯定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通過生生合作、師生互動,實現高效課堂的建構。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就其本質來說,是師生互動交往的過程。學生在師生活動、生生互動中交流、成長。教師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適時地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能更好地輔助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的交流有理有據,增強交流效果。如教師課前布置的預習作業,有的學生預習時,通過自己的網上學習,學會的知識,在課前交流時,就可以很好地在全班同學面前闡述自己的觀點。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鍛煉了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其作用可謂一舉多得。可見,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十分重要。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去,充分發揮這一科技在學校教學中的作用,以此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寇金國,程偉.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0(5).
  [2]蘭月容.新時期如何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J].課程教學研究.
  [3]劉朝霞.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3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