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三年級習作教學之管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三年級習作教學是小學階段習作教學的基礎。教師應做好由寫話到寫段,由看一看到說一說,由說一說到寫一寫,評一評與議一議相結合等一系列工作。只要逐步落實,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會提高,語文素養就能得以提升。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起步習作;說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6-0084-02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為多年從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教師,筆者深知作文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事情,作文寫不好,語文成績就提不起來。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最薄弱的一環,特別是步入小學第二、三學段,一提到習作課教師就頭疼,學生就苦臉。作文難教,作文難寫;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難。作文課上,教師花大量精力講解習作的方法、技巧,總希望給學生一些啟發,讓學生有一些收獲,可學生寫作文時卻依然束手無策,覺得沒話可寫,要么張冠李戴,要么字數不夠,要么百度搜索、作文書摘抄,要么文不對題,中心不明確,主次不分,語句不通順等。學生對作文有畏難心理,針對這一情況,許多家長不惜花錢、不惜犧牲孩子的周末時間,為孩子報作文輔導班,一周兩次,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還是一、二、三年級小學生的說話、寫話、寫段訓練目標沒有很好落實,忽略了這個階段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起步作文教學的第一板墻沒有打牢固。
  三年級起步作文的教學是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基礎,它的作用不容小覷。如果我們能認真研讀小語新課標關于三年級學生寫話、習作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積極探索習作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總結,打牢“第一板墻”,那么就能為小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三年級習作教學策略。
  一、起步作文應做好“寫話”到“寫段”的銜接訓練。
  作為寫話的起始年級,第一學段教學的目標就是會用一句完整的話或者用幾句連貫通順的句子,說出或寫出自己在圖片中觀察到的或生活中經歷的事情(事物),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句子、句群的概念,為三年級寫一段話打好基礎。在第一學段語文教學中,小學生除了大量的識字外,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看圖說話、看圖寫話、口語交際等方面的知識訓練,特別到了二年級的后半學期,這方面的知識更要有所提升。而到了三年級,習作教學的內容是“根據一幅或幾幅圖通順、連貫地寫一段話;根據觀察到的事物通順、連貫地寫一段話;根據生活中的見聞通順、連貫地寫一段話;圍繞一個意思通順、連貫地寫一段話”,很明顯,知識的難點進一步提升了。這里就要做好 “寫話”與 “寫段”的銜接。因此,初次接手三年級的語文教師在這一個階段的教學前,切不可盲目地對學生拔高要求。首先,要摸清學生觀察、說活、寫話能力的底細;其次,加強對學生進行幾種句群的訓練(連續句群、因果句群、總分句群),當然還有按事情(事物)的先后(時間、方位等)順序來寫的訓練,要求學生靈活使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先……接著……然后……”等句式。第三,教者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分層次、分內容對學生有的放矢地訓練和指導。這樣,通過潛移默化、溫故知新,就可以達到“無縫銜接”的目的了。
  二、起步作文應做好 “看一看”到“說一說”的過程訓練。
  看即觀察,是學生了解事情(事物)的第一步,巧妙地引導學生觀察事情(事物),可以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進而使學生產生習作的興趣。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和發揮多媒體視頻展臺的作用,精選有趣的圖片、學生學習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事情并把它們制作成PPT進行演示,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要求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內容表述出來。只有讓學生把看到的東西通過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學生的感受才能深刻。每個學生由于看的角度不一樣,想的也就不一樣,由于“看到”“想到”的不一樣,自然“說”的方式也就不一樣,自然就會把同一畫面、同一場景的內容說得“百花齊放”了。此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述,不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過多限制,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正確地指點。這是非常重要的。
  三、起步作文應做好“說一說”與“寫一寫”的緊密配合。
  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觀察了事物,并且說了自己想說的話。接下來就進入了學生動筆“寫我想說的”這個環節。此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要過多地對學生設置圈圈套套,而應該讓學生怎么想,怎么說,就怎么寫。 “說一說”與“寫一寫”的緊密結合,降低了學生習作的難度,大大提高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
  四、起步作文應做好“評一評”與“議一議”的相互融合。
  習作講評是整個習作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習作講評課尤為重要。講評到位,就能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首先,教師要認真閱讀每個學生的作文,并做好批閱筆記;其次,在講評課上應盡可能地點評學生的習作,點評的方式以鼓勵為主,以優良中差進行點評為主導;第三,評語要忠懇,多激勵性的語言,提出不足時,應盡量用“老師建議你在……就更好”一類的語言,以激勵學生以更加積極地態度參與作文的寫作,提高作文寫作的興趣。第四,教師在對小學生作文點評時,挑那些易改或少改的作文在班上朗讀,或者通過展臺投影展示,讓學生參與討論,進行修改,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進一步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標點符號的使用能力。
  五、起步作文應堅持課內外閱讀的指導與每天日記的習慣培養。
  閱讀可以提高課堂的容量,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豐富積累,豐厚文化底蘊,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為說話和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要扎實做好學生閱讀訓練工作。一要利用文本教給學生從閱讀中學習文章的結構和表達方法,聯系課文,想象補白,適當模仿;二要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朗讀背誦,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三要給學生推薦讀本,所推薦的讀物在內容和題材上要與課文相關;四是要讓學生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讀,多思,多記,習作時才會才思敏捷,筆下生花,文如泉涌。
  日記——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日記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提高習作水平。日記的訓練,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讓學生明確日記寫作的常態化,必須堅持天天寫。二是日記寫作的真實性,把每天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心里怎么想,筆下就怎么寫。日記可記一件事、多件事,百十個字也行,三言兩語也可,必須記載真實的事件和真情實感。三是家校合作,通過建立班級QQ群、微信圈,加強學生日記的監督與管理。每天家長及時上傳學生日記并點評。教師對于寫得好的日記要通過微信、校報、學習園地等平臺給予展評,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實踐證明,在三年級起步作文的教學工作中,只要教者能認真做好為文前的大量準備工作,在教學中能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輔助以恰當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會有很大的提高,語文素養也將實現質的飛躍。
 ?。ㄘ熅?韋淑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32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