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職生家庭休閑教育的價值和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闡述中職生家庭休閑教育價值,家庭休閑教育有利于培養中職生正確的休閑觀念意識、讓中職生獲得正能量,促進中職生個性發展、維護身心健康、引導他們走向社會化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從樹立正確、科學的休閑教育觀、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挖掘家庭休閑教育資源三方面提出中職生家庭休閑教育的策略。
[關 鍵 詞] 休閑;休閑教育;家庭休閑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04-02
休閑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領域,是人們追求的一個較高層次的精神狀態?!靶蓍e”一詞在西方有兩個來源:一是來源于希臘語中的“schole”(英語“school”的原始涵義),有“教育”及“教養”的意思;二是來源于古法語“Leisure”,古法語來源于希臘語“Skole”,其意即為休閑和教育。英文中“Leisure”休息的成分很少,消遣的成分也不大,主要是指“必要勞動之余的自我發展”,表明“休閑”一詞所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休閑應是人的一種精神狀態,休閑是需要教育的。人沒有與生俱來的休閑能力,特別是中職生,他們沒有同年齡段高中生的升學壓力,每天的空余時間也相對比較多。中職生休閑時間的寬裕并不能保證他們在品德、才智、個性等方面就能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由于受自身知識、覺悟的限制,中職生在閑暇中如何正確、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成了教育的盲區。同時,在一些家庭中缺乏正確的休閑意識,導致中職生的休閑生活出現偏差,因此對中職生家庭休閑教育的引導迫在眉睫。
一、休閑教育與家庭的關系
休閑教育就是培養人們對休閑行為的選擇和價值判斷的能力的教育。人類的生命始于家庭,家庭給每一個人的不僅是生理生命,還有精神生命,我們對人的看法、對世界的看法、如何與他人交往等都是在家庭中獲得初步的結構和定型的,因此家庭能夠深刻而直接地澆鑄個體的個性、價值觀和世界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休閑場所”,家長是對孩子進行休閑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庭休閑教育是培養孩子自主意識和能力的極好機會。家庭休閑教育應該是自由而溫馨的,是發生在家長每天對孩子的陪伴中、與孩子每天在一起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家庭休閑教育活動,讓家庭教育回歸美好生活。家庭休閑教育是指家長有價值地利用孩子的休閑時間進行教育,也就是在休閑時間里引導子女科學地利用時間,從而提高休閑生活質量的一種家庭教育。
二、中職生家庭休閑教育的價值
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期的中職生,也是處于人格成熟和完成社會化任務的重要時期,人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同時也會面臨一些發展方面的問題。積極把握中職生發展的特點和走向,重視中職生的家庭休閑生活指導,對他們養成積極健康的休閑生活態度、休閑生活價值觀、休閑生活技能,從而提高休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發展興趣特長,陶冶情操
中職生在校學習是集體活動,側重于發展共性,而休閑時間主要是個人的活動,能更好地發展人的個性,可以說是人更加重要的發展機會。中職生對手機、網絡成癮,休閑活動十分單一,上網和游戲成了主要的消遣方式,因此要充分發揮家庭休閑教育的作用,引導他們充分發展各種興趣、愛好和特長,陶冶情操。
(二)滿足心理需求,促進成長
現代休閑觀認為,休閑可以讓人放松身心,具有心理保健功能;同時,也是個體自我理解、自我發現的過程,具有促進個體自我發展的功能。中職生自我價值感偏低,積極的休閑活動能使他們擁有更多的積極情感特征,體驗自我價值,學會悅納自我,促進成長,增進心理健康。家庭是一個溝通和社交的場所,最初的社交就是從家開始的,高質量的家庭休閑活動能成為孩子生活中獨一無二、刻骨銘心的經歷,通過家庭活動與家人建立的心理聯結,可以使中職生更多地獲得有效的社會支持,減少負面情緒,增強積極的情緒體驗,提高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促進人格、情緒的健康發展。
(三)優化家庭功能,融洽關系
閑暇生活內容和方式的選擇,是家庭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當今社會,伴隨著家庭結構的核心化,家庭中更多的閑暇時間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度過的,這種父母與孩子共享閑暇的方式,有利于促進親子關系的平等和諧,使孩子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接受熏陶和教育,能夠直接提高孩子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顯著地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提高家庭功能。
三、中職生家庭休閑教育的策略
對閑暇時間日趨充裕的中職生來說,如何通過家庭休閑教育指導他們對自我休閑行為的正確選擇以及培養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對美的欣賞能力、社交能力等顯得尤為重要。
(一)樹立正確、科學的家庭休閑觀,提升中職生的休閑生活質量
中職生休閑時間充足,但存在休閑暇意識不清、家庭休閑教育投入不夠的問題。如何引導他們安全、有益地度過自己的休閑時間,對中職生的健康成長顯得十分重要。父母是開展家庭休閑教育的關鍵,一方面,父母首先要樹立正確、科學的家庭休閑觀,才能對中職生的休閑生活進行科學、正確的指導,使他們的生活質量得以真正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引導、幫助中職生樹立正確的休閑觀。讓他們明白,正當健康的休閑活動應符合三個原則:(1)有益原則。所開展的休閑活動既要健康、文明,又要不危害社會與他人。(2)經濟原則。進行休閑活動要量力而行,選擇既符合家庭實際和客觀條件的,又有意義、有積極效果的休閑活動。(3)安全原則。選擇安全的休閑場所和休閑良伴。 (二)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培養中職生人際交往能力
家庭中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在互敬互愛、和睦民主的氣氛中,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禮貌、謙讓、幽默等人際交往的“良性潤滑劑”。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有賴于父母為其提供人際交往的機會。父母應為孩子提供與同齡人交往、與成人交往、與老人交往、與異性交往等機會,使孩子從中得到有益經驗。如可以組織家庭旅游,這是一種積極的休閑方式,不僅可以使孩子了解各地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知識,還可以開闊視野,開拓胸襟,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與各種人接觸的機會,有助于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中出現矛盾在所難免,父母要鼓勵孩子自己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也能幫助孩子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孩子需要考慮對方是怎么想的、有沒有道理、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怎樣說服對方等,從中學會換位思考、寬容、據理力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邏輯性,而這些正是發展人際交往能力的必要條件。同時,父母還應利用一切機會教給孩子人際交往的準則和技巧,如分享、幫助、善待等,這些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保證,當然,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榜樣作用。
(三)挖掘家庭休閑教育資源,豐盈中職生的精神生活
休閑教育的真正核心并不在于提供休閑資訊或養成休閑活動的技能,而是培養“一個恬靜的心地和樂天曠達的觀念,以及一個能盡情玩賞大自然的胸懷”(林語堂),促進孩子良好個性、情趣、品德的養成。中職生家庭休閑教育更需要家長的配合,引導中職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家庭休閑時間,使休閑生活更具知識化、價值化和趣味化,幫助他們利用休閑時間去涉獵有用的知識和技能,真正發揮家庭休閑生活的積極意義和對個人發展的價值。
父母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各種細節,使之成為家庭休閑教育的素材。家庭休閑教育活動應該具體而有愛,家長可以采用儉樸、簡約的方式讓中職生參與到各種富有情趣的家庭休閑活動中,讓孩子的生活不至于無聊。如,以閱讀進行休閑活動引導,家庭里關上電視、電腦,大家靜下心來讀讀書、看看報,聊聊自己喜歡的書或文章,融洽親子交流氛圍,父母的堅持與示范,一定能形成家庭良好的閱讀習慣,用文學作品對孩子進行熏陶,培養積極的情感;也可以通過服飾、美食、居家裝飾,如插花、剪紙、編織等對孩子進行美的教育,審美教育會使家庭休閑教育更生活化、人性化;也可以鼓勵孩子走進社區,進行公益活動、走進大自然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等,增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
總之,要重視和加強中職生的家庭休閑教育,積極發揮家庭休閑教育的功能,幫助中職生養成科學、文明的休閑習慣,培養休閑情趣和能力,提高修養,促進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燕.學會自由地生活:當前中學生休閑生活與休閑教育研[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3.
[2]龐桂美.閑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陳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張琮.試論閑暇教育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J].理論學刊,2011(9).
[5]楊玲.中職生閑暇生活的現狀調查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3.
[6]陳鶴琴.家庭教育[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