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既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更是難點,是一個啃不動的“硬骨頭”,但又不得不去嚼碎了慢慢品。了解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的現狀,對學生語言文字積累進行方法指導,這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積累運用的前提。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進行方法指導,讓課堂架設從積累到運用的橋梁,給予學生積累運用的有效策略,這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關鍵。
  【關鍵詞】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63-01
  一、語言文字積累的現狀
 ?。ㄒ唬┟つ空n外閱讀,不要求
  提到積累就想到課外閱讀,大量無效的課外閱讀,尤其是現在市面上書目繁雜,有些艱澀難懂,有些語法不通,錯誤百出。家長老師只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學生選擇甚至指定課外讀物,學生面對這些“精神大餐”索然無味,造成學生讀不透,讀不懂,讀完忘完,課外閱讀毫無作用。
  (二)任性做摘抄,不規范
  摘抄沒有格式,學生自由的亂抄一氣。很多學生的摘抄本,格式凌亂,沒有規范,書寫潦草。歸根究底,教師本身對摘抄本沒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只是喊著讀寫結合的口號,形式化的增加一本本子。讀是為了寫,積累是為了寫作,而這個凌亂的摘抄本上的內容,學生根本無法應用到寫作之中。
  二、語言文字與運用的有效策略
 ?。ㄒ唬┚劢菇滩膬热荩瑑然Z言積累
  一提到好詞好句,許多老師立刻想到課外書。然而我們都知道,在考試的時候,一本書中格外強調的幾個詞幾句話是重點,如果把一本書全劃進重點,那么也沒有重點可言了。積累最好的素材就是教材。如《天安門廣場》一課里有許多四字成語,尤其在最后一段描寫節日的天安門廣場時,接連用了花團錦簇,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等描寫顏色,以及華燈齊放、禮花飛舞、翩翩起舞和縱情歌唱等描寫節日熱鬧氛圍的詞語,在這里的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先讓學生讀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詞語的意思,然后根據這些詞語想象此時的天安門廣場是一幅什么景象。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他們一邊說可以一邊展示相應的圖片,學生在被圖片驚艷到的同時,詞語也已經深深映入他們的腦海。
 ?。ǘ┚抡n堂教學,邊積累邊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問“你感受到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想說什么?”等,這是很常見的教學手段。而當教師調動起學生感受之后,卻又匆匆結尾。在日常生活中,情感的發生,觀察和積累,都是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最基本的要素,所以當學生的情感和積累發生變化時,要及時讓他們把情感表達出來,把積累運用上,這才能書寫出最恰當、最貼切的話語。課堂是從積累到運用最有效的橋梁,幫助學生學會方法。如《天安門廣場》一課中,在指導完最后一段的背誦后,天安門廣場熱鬧的氛圍和生動形象的詞語還停留在學生的腦海中。這時提問:你還在哪里看到這樣熱鬧的場景?學生立刻變得活躍,語言也都生動起來,甚至于有些學生一邊說,一邊手舞足蹈,還有許多學生也將剛學到的詞語用上了。這就是運用摘抄本的最好時刻,讓學生拿出摘抄本,把剛學到的好詞收錄進去,然后用上這些詞寫一寫印象中最熱鬧的場景。最后再給學生時間,在全班分享或與同桌分享所寫的熱鬧場景。課堂上這幾個詞,完成了積累到運用,同時也指導了摘抄本的運用方法和對摘抄本的反饋。而每一篇課文都可以找一個積累的點,一課一得,真正學會將積累運用到語言中,架設從積累到運用的橋梁。
 ?。ㄈ┮龑дn外積累,強化運用方法
  課外積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呂叔湘先生曾說過:“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益于課外閱讀?!比~圣陶先生也曾指出:“為養成閱讀習慣,為充滿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讀不可?!痹谡n堂上,教師就課文中的好詞好句進行分析,好在哪?怎么用?通過課堂上對教材內容的內化與運用正是對課外積累的引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后在進行課外積累時,讓學生根據課上的過程,每讀一篇文章,找到其中最打動人的部分進行積累,及時在下面進行運用。這種有方法的課外積累才能事半功倍。
  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是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旨在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在積累中運用語言。積累和運用兩者密不可分,只知道積累,那么只能是讀死書,永遠不能進步。因此,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架設從積累到運用的橋梁,邊積累邊運用,從而做到認識語文,運用語文,熱愛語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