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以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培訓課為例,通過分析微信平臺應用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實現翻轉課堂的可行性,然后借助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和微課,三者結合運用于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培訓課教學中,讓學生開展移動學習,以輔助傳統課堂教學,探索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關 鍵 詞] 微信;翻轉課堂;中職學生;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220-02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是新時代學生的必備素質,也是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是經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面向社會,用于考查非計算機專業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因此,不少用人單位將擁有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視為學生具備計算機水平能力的體現。在福建省許多中高職學校紛紛開設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課,幫助學生順利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
三明職業中專學校2016級有兩個學前教育專業五年制班級的學生要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為此,在這兩個班開設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培訓課,為期一個學期,每周四節課,共36課時。培訓時間有限,課程覆蓋范圍大。培訓對象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職一年級學生。這門課對學生來說是“副課”,學習興趣不高。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動力,提高計算機等級培訓課的課堂教學效率。有限的課時和超大課程容量有著巨大的沖突。傳統的教育模式和學習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解決所有面臨的問題。于是經過認真思考,決定在課堂中引入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教學模式,將它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參加此類考試的一次性通過率。下面以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培訓課為例,談談基于微信平臺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實踐的初步探索,歡迎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一、微信平臺應用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實現翻轉課堂的可行性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制作的數字材料(音視頻、電子教材等),自主學習課程,然后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活動(釋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形態。
(二)選擇微信平臺作為課堂翻轉媒介的理由
1.目前我國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中職學生幾乎每人手上都持有智能手機。如我任教的16級學前教育大專1班和2班的學生就是“人手一機”。另外,隨著移動4G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實現了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且收費低廉。這為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移動學習提供了物質基本條件。
2.由于微信是目前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它依托智能手機,支持各種信息格式,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在線溝通功能強大;而且微信是免費軟件,使用微信平臺成本低,不需要學校再花代價去建立適合翻轉教學的網絡平臺。
3.微信平臺穩定。微信是當下最流行的社交平臺,其服務器成熟穩定,不用擔心教學資源上傳后出現學生無法觀看的問題。因此,微信可以為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移動學習提供軟件保障。
在中職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將學習資料發送給學生,學生可以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微信群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即時溝通互動的環境,這樣學生就能真正意義上做到隨時學、隨處學。課上沒明白的知識點課后還可打開手機隨時隨地復習鞏固,在培養中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對智能手機進行重新定位,讓他們做到快樂學習。
二、借助微信平臺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實現課堂翻轉的教學探索與實踐
目前,有許多教育機構或學校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主要是用于招生宣傳、發送教育資訊或分享教育心得等,而用于中職教學中的卻少見。下面借助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和微課三者結合運用于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的培訓課,讓學生開展移動學習以輔助傳統課堂教學,探索翻轉課堂模式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微信公眾號發送學習材料,擴大課堂教學知識容量
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大綱要求采用無紙化考試,上機操作,考試內容包含:(1)選擇題(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絡的基本知識)(20分);(2)Windows 操作系統的使用(10分);(3)Word操作(25分);(4)Excel 操作(20分);(5)PowerPoint 操作(15分);(6)瀏覽器(IE)的簡單使用和電子郵件收發(10分)。從考試分值比例來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注重操作技能的訓練。學生充分上機實踐對學好這門課尤為重要。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一般是教師教授,學生聽課,然后學生練習,以教師為主導且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中職學生所接受的實踐訓練遠遠不夠,僅依靠課堂無法進行過多的針對性練習。在學習中有限的課時和超大課程容量有巨大的沖突,而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微信公眾號,將與考試有關的資料(如考試大綱、??贾R點、近幾年考卷等)推送給學生,為學生打造“隨身資料庫”。另外,在課前也可將每個章節的相關考點和典型題目發布給學生,讓學生課前預習,填寫預習情況表,收集學生感到困難的知識點,讓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提高課堂效率。因手機攜帶方便,微信也是學生常用的社交軟件,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開始移動學習,這種方式他們樂于接受。 (二)利用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實現課堂翻轉
中職學生知識結構相對單薄,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學習進度往往會表現出極大差異。就中職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在開設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培訓課前,已經學了一學期的計算機基礎課,可是開學初我發現一些學生對Word、Excel的基本操作很熟練,而一些學生卻對許多操作一知半解,獨立操作時極易出問題。傳統課堂教學齊起走的方式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跟不上,而學習好的學生卻吃不飽。為此,根據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大綱要求,結合歷年考試真題以及學生問題比較多的重難點做成微課視頻。這樣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觀看視頻,看完視頻后寫出問題,帶著問題來上課,在課堂上與教師、同學一起討論、上機練習。學生對看不明白的操作可以在課中或課后反復多次看視頻,直到學會為止。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直接演示或講解操作步驟,而是把教學由“教—學”模式變為“學—教”。這時教師不是以講課為主,而是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學習的內容,讓學生之間相互刺激、相互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學生再使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模擬考試系統獨立完成習題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規范操作步驟,解決學生面對計算機屏幕學習時常會出現操作細節缺失的問題和教師無暇逐個輔導的難題, 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策略,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成就感和學以致用的快樂。
(三)利用微信群實現在線即時溝通,提升教學互動性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的考核方式是上機操作,因此授課是在學校的機房里進行的。培訓課上學生利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模擬考試系統進行上機練習。培訓課剛開始的時候,學生的疑問很多,教師在進行巡視輔導時,一個人面對幾十個學生,往往忙不過來。當教師在對某個學生進行答疑時,有好幾個學生在等待。一堂課下來,教師累得很,效果卻不好。學生不滿意,因為分配到每個學生的時間并不多,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即時解決學生所有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在任教班級建立了專門的微信群,讓學生把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和不會的習題用手機拍照,傳到微信群里。教師在線即時解答,同時鼓勵學生在網絡上進行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獲得的信息與知識。由于微信群是面向全班同學,學生提問和教師(或同學)的解答也是面向全體學生,這就將原來一對一解答,轉變成了統一解答,從而完成快速高效地交流,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提升課堂教學互動性。
總之,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培訓課中引入基于微信平臺的手機移動教學,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是一種新的嘗試,它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提高課堂內外師生的互動性,微課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搜集相關知識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道,突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微信與微課相結合,給學生帶來很好的“互聯網+”教學體驗,實現了課堂翻轉。
這次實踐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真正讓學生認識到手機不僅可以用于通訊、娛樂,也能用于學習,引導學生將手機從“玩具”轉變為“學具”,從而在移動互聯時代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同時,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模式的探究將有助于中職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并提高他們在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中的一次性通過率。
參考文獻:
[1]黎加厚,王竹立.最終改變課堂的技術或許是手機[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20):4-12.
[2]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3]林莉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培訓中的應用與研究[J].時代教育,2015(18).
[4]華燕.微課教學走進等級考試教程[J].教育研究,2015(8):8.
編輯 李 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