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云平臺的中職計算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新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將翻轉課堂和云平臺相結合,應用到計算機專業技能課堂中,文章詳細介紹基于云平臺的“析、測、拓、鞏”四維一體的教學操作過程,探討應用云平臺的中職計算機技能課程教學新模式,充分發揮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拓展課堂的空間和時間,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云平臺;“析、測、拓、鞏”四維一體教學;實時評價;課堂效率
  作者簡介:黃麗麗,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教師,研究方向為中職計算機課堂效率。(浙江 杭州 310021)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3-0094-02
  大多數中職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前,接受的學校教育在學習內容上通常偏向基礎性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會更多地注重純理論性的知識教學。但中職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知識的實踐和運用,計算機課程也不例外,因此學生除了掌握知識點是什么、為什么之外,還需要知道怎么做。從純理論課堂學習模式轉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題學習模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差異明顯,因此,設計合理的課程內容、重視課堂教學過程,已成為提高學生掌握課堂實踐內容的一個重要基礎和要求。此外,計算機技能教學課堂中,因班級規模較大,教師在講解知識、演示實踐操作后,很難觀測到每個學生的所有操作,無法及時捕捉到學生操作上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提供有效指導或者給予有針對性的點評。若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缺少對錯誤的指正或及時鼓勵,部分學生會因此逐步喪失對教學課堂的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倦怠情緒,這些情況的出現不僅會削弱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會降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實現技能課堂的實時評價,做到及時的課堂反饋,幫助學生針對性、有效地訓練,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一、翻轉課堂與云平臺的概念界定
  1. 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是將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進行顛倒,知識傳授即教師的“教”由學習者借助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在課前完成,課中時間主要進行知識內化,也即學生的“學”,實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
  2. 云平臺。本文所涉及的云平臺是指由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團隊和浙江掌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輔助計算機課堂教學的電子測試系統。云平臺結合了中職院校學生的特點,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實現了對計算機課程練習題的電子管理、學生操作細節得分的記錄。該平臺既能夠實現理論題的在線批改,又能讓學生通過技能題練習來獲得實時評測,真正解決了中職院校教師在技能教學過程中不能實時評價的問題。
  二、基于云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案設計與思路
  通過云平臺將課程教學和學習分為課前、課中兩個階段。課前,學生在學習微課后通過平臺提交微課練習結果,平臺會自動評分,學生再進行自我評價。課中,教師利用平臺觀測學生的操作過程,從而把握學生操作細節,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反饋,實現學生操作的實時評價。根據計算機課程實踐特點,可把課堂分為“析、測、拓、鞏”四個階段,即四維一體教學模式。
  1.“析”階段。教師課前在云平臺上創建信息化的教學環境,學生登錄云平臺,完成微課的預習和微課反饋練習。云平臺記錄學生微課預習情況,教師根據云平臺測試成績適當調整后續教學計劃。
  2.“測”階段。創設情境,明確主題,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利用上傳到云平臺的微課,讓學生自主學習微課內容,并在云平臺上完成測試,最后對測試成績前5的同學給予加分,教師利用云平臺的操作留痕功能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講解,突破教學重難點。
  3.“拓”階段。這階段內容屬于拓展創新階段,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拓展創新任務,最后小組作品上傳至云平臺,使用投票系統對各個小組作品進行評價,對排名前三的小組給予加分獎勵。
  4.“鞏”階段。通過云平臺對本節課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點進行再一次測試,教師根據評分細節對學生掌握較為薄弱的環節進行再次講解,進一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吸收,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三、基于云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過程
  本文以PS路徑的應用一課為例,說明基于云平臺“析、測、拓、鞏”四維一體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
  1.“析”階段——翻轉課堂,分析學生微課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在課前,教師在云平臺上發布PS路徑工具微課視頻和微課檢測任務。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復習PS路徑相關操作,并通過云平臺完成微課反饋練習,獲得系統自動評分。
  2.“測”階段——云平臺提供學生實踐技能訓練,自動批閱作業,集中反饋指導。目的在于通過在云平臺上展示視頻,調動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聚焦課堂,明確本課任務。一是導入課題。教師播放《多彩季》場景視頻,引出課堂任務——收集代表四季的四張郵票。學生觀看視頻,明確任務目標。二是開展技術實踐。教師先要發布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后使用學業測試平臺的“評分明細統計”功能查看班級整體情況,根據學生失分多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突破重難點。學生登錄學業測試平臺,觀看與任務相關的視頻,完成任務,交卷并查看個人成績明細,嘗試自己修改并進行二次評分。在這一階段,教師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授課,把任務分成幾個步驟,這有利于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通過查看評分明細以及學生的作品,強調參數設置技術要點,化解本節重難點。
  3.“拓”階段——根據微課學習,各小組成員自主設計一張郵票,最終形成一張四季郵票集。這一階段主要展示任務效果。教師安排學生4人一組,創新設計郵票,形成一張四季郵票集。對學生作品進行投票評選,發布課前準備的投票系統,給得票前3名的小組成員給予加分。而學生小組在此過程中則要進行討論、技術交流,由組長分配組員任務,組長拼接終稿完成作品。最后學生登錄網頁完成投票。
  4.“鞏”階段——使用云平臺發布理論闖關題目。旨在總結課堂、突破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教師發布云平臺完成理論闖關任務,隨機抽取一位學生上臺進行測試,使用學業測試平臺的“評分明細統計”功能查看班級整體情況,并作點評和總結。學生則登錄云平臺,完成理論測試,交卷并查看個人成績明細,嘗試自己修改并進行二次評分。學生和教師共同提煉本節的主要知識技能點,總結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四、基于云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成效
  1. 課堂互動多、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內容不再是單一的純理論知識教學,學生有更強的意愿通過實踐操作來掌握知識技能。教師在課堂實踐過程中及時點評,第一時間給學生鼓勵和建議,可以更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通過在該平臺上植入有趣課程,越來越多的學生愿意投入到翻轉課堂上學習。
  2. 模擬測試針對性強,學生學習成績上浮明顯。從2017年開始,學校各個專業開始試運行云平臺,筆者跟蹤2017級計算機應用(1)班與計算機應用(2)班的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成績,其中(1)班采用云平臺教學模式,(2)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兩班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成績比較,數據表明采用云平臺的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
  參考文獻:
  [1] 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4):65-68.
  [2] 曾明星,周清平,王曉波,等.軟件工程專業“翻轉課堂”云計算教學平臺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13,(8):26-31.
  責任編輯  陳 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5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