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服裝制圖課教學新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職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如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注重教學時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教學體系等。服裝專業是中職學校開設的熱門專業之一,該專業現已經形成較為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為培養實踐性、創新性以及綜合性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從服裝制圖課教學模式出發,對當前中職服裝制圖課的教學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就此提出幾點建議,以期提高中職服裝制圖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服裝制圖課;教學模式;探索
  作者簡介:馬振國,周口女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講師。(河南 商水 466100 )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3-0055-02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與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對就業人員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服裝行業,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還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能夠在從事服裝工作的過程中將自己的設想轉化為產品,為企業創造價值與效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服裝制圖課教學,從社會與市場發展角度出發,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實踐與創新能力,為其將來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對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職服裝制圖課的教學現狀
  1. 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升。教師的能力水平與學生興趣、教學效果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中職服裝專業教師雖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理論水平相對較高,但其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直觀地展示當下服裝企業的發展狀況、市場發展動態與流行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1]
  2. 教學方式有待改進。當前,許多教師在制圖課堂一般會采用兩種方式進行教學:一是師傅帶徒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先在課堂上進行示范繪圖,學生先觀察教師的繪圖手法、繪圖模式,隨后再根據教師的示范制作比例為1:5的凈縫結構圖,教師確認學生制作圖沒有錯誤后,繼續引導其制作毛樣板圖;二是教師間協作教學意識不夠,一般中職服裝專業課程較多,不同教師對于同一問題也有不同看法,如“服裝制圖”與“服裝縫制工藝”分別由兩位老師教授,此種模式則會導致不同教師對對方所授課程產生態度與看法,“服裝制圖”課所制作的樣板無法通過“服裝縫制工藝”課教師的檢驗,而“服裝制圖”教師亦不知道樣板存在何種問題,若長期如此,不僅學生制圖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二、中職服裝制圖課教學的探索
  1. 轉變教學理念,摒棄陳舊思想。在市場經濟中,服裝不僅是一類產業,同時還是一種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服裝的功能不再是簡單的蔽體御寒,服裝還被賦予了各種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服裝還代表了一個人的興趣愛好、時尚品味與精神風貌。在此背景下,中職服裝專業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陳舊的教學思想,遵循社會發展、藝術變化規律,積極對教學模式進行完善與創新,例如在要求學生設計衣服的時候,不僅要體現服裝的實用性,還要體現服裝的時尚感與品味感,只有別具一格、別出心裁的設計才能獲得大眾的認可。除此之外,教師應當意識到實踐對服裝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壓縮理論講解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可能。例如,讓學生多看款式與樣衣,據此制定1:1的實際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最新的工業樣板標準要求學生,如若有條件,教師可以為每位學生安排一臺機器,使其將自己設計的作品穿在人臺上,展示成品的具體效果。學生還可以通過人臺對制品進行完善與修改,不斷提高實踐能力。
  2. 確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服裝專業的縫制課與制圖課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學生只有將縫制好的作品進行檢驗,才能知道設計是否合理、比例是否適當、制板是否科學。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由同一位教師講授縫制課與制圖課,若該條件無法滿足,則不同課程的教師應多進行交流溝通,在確定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對教材難度較大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并加入一些與服裝面料、服裝工藝相關的知識點,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開展針對性教學,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制圖能力與水平。[2]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技能,為其就業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觀念與就業意識,讓其能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制圖能力與設計水準。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如在學習“兩片袖”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教學方式,讓每組學生采用不同的制圖方法設計兩片袖樣板,并合作加工成樣衣,通過成品樣衣,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在制圖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修改與完善。由此可見,將制圖和縫制課程教學開展配合以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制圖能力與縫制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制圖效果也會提升,繪圖能力也會不斷得到提高。
  3. 豐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時至今日,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要對教學模式進行豐富與完善,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從根本上提高制圖課的教學效果。首先,廣泛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服裝制圖課教師可以將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轉變為多媒體形象展示,以豐富課堂的趣味,降低學生理解與學習的難度,從而提高制圖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將制圖課(手工制板)與服裝CAD制板(電腦制板)相結合,同步教學。學生學習完手工制版以后,可同步通過電腦學習CAD制板,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其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當地的服裝企業進行參觀,方便學生了解服裝企業的具體生產流程、感受企業文化,從而為其將來從事服裝相關職業奠定基礎。最后,學校還可以邀請相關的服裝設計師、樣板師到學校進行講學,讓學生對服裝專業、工業制板技術有深入的了解。服裝專業學生畢業以后除了可以進入服裝工作室、服裝企業工作外,還可以到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從事民族服飾文化開發工作,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傳承與發揚民族服飾文化。因此,中職服裝專業教師可以將民族服飾教學與制圖課程內容結合,讓學生主動去了解不同民族服飾的服裝制作。若學生恰好是少數民族,學生則可以在弘揚和傳承本民族服飾文化中學習服裝結構制圖。民族服裝制圖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制板方法與民族傳統工藝進行結合,制作出最后的服裝成品,并挑選一家民族服飾加工商鋪作為試點,讓其代為銷售,如若銷售效果良好,則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4. 強化校企合作,提高實踐能力。經過1年的基礎學習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服裝設計的具體內容,具備到企業進行實習的能力,學??梢栽诤钇诎才艑W生前往相關合作企業進行學習,讓其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了解服裝企業的具體運作流程、熟悉工作內容。待學生返回學校繼續學習后,學校可以允許學生與企業簽訂相應的訂單合同,讓學生嘗試根據企業客戶的要求學習樣板制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需要反復修改自己的設計,找到自身作品與工業制衣、制板之間的差異,并將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實現學以致用,這對于其今后的就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3]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建議企業在學校內部設立服裝車間,將其作為學生的實踐訓練基地,教師則可以根據教學進度、教學內容等適時安排學生進行車間實習。在車間收到生產任務后,教師則可以安排學生進入車間實習,并全程對學生進行指導與幫助,讓學生能安心參與到企業的制板、工藝歷程中,在實踐中鍛煉、完善與提高自我。這種方式既不影響正常的系統教學,又能讓學生在實踐訓練中檢驗在課堂上所學知識。通過有目的的實踐訓練,學生的實習變得具有針對性與高效性,有效縮短了學生工作的適應期,促進教學實踐效果的提高。
  中職院校必須積極順應社會與教育發展的潮流,對當前的服裝制圖課程進行完善與改革,加強校企合作,積極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服裝結構制圖課教師也必須要主動進行反思,摒棄傳統陳舊的教學理念,并以就業為導向展開教學,通過豐富的教學模式、完善的教學計劃與內容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從而為學生將來的就業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朱昱.“服裝結構制圖”教學中創造性教學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7,(3):71-73.
  [2] 彭燕輝.中職服裝結構制圖教學改革策略探析[J].紡織報告,2018,(5):70-72.
  [3] 呂捷霞,陳裕初,秦紅.中職學校服裝結構制圖課程有效教學思考[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10):41-42.
  責任編輯  程  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5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