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職語文教學現狀的思考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語文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影響深遠。近些年來,不少中職學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投入了更多精力,對語文教學也做出了相應整改,盡管如此,中職學校語文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深入分析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能為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關 鍵 詞] 教育;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64-02
一、引言
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每一位中職學生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或者是技能人才,其中,中職語文的教學意義不可忽視。然而,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日益顯露,亟待解決,造成弊端的主要原因有:(1)中職教育入學門檻低,學生綜合素質不高。(2)中職教育僅僅重視提升學生的技能,忽略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語文課的重要性降低??傮w而言,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具體分析。
二、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中職教育發展迅速,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職學校的前身一般是普通中專,但是這兩者之間在培養目標的其他方面有很多差異,這就決定了二者的教學目標也具有差異。一些教師始終沒有從原來的中專教育模式中轉變過來,導致中職教育發展緩慢,難以實現國家規定的教學計劃。這主要就是因為缺少明確的中職語文教學目標,缺少統一的中職語文課程標準。而現階段的中職學生在應用能力不足,這就需要中職學校的老師及時完善教學措施,逐漸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總結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現狀時,我們發現,出現以上種種問題與教師教學目標不清晰有很大關聯。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在教學中就無章可循,僅僅憑自己的興趣教學,又或者是教學重點不突出,只會事倍功半,既不利于老師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高效學習,甚至會制約整體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教學方式陳舊,教學手段不夠靈活
在教育家朱永新的眼里:“教育,應當充滿民主精神,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當始終保持民主師生關系?!彼J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應當是建立在民主關系的基礎上,傳統教學以老師“教”為主,而不重視學生“學”的過程。尤其是在課堂上,老師的角色可以概括為指揮者和號令者,學生的角色則是服從者和跟隨者,這樣的教學方式使課堂單調乏味,造成學生學習動力不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現階段,中職語文教學始終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擁有絕對權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并盛行著“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方式??傮w來講,陳舊的教學方式以及呆板的教學手段不符合現階段的人才發展要求,不利于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教學設計針對性不夠強
中等職業教育有很多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差異,而且因為不同專業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不同,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依舊是不顧專業差異,用千篇一律的方法來對待每個學生,沒有根據不同專業的不同學習需要,將教學內容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應用一文多樣的教學設計,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不利于促進學生在語文教學和專業技能學習方面的發展。
三、中職語文教學的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
美國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目標又可以稱之為預期的教學效果?!庇纱丝梢姡贫ㄒ约懊鞔_教學目標對于教學來說意義重大,一般學校都是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教學方向的。最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也重點強調了制定教學目標這一環節,而且語文教學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語文,同時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和品味經典文章的能力。教師需要不斷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進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讓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新大綱具體指出了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具體方向,要求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基礎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素質;(2)提高學生的實用語文能力。此外,依據政府推行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制訂出合適的中職學生教學目標,才能進一步發揮語文教學的功能。
(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改變現有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蓬勃發展的多媒體技術在改進我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對現代教育帶來了諸多影響,如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多媒體技術的圖、文、聲、像、影并茂,這也是多媒體技術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模式被廣泛采用,這一模式也逐漸成為現代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新形勢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不斷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使中職語文課堂富有趣味性以及新穎性,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在授課時,教師應當改變原有的課堂“主宰者”身份,不再發號施令,而是做一個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以及靈活的教學手段,有助于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也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實用價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接下來的改進措施
(一)從學生方面入手
1.關注學生生活
經過調查發現,在中職學校許多學生具有厭學心理,對他們來說,接受職業教育就是為了提高學歷。而實際意義上的語文教學,則主要的作用在于增強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因此,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學生想方設法地逃避上課、考試。對于學校來說,轉變教學模式,加強教學效果,采取監視、懲罰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出勤率實在不切實際,不僅不能解決現有問題,甚至有可能使學生更加叛逆,最終導致學生更加厭學。經過深入分析之后,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具有人文關懷,主要體現在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教師不斷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不僅能增進彼此師生情誼,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
傳統的語文教學以鼓勵式教學為主,教師鼓勵其他學生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身上的優點、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方式等。然而,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能力差異十分明顯,如果僅僅采取單一的學習方式,就不可能適合各類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當兼顧不同學生的具有差異性的學習能力,采取分層次教學的措施,以提升學習效率為目的探索合適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從教師的具體教學實踐入手
1.轉變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
現階段,中職語文教學依然面臨諸多的教學困境,轉變教育理念十分必要。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做到以人為本。學生處于相對年輕的階段,具有很大發展潛力。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在年齡上十分相近,在心理發展狀態方面也沒有較大不同,造成他們之間的差異的,一般是他們的家庭、社會以及經歷的不同,同時這些差異也會影響到他們對問題的看法以及情感表達。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以及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始終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然后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第二,語文教師應和學生共同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全球化發展背景下,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因此,有必要針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提升人才的知識儲備,而中職語文教育的功能:(1)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語文知識。(2)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促進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保證學生在今后步入社會時不斷更新自己,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3)樹立民主教學的理念。民主教學的理念具體可以表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及建議。
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的板書講解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死板乏味,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有必要要求教師及時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充分發揮課堂的教學功能。(1)在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學生應當成為主體,學會利用更多的課堂時間。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情景模擬學習,這種方式既不會過于單調,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2)在現代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當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例如多媒體技術,這些技術除了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影片放映等手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3)促進教學多樣化。中職教育與高等教育的相似度很高,除了采用課堂教學,課外學習或者專家講座等模式也可以實現高效率的學習,同時也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結語
時代的發展,導致國家對人才的培養有著更高的要求,各中職學校教育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除了要對學生進行基礎教育之外,還要不斷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一般來說,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時,可以把語文教學作為一種重要方式。因此,中職學校應當幫助教師以及學生解決在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進一步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職能。
參考文獻:
[1]孫高強.對中職語文教學現狀的思考[J].學周刊,2015(14):45.
[2]劉丹丹.關于中職語文教學現狀的分析[J].才智,2011(24):110.
[3]孫靜.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17,233.
[4]馬彥紅.中職語文分層次教學模式效果分析[J].學周刊,2015(26):121.
[5]胡瑛.中職語文教學拓展延伸研究[D].蘇州大學,2014.
◎編輯 趙瑞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