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主要場地,隨著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學習”逐漸得到追捧后,小學數學教師開始在課堂上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試圖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從“自主學習”“合理導入”“明晰重點難點”三個方向切入,旨在探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教學策略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各種事物的需求逐漸轉變為準確、高效,小學數學教學也是如此。雖然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開始著手探索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或手段,但教師沒有在小學生的性格、年齡特點和抽象的數學知識點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沒有顯著改善。那么,如何才能準確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個方法:
一、豐富預習手段,引導自主學習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雖然口頭要求學生課下進行預習,但教師似乎并不重視學生的預習結果,課上以一句“大家課下預習了嗎?今天我們來講×××”便開始新課的講授。久而久之,即使有課前預習習慣的學生逐漸受到教師的忽視也會放棄預習,導致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存在較大難度。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新興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吸引學生預習,引導學生課下自主學習,課上要求學生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或產生的疑問,由教師給予解答或進行小組討論。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時,學生已經學過有關長方形的知識,教師可以從長方形入手,設計并錄制一個供學生課前預習的視頻。視頻主要內容:教師手中拿著長方形的相框,拉住兩條邊往相對的方向拉,長方形的直角逐漸變化,相框形狀逐漸變為平行四邊形。并借此要求學生親自操作相框拉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隨后,要求學生測量每條邊并測量每個角度,幫助學生認識到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性。同時,教師用手不斷拉相框,平行四邊形內部的角度不斷變化,證明平行四邊形不穩固的特點,并引導學生動手。最后,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平行四邊形。課上,教師手拿相框進入課堂,學生對于相框的使用非常熟悉,紛紛領會到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另外,由于不同學生的基礎不同,有學生表示自己對于平行四邊形不如長方形穩固的特點不太明白,教師可以此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因為同齡人的理解和解釋更易被學生接受,學生受到感染后會在課下積極地進行預習,爭取成為課上為同學排憂解難的人,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同時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合理利用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的好壞是一節課能否引起學生興趣的關鍵,只有在開始授課的前幾分鐘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才能在教師后續的授課中獲得知識的累積。在信息化教學手段較為發達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的導入手段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本水平合理選擇,只要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學習欲望的目的即可。
例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中的內容先將其中的小數換成整數。教師:“今年的水費是356元,電費是227元,那么今年的水費和電費一共花費多少錢?要求以列式的方式計算。”因為學生對于整數的加減法已經“手到擒來”,所以這個問題既難不倒學生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迫不及待地要求教師再提出幾個問題。教師以問題“小明的身高是1.46米,萌萌的身高是1.23米,他們兩個加起來有多高?”從學生熟悉的身高入手更易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這種導入方式雖然簡單,但既能調動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又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明晰重點難點,方便學生掌握
由于數學知識較其他學科知識更為抽象,學生較難理解,所以數學教師恨不得將自己了解的所有知識或方法傳授給學生,而忽視了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導致學生的學習沒有重點,只是一直在接受教師傳授的全部內容。教師在教學前要充分備課,在明確教學重難點的前提下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教學結構,使學生在學習時知道從何處入手,進而更好地掌握重難點。
例如,“相交與垂直”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了解相交與垂直的定義,掌握垂線的畫法及步驟,理解互相垂直的定義。由于這個知識點設計的重點和難點較多,學生一時難以掌握,教師可將教學分為幾個課時,每個課時的教學設計圍繞一個重點或難點展開,幫助學生一步一個臺階的理解,以免學生感覺太難而放棄學習。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廣大教師不斷投身于教育事業中,從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深入了解教材背后知識點之間的聯結,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授課,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香.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從“數的認識”教學談起[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1):235,237.
[2] 樊朝霞.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7(28):45-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