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教學,要“授之以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教材為學生習作提供了良好的模仿素材。教學中,重視利用文本資源,把握可以讓學生模仿的習作訓練點,引導學生細致研讀和感悟,更具體地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和表達方式的指導和訓練。鼓勵學生在仿寫中創造,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關鍵詞】文本材料 習作訓練點 仿寫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93-01
《語文課程標準》學段目標與內容要求第三學段應能夠“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李家棟老師對這一目標中的“基本表達方法”作了解讀,指出 “了解表達順序、領悟文章表達方法”是“學習和借鑒作者‘怎么寫’的問題”,并提出可以實際參考、隨文學習的基本表達方法包括“開頭結尾的方法、組織材料的方法、敘述的方法、說明的方法、初步感受議論文的表達方法、基本的描寫方法”等。[1]語文教材為學生習作提供了良好的文本材料。教學中,重視利用課文資源,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細細研讀和感悟,把握可以讓學生模仿的習作訓練點,鼓勵學生仿寫中創造,創造中運用,能夠對學生提高習作能力起到良好的效果,應該在教學中積極提倡。
一、學習課文的行文結構
學習《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首詩歌時,我和學生一起分析,前四節敘述結構相似,首先講出自然景物中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應該是什么樣子的,然后通過“可是”轉折,描述現實狀況,最后發出疑問,表達對戰爭的憤慨與不解。在分析與品讀中,我努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聯系新聞中某些國家的戰亂情況發揮想象,在戰爭的破壞下,還有許多許多美好的事物毀于一旦……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馬上開始埋頭思考:“寬闊的校園,本來是孩子們讀書的樂園,可是如今到處是飛機轟炸的痕跡,打碎了孩子們求知的夢想,這究竟是為什么”……孩子們多角度的思維,使同學們課堂情感體驗達到高潮,有好勝的同學,還模仿全文創作了新詩,并在最后一節表達了要堅強起來,為維護和平而努力的強烈愿望。
二、學習課文中描寫人物形象的方法
《尊嚴》這一課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對哈默的形象是通過對他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細致描寫來體現的。課堂上,我先請同學們劃出描寫逃難人們狀況的語句,學生畫了“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等句子,仔細讀,然后提問:從“面呈菜色”“疲憊不堪”這兩個詞中讀出了什么。學生們自然地領悟到后面的動作描寫——“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删驮谶@群人中有一人與眾不同,他就是哈默。學生抓住描寫哈默的語言、動作以及神態的詞匯,如“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和“目光灰暗”“狼吞虎咽”等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哈默也是一個很需要食物的人,但他不愿不勞而獲,想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他有尊嚴。我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他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過程,感悟哈默的品質。經過一番指導,有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已經努力把自己當作了哈默,低沉的語氣反而更顯自然。這樣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悟到,在作文中,要想讓人物形象更鮮活,就要通過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進行細致的描寫來體現,這樣的人物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然后接著引導學生,在習作時,應該學會思索,自己作文的哪些地方,也應該用上外貌、語言、動作描寫,哪些地方,又可以用上心理描寫,怎么樣把這些地方寫具體,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動、形象,有吸引力。
三、學習課文中表達人物感情的方法
第十冊《習作4》的主題是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可以是看到、聽到甚至經歷過的,這個單元的課文,每一篇都深深打動了同學們,尤其是《金色的魚鉤》一課,有不少同學讀后唏噓起來。我就重點以《金色的魚鉤》為例,在學習文章時,我要求同學們說說哪些地方令人感動,絕大多數同學找出了老班長吃魚骨頭、釣魚等等情節論述。而在指導作文時,我將提出的問題轉換角度,要求同學們找一找“我”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動之情的,同學們沉思起來。經過思考,他們找到了“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我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竟撲倒在他懷里哭了?!薄拔野淹攵说阶爝?,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氣騰騰的魚缸里”等句子。同學們邊讀邊悟,明白了原來可以通過描述自己的心理和動作來表達感動之情。
四、模仿課文的開頭、結尾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非常優美的略讀課文,課文中的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使學生讀起來連連贊嘆,而結尾一句“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更讓學生倍感新奇,許多同學由此學會了在作文中使用反問式的結尾,使文章粲然生色。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多讀課文來學習作者的這些生動形象的句子。寫作時進行模仿,把別人的語句,內化為自己的書面語言,使文章生動別致。
五、從課文中學習細節描寫
細節刻畫是通過人物的神情、行為、動作、語言、服飾、愛好等進行細致而富有表現力的描寫方法?!遏~游到了紙上》這一課,就是通過刻畫聾啞青年特別的舉止:觀察金魚入神著迷,作畫全神貫注等細節,寫出了青年專注、勤奮、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物的描寫可謂細致入微。如第七段描寫青年寫生的情景:一會兒工筆,一絲不茍;一會兒速描,畫活了金魚的動態。青年專注、忘我的神態躍然紙上。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是怎樣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用細節刻畫的方法描寫人物的。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開始動筆描繪圍觀的人議論的情景,多種多樣的細節描寫展示了同學們豐富的想象,尤其是多位同學還對部分“圍觀人”議論的情景進行了細致刻畫,寫出了非常逼真的效果。
語文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讀寫訓練資源,文本即是學生習作的范例?!敖處熞朴趶恼Z言的角度對每一篇課文進行分析,提煉課文的句式、段式、篇式,分析課文中語言組合的特點,分析課文語言在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中傳情達意的技巧?!盵2]根據新課標要求,教學中,我們應重視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之間的聯系,努力并善于發現文本中語言文字訓練的因素,指導學生有意識地借鑒課文的寫作手法進行創作,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從仿寫中習得的方式和方法,將會逐漸內化為個人語言中的表達技能,從而為第四學段的“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家棟.《語文課程標準學習百問》[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2. 80.
[2]余映潮《小學語文教學藝術30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107.
作者簡介:
王艷(1971-),女,山東人,系山東農業大學附屬學校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