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外資公司的企業文化在危機管理中的體現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日益加快和中國市場經濟的日益成熟及市場本身的巨大購買力,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紛紛搶灘和布局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這些獨特的外資企業文化既給企業帶來鮮明特色,又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在面臨擁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的國內雇員及客戶群體時,稍有不慎,一次小的危機就會演變成一場災難,這就需要企業進行有效的危機管理。文章以企業行為文化和危機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論為理論依據,以3家外資機床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該行業跨國企業危機管理體系的不同和在危機管理中的具體表現,展現危機管理體系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及應對危機的策略。
  【關鍵詞】外資企業;企業文化;危機管理;市場經濟;機床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5-0259-02
  1 危機和危機管理的概念
  “危機”一詞是由美國著名字典作家Webster于1961年初定義的。他將危機定義為一個通向美好或糟糕未來的轉折點;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是一段關鍵的重要時期。截至目前,中外學者均對“危機”一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給出了多種定義。例如,中國學者郭杰忠將危機定義為企業面臨的一件緊急重大事故,該事故不僅危及公司的外部形象和利潤目標,而且會進一步危及企業的生存。綜合考慮眾多個學者的定義,筆者認為所謂危機實際上是一件不穩定的事件,對一家公司的體制結構構成了嚴重威脅,并要求其快速做出決策和行動。
   蘇偉倫先生從危機管理過程的角度來定義危機管理。所謂危機管理是指通過危機監測、危機防控、危機應對和危機處理,實現減少或避免由危機造成的相關損害的目的,甚至將危機轉化為機遇。相比之下,本文更傾向于Steven Fink和蘇偉倫提出的觀點。結合眾多理論,筆者認為危機管理實際上是一種有效預防和管理危機的機制,同時要求設立相應的危機管理部門并積極尋找危機下潛在的發展機遇。對于企業來說,這種機制應有助于避免或減少財產損失,將危機轉化為機遇。
  1.1 一些典型的中西方危機管理理論
   危機管理理論的形成在我國經歷了幾個階段,根據皮偉兵的觀點,其理論的形成經歷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萌芽期,第二個階段是形成期,第三個階段是發展期,其中對非典危機的研究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偟膩碚f,我國對危機管理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尚待解決,完善企業危機管理理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面簡要介紹其他兩種典型理論。
  1.1.1 階段理論
   在國內,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周永生。該理論是企業危機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危機事件的產生、演變、發展和處理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因此為了構建一套有效的危機管理體制,不同的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標準對企業危機管理階段進行分類。
  1.1.2 生命周期理論
   該理論由Simon A..Booth提出。從危機的不同階段對危機管理進行研究,認為危機是有周期性的,每個階段都有自身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將企業危機分為6個階段,即危機醞釀期、爆發期、擴散期、治療期、治療結束期和危機過后期。
   生命周期理論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危機管理的各個階段。該理論研究危機管理,如同研究一個生命體從出生到死亡,不斷循環沒有停止。用該理論研究和分析危機管理,可以發現該體系中幾乎所有的缺陷。
  1.2 危機管理和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
   某一種文化是某一特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從企業角度來講,文化是企業物質生產過程、活動模式和生活方式在精神層面的反映,約束企業成員的思維和企業行為。因此,有必要從文化的角度對企業危機及其管理進行辯證分析。
   企業危機的爆發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企業文化包含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而不同的價值觀對危機的爆發和管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有的企業價值觀包含有危機意識,這樣會促進企業危機文化的構建,所以即使發生危機也可以通過危機文化的建設來迅速培養和提升企業危機意識,并積極化解危機,但有些企業,其文化管理機制不健全,危機意識較弱,甚至根本沒有危機文化,這為企業危機的爆發和管理帶來了隱患,這種企業既不能有效預防危機,也無法有效管理危機。
  2 案例分析
   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控機床是“2025計劃”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該計劃明確提出我國將發展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的數控機床,加速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等尖端技術和設備。筆者分別在瑞士、美國和德國3家高端機床公司位于中國的服務部門工作過,這些公司有著不同的企業文化,使得不同的危機管理風格得以體現。下面簡要介紹這3家公司。
   “大昌”是一家瑞士高端機床公司,其中國總部位于上海,有13名員工?!肮埂笔且患覍W⒂谥卸藱C床設計、生產和銷售的美國公司,其亞太總部位于上海,有近100名員工?!袄枴笔且患覍W⒂诟叨藱C床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德國公司,其中國總部設在上海,員工不到200人。
   通過以上對企業文化的數據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①對于“哈斯”,領導者的綜合素質是優秀的,但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還需要加強。這就是為什么50%的受訪者選擇了公共關系危機管理,40%的受訪者選擇了組織危機。②對于“利勃海爾”,有45%的被調查者選擇公共關系危機管理,40%的被調查者選擇人力資源危機,說明其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設需要改進。③對于“大昌”,根據資料的調查,有45%的被調查者選擇生產和銷售危機管理,40%選擇公共關系危機,這說明其需要加強和完善行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
  3 討論
   上述3家公司如何建設有效的危機管理體系?根據對企業和危機管理體系的調查結果,要建立全面的危機預警機制,筆者認為在以下方面需要做出改進。  ?。?)精神層面。持續加強全體員工和部分領導層的危機感。對利勃海爾和大昌來說,除了繼續培養普通員工的危機感外,還必須加強領導層的危機感。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設,形成從普通員工到最高管理層的統一價值觀。
 ?。?)組織結構。公司需成立專門的危機管理部門,定期對全體員工進行相關培訓,使其能夠樹立科學的危機觀。例如,當發生自然災害時,危機管理部門應第一時間站在公眾面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當與員工溝通時,領導應知道如何使用微信群、QQ群等現代通訊工具安排工作或討論問題。在這種情形下,普通員工與領導之間的距離自然會縮短,溝通氛圍和效率與坐在會議室面對面開會相比更溫暖、更高效。
 ?。?)制度文化。應繼續完善福利制度、人事行政管理制度,以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讓員工有足夠的動力去履行職責,更高效地回報公司。
 ?。?)行為文化。簡言之,行為文化是企業價值觀轉變的中心。除企業嚴格的管理制度外,領導層要更多運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在聽取廣大員工的意見時,要表現出一種更親切、更開放的態度,給予足夠的尊重,而不是表現得只像一個冷漠的管理層。這一點在Z理論中也得到了反映,該理論包括決策過程和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Z理論倡導集體決策,堅持普通員工有參與決策的權利;Z理論倡導企業全體員工從日常工作到日常生活的相互關心,員工關系自由和諧。
  4 結語
   本文以企業文化為研究對象,以“哈斯”“利勃海爾”“大昌”3家公司為例,探討在華經營投資的國外機床企業的危機管理體系建設。
   這3家著名機床公司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瑞士。它們代表著現代機床工業急需的先進生產技術、成熟的企業文化和完善的管理體系,這些特點正是國內同行業所欠缺的。然而當其分支機構在中國開展業務時,其企業文化面臨諸多挑戰。根據調查,在企業文化方面,建議加強物質文明建設(如服務)、行為文化建設(如領導行為與人際關系)、制度文化建設(如福利制度、人力資源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如企業價值觀);另外,管理體系尤其是危機管理體系嚴重缺失,需要加強危機管理體系的建設,如設立專門的危機管理部門,培養企業全體員工的危機意識,定期對員工進行相關培訓。
   調查中采用大數據概念是一個有益的嘗試,這使得研究更可信和更有說服力。在華外資機床企業如何改善企業文化,完善危機管理體系?對這一問題,本文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議。希望本文能對國外機床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由于能力有限,本文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抽樣不夠;調查不夠全面,僅限于3家公司;沒有與高層領導進行面談等。通過本文,希望對國外機床企業在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文化和危機管理體系方面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進而使其可以為中國數控機床產業在“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 考 文 獻
  [1]郭斌.我國企業文化對外資公司管理中的影響[J].全國流通經濟,2017(33):17-18.
  [2]宋輝.金融危機管理過程中企業文化作用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
  [3]楊劍英.基于企業文化視角的營銷危機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6.
  [責任編輯:高海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3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