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元資源,構建特色班級文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改革中對于班級特色文化的構建提出新的要求,倡導將自主學習的環境還給學生,打造適宜學生成長和身心發展的良好家園。基于此,本文在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基礎上,暢想了結合多元學校教學資源,構建特色班級文化的美好愿望,希望可以有效改善兒童班級活動氛圍,讓特色班級文化伴隨兒童一個有趣、快樂的童年。
關鍵詞:小學教育;多元資源;班級文化
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這句話就直接告訴了我們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它的影響過程還不是瞬間凸顯的,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對客體進行熏陶的,但也正是如此,經過這樣氛圍感染后,其熏陶的內容會在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就是我對小學班級特色文化的構建做出的簡介,希望同仁可以采納。
一、明確班級管理理念,打造統一口號
每一個班級都應當有自己獨立的文化,首先就是對班級口號的確定,這一口號適用于學生晨跑、隊列分練以及合唱表演等各種團體競技的過程中,通過喊響班級統一的口號,可以瞬間提升班級的核心凝聚力,達到振奮人心,同舟共濟,共同克服學習和生活困難的目的,讓其他班級看到自己團隊的矯健英姿。因此,明確班級管理的理念,打造統一、響亮的口號,就成為了構建班級特色文化的第一步。具體的辦法,筆者認為,首先可以告訴班級孩子們自己管理班級的基本理念,筆者將管理理念定位在“講信、修睦、誠實、仁愛”上,然后,向本班學生廣泛征集班級口號,鼓勵兒童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最終通過投票選舉定位了本班的團隊口號“天道酬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青春飛揚?!笨梢哉f,這一口號是大家共同思考的結果,之后,它也成為了本班班級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利用兒童競爭心理,創設竟比園地
我們都知曉小學階段的兒童具有較強的斗爭意識,他們渴望在同齡人面前表現自己,證明自己,讓教師和同學知曉自己是最棒的,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教學資源,比如,開辟班級中的一些“空地”,然后,結合不同的貼紙、線條、剪紙等元素,創設班級中的競爭園地,比如,“實干比拼”園地,對每次上課時,教師提出了問題,哪位同學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回答出最為正確的答案,就可以得到教師的一課“紅花”,張貼在“實干比拼”園地中,除此之外,學生在某些特定的考試中,或者學科趣味競賽中,獲得的殊榮也可以作為衡量給予“紅花”的依據,而這些教學管理方法,則非常符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滿足了他們對競爭求知的需要,最終在學期末,匯總兒童一個學期的“紅花”數量,從而評選出優秀的兒童,進行全班、全校表彰,構建良好的班級和學校創先爭優的教學管理氛圍。
三、結合本地特色資源,實施“鄉土”教育
我國的幅員遼闊,橫跨的地域較大,南方氣候溫和濕潤,北方氣候干冷苦寒,更有黃土高坡和青藏高原等特色風貌,這些都完美詮釋了“一方水土,滋養一方人”的俗語,因此,我們不妨結合本地特有的一些家鄉資源、風貌,以此作為班級教學管理資源,打造屬于本班的特色管理文化。
比如,我們可以在班級內部的墻上,張貼一些本地特色的旅游景區圖片,一來可以促使兒童在緊張的學習壓力面前得到適當的放松,二來,更可以讓孩子們從小了解自己的家鄉,感受自己的家鄉之美,并且熱愛家鄉,能夠向其他人介紹自己的家鄉。另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小學各個年級內部的“家鄉之美”主題板報,讓孩子們利用手中的粉筆,書寫和描繪對家鄉的了解和贊美,打造出特色班級文化,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四、舉辦特色主題班會,凸顯班級個性
通過舉辦特色的主題班會,彰顯一個班級的個性,也是可以達到構建特色班級文化目的的。而特色班級主題班會的創辦,主要是分階段、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展開豐富的集體活動,在特色集體活動的互助下,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得到有效培養,更陶冶他們的情操,促使最終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比如,通過組織“我會疊被子了”的班級活動,給予學生一個家庭生活的場景,讓孩子從每天的清晨起床開始,觀察他們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床鋪、文具、洗漱等用品,在這些實踐活動中,讓兒童逐漸形成獨立自主、自理自立的生活習慣和能力。
綜上,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歷來是實踐中的一大重點和難點,需要我們苦口婆心耐心引導和規勸,也需要我們結合一些特色班級文化,來糾正兒童的行為習慣,促使他們形成健康、向上的行為素養,進而提升小學班級管理質量,優化學校整體辦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燕宏.小學班級管理的五種方法[J].甘肅教育,2018(08).
[2]劉子艷.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3).
[4]張兆紅,付紀田.芻議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方法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8(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