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病毒與防范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當今社會,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遍布于世界的各個角落。受益于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并不是完全安全的。在計算機網絡中也存在著許多風險,除了大家最為熟悉的網絡詐騙以及其他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之外,還有一種風險,那是讓所有人聞之色變的計算機網絡病毒。病毒可以讓你的電腦瞬間癱瘓,有心人可以盜用你的銀行卡信息進行消費,會給社會以及人們帶來極大的損失。針對計算機網絡病害中的計算機病毒的特點以及危害性進行闡述,并對如何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范做了詳細的敘述。
[關 鍵 詞] 計算機網絡病毒;網絡病毒防范;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 TP39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046-02
一、計算機網絡病毒簡介
(一)計算機網絡病毒概念
計算機網絡病毒本身并不是存在于實際世界的病毒生物,用最簡單的話來對它下個定義,計算機網絡病毒就是編程人員人為編寫的一段計算機代碼程序。
這種程序的產生并不是為了服務于人們的生產生活,而是為了對特定的計算機網絡進行破壞,從而達到盜取數據以及私人賬戶信息的目的。它既然是程序為什么會被叫做計算機網絡病毒呢?那是因為這種程序本身具有生物病毒的一些特征。
(二)計算機網絡病毒的特點
1.潛伏性
在這一點上,計算機網絡病毒跟生物病毒一樣,都是有一定的潛伏期。一般的計算機病毒在進入目標系統之后,并不會馬上爆發。而是,會潛藏在目標系統的各種合法文件或者是文件夾之中,潛藏時間可長可短,可以是幾周,也可以是幾年。
2.傳染性
計算機網絡病毒在進入目標系統之后,在潛伏期內,會隨著目標系統的文件的轉移而感染其他電腦。在文件傳輸的過程中,通過USB接口或者是網絡通路傳染給下一個目標。就如同生物病毒的傳染一樣,悄無聲息,完全不會被肉眼所發現。
3.可執行性
這一點就是計算機網絡病毒相比于生物病毒的獨有的特點。前面說過了計算機病毒本質上就是一段可以執行的計算機代碼程序。在進入目標系統之后,它是可以由編寫人員執行的,一旦程序被執行,計算機網絡就會瞬間發生癱瘓。
4.寄生性
和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網絡病毒也需要一個宿主,這個宿主就是目標系統里關鍵的文件夾。正因為它的寄生性,它可以和宿主共享一切執行權力。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將你的執行權力共有化。
5.主動攻擊性
計算機網絡病毒進入系統之后并不會自己開始破壞目標系統,而是需要人為發起主動攻擊。計算機網絡病毒在沒有激活的狀態下,只是一段普通的代碼程序,是不會自己發起進攻,而且一般的殺毒軟件也無法清除這種特定病毒。
6.針對性
計算機網絡病毒是針對不同的操作系統的,有的病毒本身就是針對Windows系統的,還有一些系統是針對蘋果公司的Macintosh系統而誕生的,還有一些病毒是專門針對一些小眾系統的,如UNIX系統的,這一點跟生物病毒是由相似之處的。
7.可觸發性
有一些計算機網絡病毒是不需要人為進行激活的,編寫人員在編寫的過程中,會在代碼中植入一個觸發事件,一旦系統運行到了這個觸發事件的條件,那時候病毒就會自行激活,開始快速破壞目標系統。
二、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傳播方式
計算機網絡病毒和傳統生物病毒一樣都需要有傳播方式才能進行傳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E-mail的附件
一般最常見的傳播方式就是這種,將病毒藏在郵件的附件之中,再配上一個好聽的文字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誘惑,誘使人們去打開附件,從而實現病毒的傳播。
(二)E-mail本身
一些蠕蟲病毒會利用在微軟漏洞調查通報的MS01-020中討論的安全漏洞將自己本身隱藏于E-mail中,與此同時,向其他的系統用戶發送一個副本來進行病毒傳播,誠如微軟的系統公告中所說,這個漏洞只是存在于IE瀏覽器中。但是可以通過E-mail郵件來進行傳播,當你打開郵件的一瞬間,病毒就已經完成傳播過程。
(三)Web服務器
計算機之間彼此信息交互是依靠Web服務器來進行的。有一些病毒就是會攻擊5.0Web服務器。以一種名為尼姆達的病毒舉例說明,它具有兩種攻擊方法,一種是它自身會檢測紅色代碼二病毒是否已經破壞了計算機,因為這種紅色代碼二病毒會在侵入過程創建一個“后門”,這個“后門”計算機使用自身是無法察覺到的,但是任何惡意用戶(指病毒編寫人員)都可以使用這個后門任意進出以及攻擊計算機。第二種方法就是病毒本身會嘗試利用計算機本身一個有關于Web服務器的漏洞來進行攻擊,一旦病毒成功找到這個漏洞,就會利用這個漏洞來感染計算機。
(四)文件共享
一般來說Windows系統自身可以被設置成允許其他用戶來讀取系統中的文件,這樣就會導致安全性的急劇降低。在系統的默認情況下,系統僅允許經過授權的用戶讀取系統的所有文件。如果被有心人發現你的系統允許其他人讀寫系統的文件,你的系統中就會被植入帶有病毒的文件。再借由文件傳輸過程完成新一輪的傳播。 三、計算機網絡病毒防范以及處理的必要性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興起以及發展之前,人們的辦公偏向于紙質辦公?;ヂ摼W技術在短短幾十年間的迅速發展,就使得人們的辦公方式越來越偏向于數字網絡化。正是因為辦公模式的變化,計算機已經成為了人們辦公中最重要的工具。每一臺計算機中都會儲存著大量的數據、每家公司的商業機密等機要信息。舉個例子,我國目前境內所有的銀行系統中,不但儲存著每一位客戶的私人信息,還有一些每家銀行自身的機密信息。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對計算機網絡病毒的防范以及及時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樣的,根據國家信息安全辦公室以及公安部門聯合進行的第一次電腦病毒網上疫情調查報告顯示,僅有27%用戶的計算從來未感染計算機病毒。在電腦感染用戶中,有59%的用戶計算機曾經經歷過三次以上的病毒感染。如果說在這之前覺得電腦病毒離你很遙遠,在看完這份報告后,你就會覺得電腦病毒就在你身邊。
對于個人和企業來說,電腦里都保存著大量的隱私資料,一旦病毒對電腦發起攻擊,這些資料就會在短時間內全部丟失。對于企業來說,那是毀滅性的打擊。而且在病毒攻擊計算機的過程中,會出現運行速度明顯減慢,最嚴重的后果就是導致系統癱瘓、數據遭到強制刪除、硬盤被強制格式化,甚至會有可能造成計算機內部的硬件損壞。
還有部分黑客人員會研發出許多向受害者索要金錢的病毒代碼,比如之前盛行的勒索病毒,這種病毒進入系統之后會對計算機內部所有的數據進行多種算法的加密,在使用者本身看來就如同亂碼一樣,而且在桌面會留下很明顯的痕跡,如壁紙強制更換,留下勒索鏈接。只有編程人員自身寫出的密鑰才能解鎖。這種病毒而且對所有的殺毒軟件都免疫,一旦被感染,要不就是繳納規定的金額拿到密鑰,再不然就是直接放棄整臺電腦。
以上都只是針對企業和個人的勒索,換個角度想一下,如果黑客分子利用計算機網絡病毒入侵了我國的國防甚至是保密機構的計算機,不但國家內部機密文件會泄漏,甚至國家內部的機密數據都可能被隨意篡改,這種情況帶來的后果絕對堪稱可怕。因此,不論是從個人、企業還是國家層面來說,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防范都是極有必要的。
四、計算機網絡病毒的防范措施
(一)針對計算機軟件設施的防范技術
目前,針對計算機網絡病毒的軟件防范措施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從工作基站以及Web服務器這兩個大方面進行最優化的防范。
1.基于工作基站的技術層面防范
對于計算機網絡來說,工作基站更像是一扇安檢大門,只有通過了大門的檢驗,代碼程序才可以放心使用。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基站對于病毒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利用專業的反殺病毒的軟件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測,但缺陷也明顯,軟件首先需要升級,還需要人工不斷地重啟軟件,效率比較低下。第二種是為工作基站上插入一張防病毒卡,這樣一來可以做到連續的檢測,同樣升級也是一個問題,與此同時,還會對工作基站的效率產生一些影響。第三種是在網絡的借口卡上插入一張防病毒芯片,它很好地將讀取工作基站的工作以及對病毒的防護合二為一。本身的問題也是在于芯片升級的繁瑣上,而且因為本身的位置是在網絡接口卡上,所以對網絡傳輸速度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2.針對服務器的技術防范
Web服務器對計算機網絡來說,那就相當于人類的心臟,一旦網絡服務器因病毒入侵而產生癱瘓,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且無法挽回的。當前對于服務器的安全方法基本都是在服務器裝載一個防病毒模塊,這樣就可以提供一個實時的掃描檢測。這樣的做法可以防止病毒通過Web服務器進行大范圍的傳播。
(二)針對使用過程中的防范措施
1.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在上文中提到過計算機病毒會通過一些惡意郵件或者鏈接進行傳播,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避免打開一些陌生的郵件或者鏈接。同時也不要輕易下載一些來歷不明的文件,因為很有可能在這些文件中就隱藏著計算機病毒。做到以上這些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感染,以此來保證計算機的安全使用。
2.不要隨意轉發郵件
郵件傳播目前看來是計算病毒傳播的主要手段,而當我們發現一些有趣好玩的郵件之時,往往會不假思索的轉給親朋好友。這種隨意的情況有時候會帶來巨大的麻煩,很有可能會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讓計算機病毒進行傳播。當自己想要轉發一封陌生郵件之時,現在自己的電腦上打開進行查殺,確保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后再進行轉發,避免因為自己的好心反而辦了壞事。
3.自己本身充分了解關于計算機病毒的知識
現代社會是互聯網組成的社會,在這個時代下,自己首先需要了解關于計算機病毒的一些,熟知一些關于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技術和使用兩個層面)。尤其注意一下近期的新型電腦病毒,自己采取一些合理的防范措施,盡量避免因計算機病毒入侵而造成的損失。
4.對于系統以及軟件本身的漏洞或者升級盡早處理
現在的殺毒軟件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詢問是否進行漏洞修補或者系統升級,有一些人因為覺得時間過于冗長,就選擇放棄。殊不知,這樣做也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計算機病毒本身就是利用漏洞進行攻擊的。所以,在系統或者是軟件提示修補漏洞或者是升級系統之時,要盡早進行修補操作。提升系統的安全指數,以保證自己的計算機使用安全。
五、總結
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但是,計算機網絡病毒還是存在的,雖然現在對計算機網絡病毒有了一定的防范措施,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升級,所以就要求計算機研究人員要研究出更好的防范以及處理措施。除了依靠技術層面本身的發展之外,我們自身在使用過程中也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
參考文獻:
[1]姚瑤.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日常防范措施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2):210-211.
[2]劉福秀.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其防范對策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22):39-40.
[3]任菲菲.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及硬件防范技術[J].科技傳播,2018,10(21):98-99.
[4]程瑩.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對策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31):35.
◎編輯 武生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94.htm