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三年級習作片段教學的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片段教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概括能力正處于慢慢形成和學習的階段,因此,老師不能在教學中急于求成,而是要通過片段訓練來逐步地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長篇大論的文章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針對這一情況,老師要將長篇寫作分段對學生進行訓練,使他們在簡單的習作訓練中有話可說。這篇文章我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對農村小學三年級習作片段教學的創新實踐教學方法進行一個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習作;片段教學
所謂習作的片段教學,也叫做“小練筆”,是用簡短的篇幅表現一個生活片段,或者是說明事物的某個方面等等。與綜合訓練的“大作文”而言,它既是字、詞、句訓練的歸結,又是篇章訓練的基礎。它側重于局部、某一單項的練習,可以寫一個場面、寫人物的外貌和神態、對話或者是心理活動等等。片段訓練用時少,易于被學生們所接受;篇幅短,易于教師批改和當堂反饋;方式靈活,有針對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就要使片段教學真正達到輕負擔、高效益的教學效果。而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對片段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探究,讓片段訓練成為壘筑學生習作能力的一個個臺階,幫助學生攀登大作之巔。接下來,我就通過我多年以來的教學經歷和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如何對農村小學三年級的習作片段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進。
一、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片段寫作素材
有句話說得好,“用心寫出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只有用心去寫,寫出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這才是寫作的本真意義所在。所謂生活化寫作,就是要求學生們直面現實生活,用心體驗和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并挖掘出寫作的素材,并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對各種生活現象和事例進行反思、理解,并用多種風格的語言形式把它表達出來。而這種寫作方式,是無法直接用寫作技巧和框架就能培養起來的,老師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親近生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讓他們自己主動從生活中發現值得記述和思考的東西。這樣,不僅他們的寫作會更加真實、有亮點,能打動人,而且他們也會養成在日常生活中反思和思考的習慣,從而樹立一個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些生活中零零碎碎的素材一旦被整理成片段性的文字,就會為孩子今后的寫作能力提升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片段訓練不講究考究的開頭與結尾,甚至沒有一個華麗的主題,但是對遣詞造句也很嚴謹、精煉要求很高,著重是內容要具體明了,條理清楚。在片段訓練中,教師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和題材,從而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流豐盈,溪流自然活活潑潑地晝夜不息。”他還認為:“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生出來。有了充實的生活才能有好文章?!币虼耍蠋熢谄綍r的課堂上就要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和思考生活,不斷地反省和思考所遇見和做過的事情,并通過定期的小練筆將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素材積累起來,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將這些片段加以整合,成為一篇成功的習作作品。這也能夠在不斷的積累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能夠在今后寫文章的時候信手拈來、落筆成文,從而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增強他們對寫作的熟練度和信心,從而達到激發其寫作興趣和積極性的目的。
二、豐富片段教學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語文教學的方式也有所改進和創新。因此,教師在進行片段教學中不能一味地對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進行講授,強制給學生灌輸固定、僵化的寫作模式,而是要突破這些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針對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接受程度給學生們制訂一套合適的片段教學方法。
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有一個明顯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形象思維要遠遠活躍于抽象思維。因此,教師要把握住他們的這一特點,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進行片段教學。比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現代技術給學生們展現一些現實片段,從而引起學生們的深思。比起枯燥的說教和書本,生動形象的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材料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引發他們的創造靈感。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在進行展示之后,設立一個互動環節,讓孩子們主動舉手發言,談一談自己對這個片段的感受和想法,并與大家進行交流和借鑒。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材料進行了充分的辯證思考,孩子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在這之后,老師要留下課后作業,讓學生們回家后結合自己課上的思想,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那個片段給自己帶來的感受。這樣一系列的訓練,能使學生對事情的印象和感想更加深刻,也更容易對身邊發生的事情進行表述和描寫了。
老師同時也要注意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對寫作充滿自信。著名作家茅盾一直都記著小學時一位老師給自己的評語:“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泵┒苷J為,當年老師對自己的一句鼓勵,竟給了自己十足的動力,讓自己有信心有勇氣在文學這條路上愈走愈遠、愈戰愈勇。由此可見,老師的鼓勵對學生有著多么巨大的影響和作用。而在對學生的片段寫作的訓練中,因為難度較低,老師更加容易就能找出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并加以適當的支持、鼓勵和贊揚,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其對于寫作的信心和勇氣。
三、加強課內練習和課外積累的力度
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經過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練習,才能有所成就。寫作也是如此。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最重要的還是加強練習。而片段寫作能力則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先熟悉地把握和運用片段寫作的技巧,日后才能輕松熟練地寫出一整篇文章。因此,老師在平時要對學生多加督促,定期給他們安排片段訓練的任務,并認真進行批改和評價。在批改過后,也要進行詳細的作業反饋,在下一節語文課上挑選出比較出色的片段作業,給全班同學朗誦,并讓大家主動發言談一談感想,讓大家對范文的優點進行學習。與此同時,在課外,老師也要督促學生向“名家”看齊,讓學生多讀一些名著和優美的文章,在得到熏陶之余,也讓他們學會模仿這些名家的寫作方式。比如,老師可以定期給學生布置仿寫的任務,即讓他們在讀過固定的書目以后,對其中的一個片段進行模仿寫作。仿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幫助學生很快地熟悉并且吸收“名家”作品和文章中比較有價值的東西。這樣經常模仿和練習,學生最終也就懂得如何自己動筆去寫作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事先向學生說明:所謂的仿寫不是抄寫,是在原作品的基礎上加以適當的修飾和改造,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來表述出來。作為老師,要鼓勵學生們仿出新意、仿出特色,這樣才能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所培養和發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習作的教學過程中,片段訓練和教學具有著開山的決定性作用。片段教學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操作性較強,因而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片段教學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概括能力正處于慢慢形成和學習的階段,因此,作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分析片段教學的可行性,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加以探索和創新,通過片段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文芝,淺析作文教學中的片段訓練[J].學周刊,2015.
[2]袁小琳,片段訓練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
[3]馬化宏,巧用分層擴點 讓片段內容更充實——《晨掃》片段習作教學[J].小學教學設計,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